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淞 于煒
摘要:淮陽泥泥狗作為河南省淮陽縣的重要手工藝術品,它傳承和延續了從遠古時期保留下來的驅邪、祈福等文化內涵,成為淮陽不可缺少的旅游紀念品和地區文化經濟或創意產業的新興增長點。本文以淮陽泥泥狗為例,通過文獻檢索和田野調查等方法,搜集梳理淮陽泥泥狗民間工藝美術品的歷史淵源,系統分析了圖騰文化在淮陽泥泥狗圖案造型設計上的表現形式,進而較深入挖掘和研究了圖騰文化在傳統泥泥狗原生態圖案運用中的構成模式以及造型設計上的問題所在,并從優秀文化遺產挖掘與開發、地域特色文脈傳承與創新的文化產業背景下,基于符合現代人類審美體驗的形式美法則對泥泥狗未來的可持續創新設計發展提出了大膽的設計實踐和創意構想。
關鍵詞:泥泥狗 圖騰文化 形式美 傳承創新
中圖分類號:J5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1-0069-03
導言
人類早期社會活動中,由于生產力的落后和認知的局限,原始先民們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和敬畏,由此而衍生出“圖騰”崇拜這一神秘的圖案文化現象,一直深受民眾喜愛的淮陽泥泥狗就是這種古老圖騰文化的一個活化石,泥泥狗圖騰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歷史傳承,流傳至今,它的圖案設計凝聚著淮陽獨特的地域風情和歷史內涵。進入21世紀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在追求物質豐富的同時也在不斷構造新的文化形式,設計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創意行為,特別強調和追求創新設計過程中商品實用功能和精神功能雙重載體或媒介作用,給予人們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人們對設計所能帶來的歷史認知功能和審美文化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不斷創造出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期盼也在不斷提升。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泥泥狗作為淮陽重要的旅游紀念品,它富有歷史文脈和傳統文化內涵的圖騰圖案設計將成為影響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目前,市場上的泥泥狗圖案設計千篇一律,缺乏獨特的圖騰文化個性,造型固守傳統的樣式形式,無法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中脫穎而出。因此,探析圖騰文化在泥泥狗圖案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將有助于發揮地域文化商品或民間工藝美術品自身優勢,挖掘獨特的視覺文化,提高商品辨識度、美譽度,最終達到提升地域特色文化形象和推動地區經濟轉型發展之目的。
一、淮陽泥泥狗圖騰文化的起源
淮陽古稱“宛丘”,位于豫東偏南,因居于淮水之陽,故稱淮陽?;搓柲嗄喙肥呛幽匣搓柼珔欠耸稀叭俗鏁保ㄈ鐖D1-1所示)中所有泥玩具的總稱。根據歷史記載,泥泥狗(如圖1-2所示)產生于河南省淮陽縣城東的十二個村莊,這里臨近古宛丘的遺址,距離始祖伏羲氏的陵墓也僅兩公里,相傳遠古東夷子孫不違祖宗,天下八方,只以東方為尊,是以在整個淮陽城的東南西北四方位中,唯有東方有制作泥泥狗的手工藝人,其余三方均無記載。上古時期,人獸共存、萬物有靈,人類的意識處于一片混沌之中,由于自身的脆弱和對自然的敬畏,人類把對生存的渴望寄托在自然界中強大的野獸身上,以求獲得保護。這種意識形態將自然界的動、植物不斷神化,于是產生了人類對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的精靈、魔力的“圖騰”崇拜。在人類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這些“圖騰”伴隨著遠古的宗教祭祀和民俗活動代代相傳下來,泥泥狗便是這種原始圖騰文化的延續和拓展,它保留了遠古時期的驅邪、祈福的文化內涵,以及粗狂質樸的原生態造型,成為中原地區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地域風情等社會文化的集成和載體。
