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福+黃河+云利利+羅定軍
摘 要:本文以廣東省廣寧縣國家基本氣象站為例,結合臺站的現狀及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難點,提出了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工作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探測環境;現狀;保護;廣寧
中圖分類號:P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206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設速度和規模越來越大,高樓越來越多,處在郊區的符合探測條件的觀測場逐漸變成城市中心,氣象探測環境受到影響或破壞,嚴重干擾氣象探測工作,城市建設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矛盾日漸突出。因此,正確認識氣象探測環境重要性,正視存在的問題,加大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力度,提高全社會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意識己經刻不容緩。
1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現狀
1.1 非氣象部門建設對氣象探測環境的破壞
建站初期,觀測場地處縣城郊外小山崗上,周圍無高大建筑物,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觀測站所處位置由建站初期縣城郊外逐漸成為縣城中心區,測站周圍農用地變成建設用地,測站四周氣象探測環境逐漸被破壞,探測環境保護與城市建設矛盾日益突出。如1995年廣寧縣水利局在觀測場東北面53.8m處建成的水利局宿舍樓;1999年南街鎮居民在觀測場正東方向17.2m處修建的私人住宅樓。這些建筑都在規范規定1000m范圍內,已對觀測場探測環境造成實質性影響。
1.2 觀測場內部安全隱患
1994年廣寧縣國土局根據城市規劃,征用了觀測場東面和南面的山地進行商業開發和辦公樓建設,在建造擋土護坡石墻過程中觀測場東面和南面塌方,造成觀測場內部環境被嚴重破壞,儀器布局不規范。觀測場陡峭護坡緊挨居民住宅,東面和南面擋土護坡墻已陳舊,強降雨極可能導致護坡塌方事故。
2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現狀的原因分析
隨著地方經濟發展迅速,城市規劃重點工程建設與氣象探測環境矛盾突出,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壓力巨大;各項法律法規有待完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意識淡薄是氣象探測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未經氣象部門審批,部分政府部門和個人擅自做出一些破壞氣象探測環境行為,氣象行政執法很難得到落實,造成破壞加劇。
3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可行性措施的探索
3.1 加大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宣傳力度
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廣泛深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增強全社會探測環境保護意識,創造良好法制環境,真正讓廣大群眾充分了解氣象法律法規,做到知法、守法,形成單位和個人都來保護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氛圍。
3.2 充分應用行政干預手段
爭取當地政府支持,及時、主動掌握周邊建設規劃情祝,避免被動應付工程建設對氣象探測環境的破壞,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修訂工作。在中國執法環境尚需建設的形勢下,充分發揮各級黨政部門作用,通過政府出面調解,及時化解2者矛盾,使氣象探測環境免遭破壞。
3.3 加強氣象行政執法力度
氣象探測環境破壞者多為當地利益集團和個人,他們只顧自己利益,往往置國家法律法規于不顧,建設活動未報建就先建。當環境遭到破壞時,除及時向上級氣象主管部門報告情況外,加強與當地政府溝通,與建設規劃部門聯合執法,嚴肅查處各種違法行為。
3.4 嚴格執行氣象探測環境變化報告制度
觀測守班時段內必須注意觀察測站四周環境是否有新變化(即在觀測場保護范圍內:一般站800m、基本站1000m、基準站2000m內有無建筑工地開工),并及時記錄、報告,嚴格執行氣象探測環境月報告制度。氣象探測環境遭受破壞時,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向上級部門專題報告。
3.5 貫徹落實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備案制度
根據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備案要求,每2a向政府建設和規劃部門作1次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備案。根據《監網處關于貫徹落實四項強標做好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有關工作的通知》(粵氣測函〔2015〕11號)精神,臺站必須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4項國家強制國標在當地城建、規劃部門備案。
3.6 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強氣象探測環境的監督
基層氣象局要嚴格把關防雷裝置設計審核和竣工驗收項目審批,計量該建筑物落成之后是否會對探測環境造成影響。對于根據建筑規劃可判定該建筑物建成后將對氣象探測環境造成影響的,氣象局業務職能機構要嚴格把關,一律不得審批。
參考文獻
[1]皮艷萍,王繼鳳,蔡敬東,等.氣象探測環境和設施保護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7).
[2]張國華,關彥華,郭艷嶺.氣象探測環境現狀及保護措施的探討[J].氣象與環境學報,2012,2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