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勝
摘 要:如今,荔枝是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經濟效益非常高的一種經濟類果樹,提升荔枝種植以及管理技術并推廣對于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對荔枝現有栽培管理以及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展開相關討論,可以促進荔枝質量以及產量的提升。本文在對荔枝發展相關優勢闡述基礎之上,概述種植荔枝時現存問題,分析幼齡荔枝以及掛果荔枝果園進行管理的技術要點,進而對病蟲害相關防治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栽培管理;荔枝
中圖分類號:S66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063
引言
一直以來,荔枝由于營養豐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據顯示,在100g的荔枝當中,糖類的含量約為16.6g,維生素A的含量約為2μg,脂肪含量約為0.2g,蛋白質的含量約為0.9g。荔枝當中還含有很多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對人體十分有益。近幾年來,在眾多因素共同影響之下,荔枝的質量以及產量全都有所下降。為滿足市場需求,對荔枝質量以及產量進行提升非常必要。要想使荔枝的質量以及產量全都有所提升,必須要對栽培管理和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等方面進行研究。
1 荔枝發展相關優勢
荔枝受到多數人民的喜愛,而且對其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獲得國家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自從2011年開始,我國就提出要對荔枝這一產業進行重點發展,這個決策讓荔枝這一產業步入到最佳發展時期。我國南方多地都產荔枝,荔枝的種植面積十分廣闊,荔枝每年的年產都可達百萬噸。特別是海南省,是國內荔枝產量較高的大省。國內的荔枝品牌還遠銷國外,在國際上都有一定名氣。我國在荔枝栽培以及管理方面擁有眾多成熟技術。例如,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技術。
2 種植荔枝時現存問題
2.1 種植荔枝期間品種搭配不合理
如今,國內荔枝有許多中、晚熟品種,例如,海南蟾蜍紅、大丁香,廣西黑葉。還有很多中、晚熟品種,例如妃子笑。還有許多其他優質類型的品種,并且在南方多地進行零星分布。熟期相對來說比較集中,造成荔枝成熟進行上市之時,就會有大量的囤積。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從2方面著手解決。對其他一些較為早熟或者晚熟的優質品種的種植進行推廣種植,這樣就可以把熟期進行有效錯開;通過嫁接換種技術,將過去品種改良成產量高、市場需求多、經濟效益好的品種。
2.2 栽培人員素質普遍較低,并且技術較為落后
當前,荔枝方面栽培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對荔枝種植以及管理期間的很多知識難以掌握,造成許多荔枝果園栽培管理一技術比較落后。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專業培訓,設立信息交流這一平臺,讓果農之間進行經驗共享以及交流。使荔枝種植戶對一些先進并且可操作性較強的管理技術進行掌握。
2.3 進行荔枝生產方面成本不斷上漲
由于多種元素共同作用,2016年和2006年相比,國內平均每667m2種植枝的成本上漲了3倍左右。荔枝在國內市場的售價卻沒有太多提升。要想使這個問題得以解決,相關部門必須要對機械化以及專業化的連片種植這一管理進行推廣,進而降低成本。
3 種植荔枝期間管理技術具有的要點
在荔枝進行生長的每個時期都有獨特的管理技術,具體可分成幼齡荔枝以及掛果荔枝2種管理技術。
3.1 對幼齡荔枝果園進行管理的技術要點
3.1.1 進行擴穴建園
所謂的擴穴建園指的就是對幼齡荔枝樹進行管理的工作。通過深翻擴穴,可以對土壤進行熟化,建立有利于荔枝幼苗根系生長的地下生態環境。對土壤進行深翻的最佳時期就是每年10—12月。實施深翻擴穴主要有壕溝式以及井字式2種,并且按照種植之前使用壕溝形式或者大穴來進行確定。
對荔枝進行大穴種植,可以采取井字式這一擴穴方法。就是說,首次要從株間出發,在荔枝樹的樹冠兩側,沿著種植穴最外緣開2條溝,溝深約為50~60cm,溝寬約為40~50cm,而長度大約在1m左右。而第2次要從樹冠的其他兩側開溝,并且溝的深度、寬度以及長度都和前一次一樣。之后每次進行擴穴,溝的深度、寬度都可以以此當作標準,而長度則可以不斷進行增加,一直到果園進行改土完成為止。
使用壕溝式對荔枝進行種植,進行擴穴之時,首次要在溝的一邊進行,之后再另一邊進行。這樣交替進行,一直到整個果園進行改土完成為止。在這期間,溝的深度、寬度保持50~60cm以及40~50cm即可。
3.1.2 進行整形以及修剪
通常來說,幼苗在定植之后,第1次吐出的新梢要盡量保留,僅把個別過密的部位叢生嫩梢當2~3片紅葉已經展開之時進行疏除,保留1~2條即可。當新梢由展葉變成紅褐色之時,可以進行第2次的修剪。此次可以選擇留下3~5條比較強壯的新梢當作一級主枝,并且在已經選定枝條之上,保留新梢。等到其長度為20cm的時候進行摘心。
3.1.3 施肥