淮陽泥泥狗以當地黃膠泥捏制而成,周身涂以黑色為底,繪以五彩花紋(如圖1-3所示),造型古拙,形態各異?,F在,每年的陰歷二月到三月三,淮陽城都會舉力對人祖伏羲的祭祀廟會,而泥泥狗便是廟會上的圣物,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匯聚于此,以泥泥狗祭祀祈福、求子,更有民眾買來贈予孩童,祈求平安吉祥??梢哉f,泥泥狗不僅延續了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而且也承載了現代人對生活、對未來無限美好的愿望。
據歷史記載,泥泥狗最早產生于淮陽縣城東的十二個村莊,分別是金莊、武莊、陳樓、前后下樓、史莊、許樓、段莊、劉莊、萬谷臺、白王莊。可是根據筆者的實地田野調查研究,發現實際制作泥泥狗的并不只有這十二個,同樣位于這一地區的李樓和丁樓也生產泥泥狗,而泥泥狗究竟最早興起于哪個村莊,至今仍沒有明確的定論,為此筆者走訪了制作泥泥狗最典型的村莊“金莊”和“陳樓”,當地制作泥泥狗的居民多數都說年代久遠,從來不知道哪個是最早的,來自陳樓的李師傅說:“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以前我們都是一個老祖宗,做狗子是給祖爺爺守靈的,會做的人很多,做得好的人很少?!倍P者在金莊走訪的一位老大爺的說法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據他所說,他的祖母來自于毗鄰的武莊,他幼年時經常聽祖母說起武莊泥泥狗的花樣比金莊的多,甚至有些樣式是他祖母交給他祖父,再交給他父親,進而再傳給他的。根據他的說法,武莊的泥泥狗要早于金莊,且花樣較多,筆者因此查閱了淮陽縣地圖,如圖所示,包括武莊在內的這十四個村莊皆位于淮陽縣的東部,且離古宛丘的遺址平糧臺和太昊伏羲陵較近,從人文上來說,這片土地最早也最深地傳承了人祖祭祀的民風民情,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從地理上來說,淮陽城東水域豐富,新蔡河支流從這片土地穿流而過,武莊、許樓和李樓皆依水而臥,而制作泥泥狗所用的土是選用當地農村坑凹地2~3尺以下的古代湖水沉積千百年后,淤積而成的一層“澄泥”土,其特點是質地細膩、無任何雜質、黏度強、柔韌性好。那么這三個村莊在土壤的濕潤度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根據老大爺的說法,武莊比金莊更加靠近水域,地下水域沉積已久,泥土較為濕潤,先民們更早地學會用澄泥捏制泥泥狗確實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所以,根據田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泥泥狗應最早產生于毗鄰新蔡河的武莊。
二、圖騰文化在淮陽泥泥狗造型中的運用分析
據《路史·太吳記》記載,淮陽古時為“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的舊都,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淮陽的地域文化可謂是華夏正統,其圖騰文化底蘊深厚且富有個性。而泥泥狗作為淮陽太昊陵獨有,其所傳承的圖騰圖案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endprint
(一)生殖圖騰崇拜
