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軍
[提要] 在產業群發展過程中,知識溢出會影響到區域產業群發展,知識溢出明顯的區域,產業群發展狀況也明顯較好。本文結合株洲產業群發展現狀,分析知識溢出情況,并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產業群;知識溢出;政府引導;人才流動
株洲市社科課題:“株洲市建設‘一帶一部開發發展先行區思路與對策研究”(項目編號:ZZSK17095)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10日
通過數十年的發展,株洲以軌道交通產業為代表的動力產業群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如果能有效地促進知識溢出與擴散,一方面可充實軌道交通的本地配套能力,另一方面可為“雙創”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與管理支持,實現株洲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一、株洲產業群知識溢出現狀
隨著株洲以動力產業為主的產業群的發展,動力產業相關的知識、技術、經驗等已經在本地同一產業內企業間或不同產業企業間形成相應的知識擴散與溢出方式,并促進本地的創新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隨著各類知識人員的流動帶動產業群的知識溢出。近些年來,株洲各類人員的流動性加強成為了知識溢出的重要途徑。人員的流動為知識的溢出提供了可能,當企業間人員進行流動時,不同企業間的知識在集群企業間擴散。這既發生在競爭企業或合作企業的流動、也發生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流動和研究機構人員向企業的流動。此外,株洲普遍存在著技術人員通過私活的形式為不同企業提供著技術服務也成為了知識溢出的重要補充。
(二)以母公司創建新生企業的形式促進產業群的知識擴散。株洲產業群中核心企業的特征明顯,長期處于領導地位。隨著市場的變化核心企業或是因為經營轉型,或是擴張市場、拓展業務范圍等原因都會促成集群的企業衍生。核心企業通過創建新企業不斷豐富與完善本地的配套能力。這些新企業既有集群內人才的流動,也有集聚區內與其他企業開展合作關系及各種溝通等形式,由于其機制更靈活,進一步加速了知識的擴散。
(三)隨著市場交易與產品行為而促進知識擴散與溢出。由于產品本身物化了的技術知識,產品交易必然導致技術知識溢出。新產品的上市帶動了上下游企業的知識更新,并促成了相關企業的創新發展,在這些過程中都會發生知識溢出。對新產品的剖析、模仿和改進,提升本企業的生產能力和工藝的同時,競爭對手會在對新品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創新,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如株洲每一次軌道交通新產業的發布都能在本地造成不同產業間的技術創新浪潮。
(四)不同企業之間的非正式交流成為知識擴散與溢出的極為有效的途徑。不同企業間的非正式交流極易將企業的隱形知識傳播出去,而且知識傳播的速度與效果跟人際間的接觸面、交流的頻率成正比關系。如,產業集聚區內的生產商、供應商、合作商以及相關支持性產業相互交織在一起,由于地理位置的臨近,不同企業的人員在這種頻繁的非正式交流中共享技術知識,在集聚區內知識的傳播阻力明顯得到了化解,知識傳播也變得更有效率。由于株洲產業群以國企為主導,各類社會關系復雜,無形之中成為了一種成本低廉卻非常有效的知識擴散方式。
二、株洲產業群知識溢出過程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事實上,目前株洲產業群知識溢出的過程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過程,高技術產業知識溢出會促進創新能力的提升,對本地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促進了株洲本地經濟發展水平。但各種知識溢出過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基于產品模仿的知識溢出機制過程存在的問題。近年株洲的高新技術產品發展迅速,雖然像電力機車這類產品模仿的可能性小,但其產品所涉及的高新技術卻在企業間的模仿以及傳統產業對高技術產業的模仿而發展異常迅速。而這些核心企業大多以國企或國有控股為主,由于高技術的投入使用會在高技術企業的產品生產過程中顯現出來,其他企業或產業部門對其進行模仿和消化吸收。本地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在獲取新技術的同時,有可能生產出更優秀的產品,由于開發者與模仿者之間投入的差距,無形中對開發者形成一定程度的消極作用。
(二)對研發創新過程中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機制方面存在著缺陷。高技術產業發展需要高技術企業持續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技術創新,各企業間通過合作也有效降低了自身的研發成本和風險,以此來提高各自的創新能力與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也可增強企業之間的技術互補性。同時,高技術企業間的信任會隨著合作次數的増加而增加,并不斷地擴大合作的領域。但由于株洲主要是依靠少數核心企業承擔相應的成本與風險,而大多數企業做出的貢獻并不成比例。因此,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等方面并沒有體現出相應的公平性,研發成果轉化率也不徹底,最后仍以核心企業占優,而群內其他企業提升空間仍然比較大。