對于幼齡的荔枝樹來說,施肥之后并且第2次的新梢進行抽芽之時可以進行首次施肥。通常對1枝梢可以進行2次施肥。就是說,在枝梢頂芽進行萌動的時候要進行首次施肥。當枝梢的葉子從紅色變成綠色的時候可以進行第2次施肥。對于一年生的幼齡荔枝樹進行施肥之時,每株荔枝幼苗的肥量可以是20~25g尿素,或者25~30g復合肥,亦或者是2~3kg的糞水等農家肥。而對二年生的荔枝幼苗進行施肥之時,肥量必須要進行相應提升,通常是比上一年提升50%~100%。在每次施肥之后都應該進行澆水,提升肥量具體使用率。
3.2 對掛果荔枝果園進行管理的技術要點
3.2.1 對秋梢結果荔枝母株進行培養
對荔枝產量進行提升,必須要對秋梢結果的荔枝母枝進行適時培養,進而使母枝質量提升。具體措施含有修剪、土壤灌溉以及土壤施肥等。對處在抽生其期間的結果荔枝母枝進行施肥時,要重視對各元素相關平衡施肥。通常來說,在采果之后,首次新梢進行2次施肥,首次施肥的時間為在對荔枝進行采摘之前的15~20d。而第2次則為對荔枝進行采摘之后的10d之內。對土壤進行灌溉可以讓土壤當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充足,這樣可以讓新梢提早進行抽芽,而且轉綠和成熟也較快。endprint
3.2.2 對冬梢進行控制
對冬梢進行控制有3種措施,即對植物生長所需的調節劑進行噴灑、環割或者環剝、斷根。具體的做法是:對植物生長所需的調節劑進行噴灑:例如多效唑、噴稀效唑等,這樣可以對冬梢進行控制或者殺死。環割或者環剝:主要對主干以及主枝實施環割或者環剝[1-3]。斷根:當荔枝花芽處于生理分化時期時,要把多數吸收根進行鋤斷,并且在樹冠上的滴水線之內吸收較多的地方挖一些環形溝,其中溝的寬度和深度都為30~40cm。
3.2.3 對授粉受精進行促進
在荔枝園當中,在花期之內,可以通過放蜂、人工等來進行授粉工作。其中蒼蠅、蝴蝶這些昆蟲都可以對荔枝花粉進行傳授。
3.2.4 促花保果這一技術的措施
施肥。在通常50kg的鮮果1a總體施肥量當中,鉀元素為0.8~1.1kg,磷元素為0.35kg,氮元素為0.75~1.00kg。其中果期總體施肥量以及壯花肥約為30%~40%。對葉面肥進行噴灑。在果期,葉面肥可以進行多次噴灑,最佳噴灑周期為15d。這樣可以讓果實發育之時有大量養分可以吸收。對植物進行生長期間的調節劑進行應用。
4 對病害蟲進行防治
在荔枝進行生產期間,荔枝癭螨、蒂蛀蟲、荔枝椿蟓、炭疽病以及霜疫霉病是常見的病蟲害。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方法包含化學、生物以及物理方法。具體方法如下:對栽培管理進行加強,以此來對樹體抵抗病蟲的能力進行提升。對冬梢抽發進行控制,把病蟲所需營養源進行消除。進而對菌源以及越冬蟲源進行減少。對這些病蟲的天敵進行保護以及利用,提升自然控制相關作用。在對荔枝進行采摘之后,把秋冬2季的修剪進行結合,將清理果園的工作做好。對園中的落果、落葉以及病殘枝進行集中燒毀,之后把30%的600倍的氧氯化銅溶液灑在園內,這樣可以有效對菌源以及越冬蟲源進行減少。借助頻振形式的誘蟲等進行使用,對趨光性的害蟲進行誘殺。還可借助黃板來對蚜蟲進行捕殺。使用生物源類型的農藥進行防治,例如阿維菌素、蘇云金桿菌等。采取化學防治方法[4,5]。對春梢進行抓好,對花蕾期進行防治。在此期間,春梢剛開始進行萌發,此時荔枝還沒有開花,必須對椿蟓以及荔枝霜疫進行防治。對幼果期間進行防治之時,主要對蛀蒂蟲以及霜疫霉病進行防治。在果實發育的后期,必須對蛀蒂蟲以及霜疫霉病進行防治,特別是當果實變色或者是接近成熟之前。對霜疫霉病進行防治是在果實徹底成熟之前半個月進行的。推薦用藥。例如,對荔枝椿蟓進行防治,可以采用毒死蜱乳油。對蒂蛀蟲進行防治,可以使用滅百可或者綠丹乳油等[6-8]。
5 結語
如今栽培人員在對荔枝進行種植時,存在著品種搭配起來不合理、栽培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并且技術較為落后、進行荔枝生產方面成本不斷上漲這些問題,所以在對荔枝進行種植期間必須要對其中管理的技術要點進行全面掌握,其中包括對幼齡荔枝以及掛果荔枝進行管理相關要點分析。還要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這樣才可以對荔枝最終質量以及產量進行保障。
參考文獻
[1]林麗麗.妃子笑荔枝高接換種技術及其栽培管理要點[J].福建熱作科技,2017(1):49-52.
[2]邢連江,邢廣佳.簡析玉米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農業與技術,2017(4):123.
[3]蘇步軍,徐素珍.新形勢下油松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管理[J].現代園藝,2017(2):30-31.
[4]王濤.栽培管理技術應用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6(24):174.
[5]劉芳芳.棉花栽培管理中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9):84.
[6]李少川,王雪芳.白糖罌荔枝在萬寧市的種植表現與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9):149-150.
[7]饒婧.春季西葫蘆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6(6):79-80.
[8]柯月華.晚熟荔枝高接換種及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熱帶農業,2016(1):59-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