泥泥狗的起源來自于伏羲女媧摶土造人育萬物的神話傳說,它所傳承的人祖文化從根源上說是對繁衍生息的一種敬仰。相傳伏羲女媧乃人首蛇身,他們雖為兄妹卻結為夫婦,后摶土造人造就華夏民族生生不息?!吧摺边@一物象本身就含有生殖能力較強的象征意義,在遠古社會的氏族部落中,人的繁衍是部落生存的保證,當時的人類對于如何繁衍子息還處于無知的狀況,因為對“生育”的好奇和敬畏,遠古氏族部落逐漸產生了“生殖崇拜”,這種崇拜視覺化為生殖性的圖騰崇拜,反映到泥狗狗的塑造上就是一些紋飾化和圖樣化的生殖圖騰符號(舉例以圖示說明),這些圖騰符號都是由生殖器官抽象變形而來的一些近似于符號樣的花紋,這種“生殖崇拜”圖騰文化便是最早的對祖先崇拜的內容之一。在今天的淮陽城“人祖會”上,各地的民眾都會以泥泥狗祭祀始祖,祈求人丁興旺,泥泥狗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將這種崇拜延續至今。
(二)動物圖騰崇拜
伏羲氏有神圣之德,他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并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須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龍圖騰文化。“龍”作為一種猛禽、瑞獸、神靈之意象合成復合體,其創造手法同樣延續到泥泥狗的造型創作上,比如現在流傳廣泛的九頭鳥、人頭狗、人面魚、猴頭燕、獨角獸、多頭怪、翼魚、翼獸、人面猴、四不象、貓拉猴、草帽虎、怪獅、馱子斑鳩泥泥狗造型等。這些林林總總、造型怪異古拙的野獸復合體,具有強烈的圖騰文化色彩,反映了遠古氏族部落對于自然的敬畏。遠古時期,由于人類文明尚處啟蒙階段,大自然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講無疑是非常神秘的,遠古先民沒有能力改造自然,只能被動地承受大自然帶來的風雨雷電。在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遠古人們的意識形態開始一點一點地建立,漸漸學會把生存的祈望寄托于力量強大或對人類生活影響密切的野獸,并把大自然中的動物逐漸神化,進而產生了對動物圖騰的崇拜,這種原始圖騰文化經過歷史的傳承延續到泥泥狗的身上,使其承載了驅邪、祈福的圖騰含義(圖示)。
(三)五行文化崇拜
淮陽泥泥狗以當地黃膠泥捏制而成,周身涂以黑色為底,再繪以赤、青、黃、白四色紋樣,赤和青色彩艷麗且互為補色,白色明亮,黃色溫和,黑色包容,五色交相輝映,視覺效果非常強烈。其實,繪制泥泥狗的這五種顏色正是起源于中華民族傳統觀念的“五色觀”。中國色彩學中的“五色觀”源于周易的“五行說”,自伏羲氏創八卦,以龍紀宮,就有春宮青龍氏,夏宮赤龍氏,秋宮白龍氏,冬宮黑龍氏,中宮黃龍氏,此乃“五色”之源。漢代的劉熙在《釋名》中談及五色:青色為主,生物生長之色;紅色為赤,太陽之色;黃色為光,日光之色;白色為啟,如同化水之色;黑為晦,如同昏暗之色?!拔迳^”不僅是華夏古人對于自然界色彩的一種歸納,更是人們從原始樸素哲學高度思考人與自然、與其他生物的關系的體現,對于中國傳統陰陽五行說的崇拜也自然體現在伏羲故鄉淮陽泥泥狗造型的色彩應用上。淮陽泥泥狗以傳統五色來裝飾,結合圖騰崇拜,并用不拘一格的點或者線條組成的裝飾紋樣為圖案,色彩對比強烈又不失沉穩,具有一種質樸古拙的原始美感,傳統“五色”運用象征著自然界生命相生相克的循環特征,代表了生生不息的祈愿。由“五行”而派生出“五性”、“五色”、“五味”、“五官”、“五臟”、“五毒”構建了中國傳統的世界觀。五色繪制的泥泥狗作為淮陽太吳陵獨有,是對中華正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三、圖騰文化在當代泥泥狗圖案設計上的應用不足
