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費加羅報》10月29日報道,原題:中國調整計劃生育兩年整亞洲巨人新近表示在2016年迎來一個生育高峰,但這個嬰兒潮的威力似乎難以改變中國人口變老的大趨勢。兩年前的今天,中國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因為意識到國家人口的老齡化加劇,中國在2016年初全面開放二孩政策。
相關統計結果表明,中國實施二孩政策已帶來可喜的成果,雖然育齡婦女數量有所下降,2016年中國總計新生兒數量仍達到1786萬,比上一年增長130萬,創下2000年以來的單年生育數量紀錄。其中,45%的新生兒來自已育有一孩的家庭,比2013年的30%高出15個百分點。此外,開放二孩政策還減少了根據性別墮胎的現象,緩解了中國人口男女比例的不平衡。2015年底,中國平均每誕生100名女嬰的同時有113.5個男嬰出生,而在2004年這個比例為100比121.2。
但中國政府認為,二孩政策帶來的積極效果尚未達到預期目標。北京原計劃通過二孩政策在2015年10月之后的5年里,每年為國家增加300萬新生兒。不過由于住房、教育及醫療等成本偏高,不少家庭最終沒有選擇生二胎。
目前,中國期望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獲得1700萬至2000萬新生兒。有專家認為,這個數量難以扭轉中國“未富先老”的趨勢。目前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據總人口的15%,這必將對經濟活力產生巨大影響。
開放二孩政策,也將改變中國總人口峰值的到來日期。若沒有停止獨生子女政策,中國人口將在2023年達到14億,如今預計應在2029年達到最大值14.5億。拐點之后,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將在人數上逐漸“變小”。▲
(作者西里爾·普呂艾特,潘亮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