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30日文章,原題:從鋼鐵業到“夢工廠”,中國電影小鎮正在成形紅墻尖頂的建筑,精心修剪的草坪,刻有“大廠影視小鎮”的白色標識牌。隨著這個已有眾多制片公司、制景車間和培訓中心入駐的影視小鎮逐漸成形,位于北京CBD以東30公里的“鋼縣”大廠已零星彌漫著一些夢幻色彩。這個有12萬居民的縣已被列為文化產業中心之一,以取代迄今仍是河北省經濟支柱但污染嚴重的那些鋼鐵廠。
當地官員在中共十九大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如今70多家來自國內外的企業已對該鎮投資100多億元。小鎮計劃到明年至少吸引200家企業,以形成涵蓋所有影視制作領域的傳媒中心。
中國宣布如今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大廠的這種轉變與中國對增長質量的關注相一致。這里是北京周邊眾多正入駐先進制造業工廠、科技初創企業和電影公司的小鎮之一,它們都已被納入中國政府推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計劃。
在北京,工業和其他“非首都功能”正被逐漸遷往河北省,以遏制首都的污染、擁堵,并促進河北的眾多小鎮發展。在大廠從事培訓影視特效制作人員的某公司高管說,北京的成本已變得高昂,許多傳媒企業正出城尋找更便宜的替代選項。這種變化并不僅限于大廠。附近的香河縣也正努力提升自己在價值鏈的位置,不再滿足于僅以家具和肉餅聞名。如今那里的居民希望從與日俱增的工業機器人制造行業分得一杯羹。香河郊區已興起機器人小鎮,70多家機器人制造商承諾在當地建廠,其中30多家已開始投產。
香河還努力創造有利于初創企業的環境。“京津冀協同發展使我們無論在北京還是香河都能享受同樣政策”,已把公司總部遷往香河的某科技企業創始人說,“這里離我們的北京客戶仍很近。”另一名創業者說,除了科技,迅速發展的老年護理產業也有很大潛力,她已把設計老年人家具和設施的企業從北京遷到香河。▲
(作者ChongKohPing,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