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忠
摘 要: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保證水稻的高產優質,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要一環。水稻病蟲的危害加劇,使得水稻大幅減產,不利于經濟發展,直接影響農民收入。本文就水稻的病蟲害防治進行研究,做簡單分析。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4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19
我國水稻種植的面積大,在居民生活中占據的位置也很緊要。但隨著玉米效益降低水稻種植面積正在擴大,如何預防水稻受病蟲害的侵擾,保證水稻的健康,確保水稻的產量,成為要面對的問題。俗話說防患于未然,對水稻病蟲害進行正確的防治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1 水稻常見病蟲害類型和形成原因分析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探討如何防治病蟲害之前,對病蟲害的產生原因進行一個淺要的分析是有必要的。在北方,水稻的病蟲害中比較常見的是稻瘟病、水稻紋枯病,而蟲害則是水稻二化螟、稻飛虱和稻飛蟬。
為了有效地預防和治理這些病蟲害,應對這些病癥的產生原因進行分析。惟其如此,才能實現對水稻的“藥到病除”,在病蟲害出現之前,就對它們做出有效的應對,確保農民的切身利益。從根本上來說,我國水稻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發病規模不斷擴大,這和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的上升有著直接的關系。但這只是1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還是要從生態環境、氣象條件和水稻的耕作方式上進行探究。如赤枯病就是因為土壤營養不良所導致。這些病蟲害的具體防治方法,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2 水稻病蟲害防治的方法
2.1 從選種制種上防治病蟲害
想要有效應對水稻的病蟲害,就要了解每年不間會發生的病蟲害類型,根據有可能產生的病蟲害,有針對性地選擇水稻品種,使水稻的生長時期遠離病蟲害的侵擾。水稻最好采用合理稀植,南北行向的大壟雙行種植方法,這樣能形成良好的水稻生長氣候,提高對光的利用率,增加單位水稻面積,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從而實現水稻的良好生產,實現農民利益的最大化。
種子的處理對于水稻的成長也很重要,處理種子時要注意,許多病蟲害會通過種子和土壤進行傳播,對水稻進行侵襲。水稻的種子通過相關的藥溶液處理,消殺病蟲,有效防治水稻的病蟲害,保證水稻的健康成長,秧苗健壯,群體發育合理,增產增收,提高農民的收益。
2.2 通過施肥灌水防治病蟲害
水稻與其他農作物相比,對于肥料和灌溉都有著特殊的要求。因此,肥料的選擇和施用,灌溉的時間和量的大小,都關系到水稻的健康成長。錯誤的施肥灌水,是許多病蟲害產生的直接原因。在正確的施肥灌水中,需要時刻注意肥料的搭配,將選取的有機肥料和含所需元素的肥料合理搭配使用,建議施用多元素高塔造粒緩控肥,并在施肥過程中,保證“早施、巧施追肥,重施基肥,增施硅肥”的原則,時刻注意觀察水稻的生長狀況,對水稻進行合理的微量元素化肥的追加,避免出現缺肥和亂施肥的情況。需要注意的是,肥水不分家,2者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系。在水稻生長的過程中,要時時刻刻注意保證灌溉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水稻發育適當夠數的時候排水曬田,干濕交替灌水降低田間濕度,活化根系,進而達到莖稈健康老健,從而耐避蟲害,如紋枯病和稻瘟病。這樣既可以消除病蟲害,也可以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
2.3 利用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
病蟲害情況出現的頻率高,其中的原因就包括了人們總是被動地去應對病蟲害。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借助二化螟等害蟲的天敵赤眼蜂進行蟲害的防治,也能達到對病蟲害進行有效控制的結果。這要求人們對這些小生物有著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蟲害的天敵之后,這種方法才能應用。在這種方法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決不能為了消滅蟲害,引入自己不了解的生物,防止引入的生物對水稻進行危害,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進行破壞,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進行破壞,造成不可預知的后果。
2.4 通過農藥的選擇來防治病蟲害
病蟲害的爆發需要時間的緩沖,因此,定期對水稻的情況進行觀察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當在水稻的成長過程中出現了病蟲害的苗頭或者情況,就要選擇適合的農藥,對水稻的狀況進行調節。農藥具有殺傷力強,效果顯著等特點,是病蟲害防治中最為直接的1種方式,也是水稻生產的應急措施之一。農藥的選擇尤其要注意。要盡量減少對其他生物的殺滅,比如蟲災已知的天敵;要選擇正規廠家出產的農藥,確保農藥的安全。對于未通過農業部門藥檢,不在農業部門合格名單上的,沒有生產許可的農藥,要禁止使用,自發抵制,盡可能選擇無毒無害,或者殘留較少,甚至無殘留的農藥,多選用生物農藥,確保水稻的品質和自身的安全。
3 結語
水稻在其生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這就需要積極主動地去觀察研究。這些病蟲害的病因不同,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要針對水稻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就要從多角度入手,采用綜合手段進行防治,使水稻健康生長,高產優品,實惠于民。
參考文獻
[1]施國君.淺談北方水稻病蟲害情況及防治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5(9):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