張仁興
摘要: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學設計,實現高效課堂與其教學設計有很大的關系。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與深化,對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一項教學戰略性計劃“同課異構”有效的體現了創新的意識和多方面的教學理念?!巴n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讓教師意識到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
關鍵詞:同課異構;高中物理;教學
所謂“同課”,即內容相同的一節課;所謂“異構”,即不同的教學構思,其中包括了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及方法等。“同課異構”,即同一節課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構想和方式,通過比較分析,達到揚長避短、共同提高的目的。推行同課異構,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效果,也有利于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同課異構的概念與意義
“同課異構”不屬于一個抽象的概念,其沒有專業化的詞語,至今我國仍然沒有對其形成一個統一性的解釋。人們普遍認為“同課異構”是:對于同一課程內容由不同的教師來上,教師會在結合自身經驗、自身理解的基礎上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通過設計不同的教學設計環節,開展不同的課堂教學活動。在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中應用“同課異構”教學方式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使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提升
教師按照課程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開展教學設計活動,同時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講解,最終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教學過程。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研究活動,組織教學一同探討課程設計的理念,對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方式以及重難點突破方式進行對比,促進教師間交流與學習,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
(二)促進教師間優勢互補
一個教師的教學經驗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而開展“同課異構”活動組織多個教師進行課程講解,教師共同參與課程研究活動,教師間互相幫助,對同一課程教學設計方式進行討論,這有利于幫助教師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
(三)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率
在開展“同課異構”過程中,通過探討多種教學形式,有利于促進教學結構優化,最終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二、“同課異構”用于優化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主要策略
(一)“同課異構”教學方式需要激起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是教學的重點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高中物理學習效果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采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學生上課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入課堂學習。例如上“電場強度”這一內容時,有些教師會采用類比法與知識復習的方式導入學習內容,這有利于激起學生對以前知識的回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上課的興趣。而有些教師會利用演示實驗的方式,如演示在平行電容器中錫箔小球來回往復運動。這種導入方式在視覺上給了學生強烈的刺激,將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到了一個巔峰,吊足了他們的胃口,為后續學習營造了一個很好的氛圍?;诖?,在比較各種導入方式,在提升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選擇有效的提升學生興趣的方式,在復習知識的基礎上引入新的知識,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二)重視物理實驗活動的開展
物理課程強調實驗活動的開展,物理中的很多概念都需要實驗操作來證實。因此,教師在“同課異構”科研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比較物理實驗活動開展的有效性,最終總結出好的提升物理教學效率的實驗方式。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內實驗以及課外實驗屬于高中物理實驗幾種主要的形式。不同的物理實驗對教學的作用也是不容的,干擾試驗的因素比較多,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夠靈活性地處理一些突發事件。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親自動手做一遍實驗,對比一下采用何種實驗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針對一些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DIS探究實驗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這樣能有效地減少人為性的系統誤差,減少計算數據的時間。
(三)將生活經驗融入教學
在物理課程中“電”是重要的課程教學內容之一,與電有關的包括電容、電勢、電功率、磁場等,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關系到很多方面,筆者認為教學模式可以從多角度展開,“電”與我們生活密不可分,電燈、電視、手機、電腦等都離不開電。因此,從生活引入,引導學生進入課堂,這方面“同課異構”作為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當然,在采用“同課異構”教學設計時,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采用不同的風格進行課堂教育,合理有效的將書本上的知識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帶領學生體驗知識怎樣應用。其實,物理與生活緊密相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常常會用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從這方面著手,當然采用這種方式的時候,應注意把學生從理論知識上引導到生活實際上,再聯系理論知識讓學生們記住知識點。當然這只是其一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真正了解相關知識并把握才是教學的真正目的,教師應掌控好兩者間的平衡,注重課堂效率,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物理課堂教學的高質量。
在上動量定理課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相關的生活實例,例如,為什么將紙片壓到裝滿水的杯子下,快速抽出,杯子不會移動?為什么杯子落在地上會摔碎而落在沙子里不會碎呢?從而引出本文學習的重點,即動量定理Ft=mv'-mv。列舉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呼應了人類科學歷程的探索,也能讓學生引發哲學思考。對高一學生來說,思維特點正在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這樣有趣的提問方式與解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思維變得高度興奮,積極,迫切的想知道“為什么”。當然,這種方法還能夠消除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懈怠感,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居然包括了很多物理知識,感受到物理課程非常實用,更加投入地學習物理學科。
結語
以上提到的將生活經驗、物理實驗和知識探討融入教學的方法都是目前值得嘗試的教學模式?!巴n異構”開展課堂教學不僅是采用不同的教學思路,更重要的是根據不同的教師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根據學生的實際和現有的教學條件以及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最后能夠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課堂的多樣性和有趣性。
參考文獻:
[1]錢鐵男.重新認識“同課異構”[J].新課程(上),2011(1)
[2]肖川.教師,做反思的實踐者[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