泥泥狗自身鮮明的圖騰文化特色,粗獷、樸實地表現了中原傳統文化的濃厚艷麗色彩。作為淮陽縣的重要旅游紀念產品,它肩負著承襲優秀中原傳統或古老漢文化基因的重要使命。可是,目前市場上存在的許多泥泥狗的產品一味地固守傳統,沒有根據時代發展和現代人們審美需求和心理體驗特點,將泥泥狗自身的圖騰文化加以傳承基礎上的大膽創新和現代構成,這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都日漸式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固守僵化樣式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九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商都鄭州皆位于此。它雖地處中原,卻仍屬于旅游大省。隨著近年旅游商品市場的發展,旅游商品的設計所承載的附加值原來越高,泥泥狗作為淮陽的重要旅游紀念品,它的設計一定要具有本土的地域文化特性。可是,目前市場上的泥泥狗圖案設計在視覺形象上過于單一(如圖3-1所示),缺乏現代形式美感,幾十年如一日地繪制著同樣類型的圖案。這種尷尬的現象使得泥泥狗作為淮陽的重要旅游紀念品只是傳承固有的圖騰圖案,并未對其進行創新,不利于商品的對外銷售。
(二)缺乏品牌優勢
品牌是商品銷售的無形資產,能夠為商品創造不可估量的價值。目前淮陽城內出售泥泥狗的商家可謂是遍地都是,多數都是以小推車或地攤兒(如圖3-2所示)的方式在路邊叫賣,其設計在色彩、圖案、名稱、材質、造型等方面并無明顯差異性。整個泥泥狗的圖案設計系統缺乏品牌特色,設計定位模糊,不能很好地形成一種品牌文化。
(三)缺乏時代美感
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泥泥狗圖案設計更多是延續了老祖宗留下來的造型樣式,其造型質樸古拙,具有濃厚的歷史厚重感,美則美矣。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泥泥狗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它所承載的文化功能和審美功能已逐漸成熟起來,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它最初的功能。泥泥狗作為淮陽重要的旅游紀念品,它的圖案設計需要在保證其傳承舊俗的基礎上,提升其文化傳播功能和美的表現形式,既要達到形式的美觀,也要具備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
四、基于形式美法則的圖騰文化在泥泥狗造型設計上的創新
形式美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象概括。以視覺呈現的造型藝術要獲得令人賞心悅目的效果,就要遵循形式美法則。形式美存在于自然界的萬千物象中,人們通過仔細觀察體味美的事物,找到其中的規律,并將其總結、歸納、應用,成為普遍適應大眾的審美需求的法則。雷圭元先生總結了“圖案構成中的基本形式法則”即變化和統一、加強與減弱、條理與反復、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對比與調和、比例與分割等七個方面,本章將從泥泥狗圖騰的造型和色彩兩個方面,結合設計實例,論述基于形式美法則的泥泥狗圖騰造型設計的創新。endprint
(一)泥泥狗圖騰造型設計中的對稱與均衡
“對稱”是指圖形或物體以一條中軸線或中心店為基準,位于中軸線兩邊或圍繞中心點的形象在大小、形狀和組合上具有相互對應的關系。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都存在著對稱之美,大自然中自然生長的植物和動物,人類社會中的建筑,甚至連人的五官都是以鼻子為對稱軸,形成了兩耳對稱的分布。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對稱是圖形和圖案的一種創作手段,這種對稱理論構成了藝術之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泥泥狗的圖騰造型中,多出現對稱圖案。如圖4-1所示,“香龜”泥泥狗的創新設計以香龜的中間線為對稱軸,以對折的方式呈現一個兩側對稱的鏡像圖案。并且,香龜腹部的環形紋也以中心的紅點為固定點呈現點對稱狀態。對稱之美是的泥泥狗圖騰的造型在視覺上形成了一種平衡的韻律。
(二)泥泥狗圖騰色彩設計中的對比調和
