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我國氣象災害面積分布較廣,季節性強,頻率高,對農業生產具有嚴重的影響,極易造成農業災害,引起農作物的減產,因此,加強氣象災害控制,對氣象災害進行人工影響是農業防災減災的關鍵。研究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能促進大氣科學整體水平的提高,積極利用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降低惡劣天氣對農業災害的影響,可以提高農業產量,促進農業發展。人工影響天氣是一種新型的技術,可以在干旱時降雨,在惡劣天氣下進行適當的干預與預警,是防災、減災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夠為國家與農民降低經濟損失,加大農業產量,達到理想的農業防災、減災效果。
關鍵詞:人工影響天氣;農業防災;減災
中圖分類號:P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210
1 人工影響天氣在防雹災害中的作用
近些年,天氣變暖,異常天氣發生率明顯增高,其中冰雹是對人類危害最為嚴重的天氣現象之一,會嚴重危害農作物的產量。利用人工影響天氣,能夠有效避免或減少冰雹帶來的災害。冰雹是堅硬的錐狀、球狀或其他不規則的固態降水,作為一種嚴重的自然災害,其影響范圍較大較嚴重,如,對莊稼的危害、人們生命健康的危害等。冰雹災害常常出現在夏秋2季,會出現降落后砸毀大片果園、農作物等問題,造成農作物的死亡,降低農業產量,影響農業生產,后果較為嚴重。人工影響天氣的原理如下,通過火箭、高炮、飛機直接將催化劑發送到云層里,破壞冰雹胚的成分,避免冰雹過大,對農作物造成嚴重的破壞,從而達到減輕冰雹災害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利用人工影響天氣,向云層輸送催化劑,利用催化劑阻礙冰雹胚的形成,減小冰雹的粒徑,使其不會對農作物產生惡劣的影響。或使云層無法形成冰雹災害,以達到降低冰雹災害的目的。可見,人工影響天氣對農業具有積極的影響,是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
2 人工增雨在抗旱中的重要作用
人工增雨是人工影響天氣的主要形式,是防災減災的主要手段,在抗旱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人工增雨還可以起到增加水庫灌溉能力,增加供水量的作用,因此,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工增雨是人工影響農業生產,防災減災的主要方式,通過人工增雨,可以緩解干旱,增加灌溉量,促進農業生產。人工增雨的方式主要有2種:碘化銀降雨,碘化銀是人工增雨中最常使用的冷云催化劑,碘化銀受熱后,會在空氣中形成直徑僅有頭發千分之一的碘化銀粒子,這些碘化銀粒子隨氣流進入到云層中,在冷云中產生幾萬億個冰晶,從而實現人工增雨。碘化銀催雨設備簡單,用量少,價格低廉,性價比高,不需要飛機降雨,還可以大面積推廣,方便,快捷,應用廣泛,是人工增雨中最常見的形式;激光降雨,激光降雨是1種新技術,其原理是向空氣中發射高能量脈沖波,實現氮氣分子與氧氣分子的分子離子化,形成天然的凝結核,促使水蒸氣凝結成水珠,從而實現人工增雨,發揮人工增雨在抗旱中的重要作用。人工增雨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需要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恰當的時間,在云中播散催化劑,進行人工增雨;冷云上部的冰晶數量密度需要超過1個/L,才能進行人工增雨,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無法進行人工增雨。由此可見,人工增雨在農業抗旱中的作用顯而易見,通過人工增雨,可以抗旱蓄水,為農作物提供足夠的水分,維持農作物的正常生長,保證農作物產量,促進農業發展。人工增雨在抗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后的工作中,應大力推廣應用。
3 預防暴雨等惡劣天氣,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暴雨是影響農業的主要災害,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能夠在暴雨來臨之前或者暴雨災害未擴大之時進行及時的預告,做好暴雨等惡劣天氣的預防工作,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將暴雨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在發生暴雨災害時,氣象部門可以發出黃色預警報告,要求政府提前做好預防措施,進行科學技術、人力、物力支持,調動各種資源,做好防災搶救措施,盡最大可能降低暴雨對農業的危害,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可以通過人工影響天氣,積極做好預警工作,將氣象信息與防汛技術傳授給農民,組織農民有效應對暴雨災害,對災害易發區進行積極的排查,尤其對果樹棚架、低洼地等地區,做好檢查工作,采取有效的防災措施,降低暴雨對農業的危害。
4 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相關方面的分析和探討,通過本文的研究了解到,研究人工影響天氣在農業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尤為重要,能夠達到較好的增雨、抗旱等目的,還能降低冰雹危害,對惡劣天氣進行預警,使農民可以做好預防工作,降低惡劣天氣對農作物的破壞,有效進行防災減災。因此,研究人工影響天氣對農業防災減災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促進人工影響天氣技術的發展,提升人工影響天氣的能力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不斷創新技術,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的質量,切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促進我國農業更為長遠的發展,也促進我國社會經濟更為長遠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