(三)在技術轉化過程中市場機制仍然不完善,影響知識溢出效率。事實上,由于株洲動力產業群的技術含量極高,對模仿者來說沒有很高的技術基礎很難完全模仿,有些技術知識需通過技術轉讓的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通過市場機制一方面使得轉入企業可以購買得到轉出企業的先進技術成果,轉入企業通過對新技術知識的吸收、利用和再創新,提升轉入企業的技術水平;另一方面轉出企業通過轉出先進技術也獲得了利益,實現其技術的商業價值。但從株洲統計技術轉讓的結果來看,數千萬元的技術轉讓費用與上千億的產業群相比較,差距依然很大,也表明大量非核心企業仍然通過非正式渠道獲取知識溢出,但這種獲取并不完整、不系統,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四)在人才流動方面的保障并未真正實現公平,影響產業群的知識溢出機制發揮。知識型人才的流動是知識溢出的主要途徑,當高技術企業中那些經過專業知識培訓的員工在企業間流動時,他們所掌握的高技術便會隨之融入到其他企業中去。由于高技術產業比其他傳統產業在技術水平上增長得更快,如果集聚區內知識員工的流動性更高,那么創新成功率也會隨之提升。但由于目前株洲高新技術產業的國有企業人才的各種福利待遇總體水平仍遠高于其他企業,人才流動過程并不順利。這既有核心企業留住人才的舉措,也有人才流動不暢的客觀因素。如何有效促進信息能夠有效地交換,人才流動更加順暢,促進集群中知識的持續流動和擴散仍需進一步研究與完善。endprint
(五)以地緣為特征的非正式溝通過程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識溢出體系。產業群地緣內的群體之間的非正式溝通交流也會帶來知識溢出。如社會關系網絡,在不同企業員工之間的各種交流的機會,甚至有些人才出于友情的幫助等形式引發了知識的溢出。不同企業之間出現知識外部性往往成為其他理解與掌握企業的知識與技能重要渠道,并不自覺地把這些知識技能應用于所在的企業,就會促進本企業的知識創新與生產率提高。但必須看到,高技術知識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這種知識溢出形式雖可能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問題,但對產業鏈的把握、最終產品質量保障體系的理解并不一定有效。
三、株洲產業群知識溢出優化策略
由于株洲目前動力產業群的優勢非常明顯,如果能更好地改善株洲產業群的知識溢出效率,必將更好地促進區域產業群的整體發展,但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優化與改善:
(一)從政府層面做好頂層設計,有效引導知識溢出。株洲產業群中核心企業以國企為主,它們也是掌握高新知識技術最豐富的企業,必然導致株洲產業群知識溢出具有很明顯的政府引導的特征,因此做好政府的頂層設計是首要工作。第一,可建立相應的專門部門負責知識管理,并確定相應的考核指標確保知識溢出落到實處;第二,設計簡潔有效的知識獲取渠道與制度安排,做好知識技術的回購與有償或無償的授權與使用等,保證產業群內企業及時獲取高新技術知識;第三,建立有效的知識發布平臺與技術交易機制從而更好地實現技術共享,促進產業群企業的技術溝通;第四,做出相應的財政安排,在有計劃地增加高新技術研發投入的同時,做好區域內知識技術的有效轉化與轉移等工作。
(二)健全市場交易機制,提高企業創新的積極性。株洲產業群的高新技術大多掌握在核心企業手上,而這些核心技術往往不只是適用于某一產業,通過健全市場交易機制,通過有償溢出的方式一方面可分攤開發者的費用,提高創新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技術受讓企業可得到更全面更可靠的技術服務,可有效提高產品開發的確定性,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政府可根據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研究知識技術轉化為公共產品的可行性與試點等。
(三)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改善知識創新與溢出效果。知識產權保護是維護高新技術開發者的有力武器,對于現代的高新技術研發,只有保護好才能更好地促進開發者的積極性,保證開發者獲得其應有的收益。同時,政府也可以通過購買再授權給產業群內企業使用的方式,從而改善知識創新與知識溢出之間的矛盾關系。如通過政府回購技術作為區域產業發展的支持手段等,既可保證創新者的利益,又可從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中創造區域內企業發展的優勢,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政府可從稅收等方面得到補償,從而盤活區域內的技術應用活力,達到知識溢出與利益共享之間協調與補償。
(四)提高政府與相關企業對知識溢出的重視。鑒于株洲產業群本身的特點,對產業群內的知識溢出,既需要政府的政策安排,也需要相關企業的高度重視。現代社會的知識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單純依靠某家企業技術創新與研發必然增大研發的風險。通過政府引導將產業群不同環節的企業結合在一起共同開發產業鏈中的高新技術或是一種有效選擇。因此,能形成一種政府牽頭,相關企業共同參與,然后相關企業對所開發的技術各取所需的機制將更有效地促進知識技術的成熟與擴散。如果缺少任何一方參與或重視程度不夠,都將影響到知識創新與溢出的效果。
(五)健全知識人才流動機制,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由于株洲產業群以國企為主,核心企業由于對技術擴散的擔心,在人才流動方面設置的隱形障礙,知識人才流動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株洲雖然建立了不同產業的人才庫,但主要是以會議、講課、評審之類活動為主,難以真正發揮人才流動的效果。因此,除了提倡企業間的正常人才流動外,還可建立更靈活的人才流動或服務機制,如政府可制定規則,由優勢企業派遣知識人才對其他企業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服務,并對服務區域產業的指導效果設置具體的考核指標等,并制定相應的鼓勵措施,從而保證以人才流動為主的知識溢出能產生良好效果。
總之,通過以上一系列優化措施,有效實現株洲高新技術與知識向產業群相關企業有效擴散與溢出,將為株洲的產業群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力,使株洲產業群走上更合理、更健康、更科學的發展道路,并更好地服務于株洲的“雙創”發展目標。
主要參考文獻:
[1]閆華飛.創業行為、創業知識溢出與產業集群發展績效[J].科學學研究,2015.1.
[2]楊榮.基于知識溢出視角的產業集聚對區域創新影響的實證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