色彩構成中的“對比與調和”也稱“變化與統一”,這是繪畫中獲得美的色彩效果的一條重要原則。如果畫面色彩對比雜亂,失去調和統一的關系,在視覺上會產生失去穩定的不安定感,使人煩躁不悅;相反,缺乏對比因素的調和,也會使人覺得單調乏味,不能發揮色彩的感染力。在泥泥狗的色彩運用中,我們之前已經提到,以黑為底,繪以赤、青、黃、白四色,這四種顏色中,赤、白和黃為高亮色,青色為中調色,黑色為低調色,而在實際運用中,這四種色彩會有色相和明度上的調整。如圖4-1所示,香龜的腹部上繪滿了環形的細紋,各種顏色交替分布,其中綠色屬于青色系,桃紅色屬于赤色系,桃紅和綠色屬于對比色,為了調和二者之間的色彩沖擊,在其中間繪制黃色細紋,避免給人一種艷俗的感受。總之,重視色彩的對比和調和使泥泥狗圖騰原本比較鮮明的色彩和諧地繪制在一起,傳遞出一種原始的美感。
(三)泥泥狗圖騰造型設計中的節奏韻律
節奏與韻律的原意是指對音樂節拍的強弱表達,在這里是指泥泥狗圖騰造型中的視覺元素以某種規律性的表達來進行畫面的呈現。視覺元素在畫面中的不同組合表達會形成相對的秩序性,從而使觀者獲得心理上和視覺上的舒適和平和。如圖4-1所示,在“香龜”泥泥狗的創新設計中,筆者有意使點元素按照大小的變化和疏密的排列,不斷地重疊和循環,使泥泥狗圖騰的造型在視覺上富有節奏感。但是,泥泥狗圖騰造型的元素不宜復雜多變,以免使畫面的元素堆砌得太多,相反,元素越簡單明了,韻律也就相對簡潔明快。
(四)泥泥狗圖騰造型設計中的比例分割
比例與分割是指物體的形象在整體和局部上的分布關系,主要體現在面積、數量和大小上,將這些關系處理得當就會形成一種協調之美。泥泥狗圖騰源自于淮陽地區的先民對自然界中動植物形態的長期觀察和總結,所以,泥泥狗圖騰的造型具備了自然界中動植物天然就有的和諧的比例,對“香龜”泥泥狗圖騰的創新設計,沿用了“香龜”泥泥狗造型的原始比例,如圖4-1所示,縱向分布上以2:4:1的比例進行分割,因為“香龜”泥泥狗圖騰的主要內容在于其腹部的環形紋樣,它象征著浩瀚的宇宙,是原始先民對宇宙形態的一種早期認知,所以在畫面的分割上,其腹部圖案的繪制也占據了較大面積,這種比例的分割使圖騰的造型更加具有嚴謹的裝飾美感。
(五)泥泥狗圖騰造型設計的意象合成
泥泥狗圖騰造型的創新設計中的“意象合成”,主要從圖案造型和色彩構成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圖騰圖案的造型需要多樣化,目前泥泥狗圖案的造型更多是沿用老祖宗留下來的繪制方式,在對其進行創新設計時將其大膽地幾何化(如圖4-1所示),為了創造泥泥狗圖案的多樣性,可以將“香龜”泥泥狗的腿部和頸部的線元素抽象表現成點線和曲線的組合。在經過幾何化的變換之后,泥泥狗的圖騰圖案將更加富于變化。另外,圖騰圖案的色彩也應該在保留原有的用色傳統上,與圖案的造型有所呼應,在“香龜”泥泥狗的設計中仍然以黑色為底,選取黃色和綠色作為主色,因為“龜”這一物象的色彩本身就應該是綠色居多,這里進行大膽取舍,減少紅色的應用,使“香龜”泥泥狗圖騰的造型設計具備物象的基本特征又融合了創作者的設計意境。
結論
中華歷史泱泱上下六千年,中華傳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文化寶庫。在現時代,對我們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更是充滿無比的文化自信。挖掘與整理、繼承與創新中華優秀豐厚的傳統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必然歷史責任?;谛问矫婪▌t將淮陽本土圖騰造型傳統符號和當代視覺文化元素的融入整合,有助于泥泥狗開拓市場。增加造型元素設計的美觀度和辨識度,將為泥泥狗自身的市場拓展注入新的活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挖掘與開拓自身獨特的地域文化屬性與國際化現代設計、市場價值評判接軌,建立并實現本土文化品牌價值,將有助于泥泥狗這一類的民間手工藝旅游紀念品在走向國際化的同時,更加有效地傳承地域之傳統文脈、傳播本土之品牌文化、弘揚中華之燦爛文明,實現吾族之偉大復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