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董銘



北美地區本周正值“萬圣節檔期”,不出意料被恐怖片“屠榜”,時隔7年強勢回歸的《電鋸驚魂8》(圖一及圖二)首周末占據票房榜首,把觀眾帶回到溫子仁的恐怖世界。不過,這個曾給予不少中國觀眾回憶的系列,在全球電影界的更新換代下,因其“老套”而遭遇不少吐槽。
新作“冗長”但仍叫座
《電鋸驚魂8》劇情與系列前作頗為密切,10年前的殺人案與“豎鋸老怪”約翰·克萊默有關,10年后又一群人陷入類似的陷阱,兩起案件之間暗藏著聯系。27日上映的《電鋸驚魂8》首周末票房1625萬美元,成本僅1000萬美元的續作力壓同類影片《黑瘋婆子的萬圣節2》(圖三)。
自2004年溫子仁拍攝首部《電鋸驚魂》以來,該低成本恐怖片系列迅速成為年輕觀眾的最愛,6年內出了6部續集,讓該系列成為新千年的恐怖經典,握有版權的獅門公司已在這個系列上大賺特賺9億美元。
不過和溫子仁開創性的首部相比,他擔任監制的《電鋸驚魂8》評價較為一般,Metacritic網站媒體口碑只有40分,美國《洛杉磯時報》評論其“一點都不嚇人,只是為萬圣節打發時間”,《娛樂周刊》干脆稱“哪怕只有90分鐘,也讓人感覺太冗長?!庇杏^眾認為,新作在“機關編排”上缺乏新意,反轉也在意料之中,只能算新人導演對溫子仁致敬。
類型片雷同也看不夠
《電鋸驚魂》中奇思妙想的“技術流”殺人場景,不僅刺激本土觀眾,更是許多中國人的“恐怖片啟蒙”?!峨婁忬@魂》前幾部流行時,國內缺乏同類影片,“燒腦恐怖片”在年輕人之間著實風靡一陣。如今觀眾再看到這部外傳式續集,見到復活的“豎鋸老怪”,片里片外十年過去,多少有點青春懷舊的意味在里面。
事實上,除《電鋸驚魂》系列,很多大熱的恐怖片都會一窩蜂拍攝續集,如《心慌慌月光光》前后拍攝8部,《猛鬼街》7部,《十三號星期五》9部,《驚聲尖叫》更是出品4部恐怖版、5部“惡搞版”和一套劇集。這些恐怖系列電影中,大多有不露面孔的連環殺手和一群“智商下線”的倒霉鬼。導演和編劇也挖空心思,讓受害者死得離奇,犯罪者一再得手,還盡量保留下一部的懸念。
雖然恐怖片由于成本的低廉,熱賣后很容易形成快消IP,但也由于缺乏深度,一旦“嚇不了人”就被拋棄。如今,年輕觀眾口味的苛求也讓恐怖片制作難度提升,僅靠丑陋的角色和普通刺激也難以令人感到驚悚?!豆碛皩嶄洝愤@種看不見兇手的偽紀錄片更受歡迎,就連打造了《電鋸驚魂》的溫子仁也另起爐灶,拍出口碑不錯的《招魂》和《潛伏》系列。
恐怖片講大道理
當恐怖片遇上節日,這種亞文化的群體效應就會被催化到最大值。在西方傳統中獨特的“萬圣節”,為此類影片的上映和熱賣提供穩定的檔期。在今年多部恐怖電影票房打破紀錄的聲勢下,《電鋸驚魂》《黑瘋婆子的萬圣節》霸占院線更是順理成章,親友相邀去看恐怖片,如今也成為萬圣節之夜的應景活動。
從年初揚名圣丹斯的《逃出絕命鎮》,到上個月打破影史紀錄的話題之作《小丑回魂》,都預示著好萊塢的規則正在悄然變化:恐怖片不僅能賺錢,還能成為吃遍全年齡段觀眾的主流類型。新興的恐怖片也不只是簡單地渲染暴力血腥,其中還有更深層的社會背景——《逃出絕命鎮》里對種族主義進行揭露,《小丑回魂》觸及到扭曲的親情、兒童性啟蒙和校園霸凌等問題。從小眾題材里衍生社會問題的思考,是現在不少導演與觀眾的一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