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立川
[提要] 隨著中美經濟關系的日益密切,兩國經濟波動和政策影響的聯動性不斷加強。本文引入開放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模型,從理論上分析美聯儲貨幣政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表明:在開放條件下,美聯儲利率水平的變動將會導致我國產出水平、利率水平和匯率水平的同方向變動。
關鍵詞:美國貨幣政策;產出波動;中國利率水平;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8日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各國經濟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經濟一體化程度漸趨加深,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也越來越密切。一國產出的波動將會對他國的國民經濟運行產生溢出效應;諸如美國、歐盟等重要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政策往往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各主要經濟變量產生重要影響。
在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對外開放一直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方面,我國先后通過設立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構建或加入國家間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區等開放政策,不斷降低國際貿易壁壘,積極融入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潮流。在國際資本流動方面,在經濟轉型初期,為了緩解融資困難問題,我國先后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引入外資;近年來,在國內資本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又開始鼓勵國內企業走向國際,在海外進行投資。與此同時,為配合貿易和直接投資的發展,我國逐步取消了經常賬戶管制,實現了經常項目的自由化。在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方面,通過放松金融服務業跨境經營管制、合格機構投資者機制等政策措施,國內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也正在逐步提高。期間,資本賬戶管制也開始逐步放松,特別是近年來出于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我國加快了資本項目自由化的步伐。
經濟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我國與世界各國、特別是與作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的美國之間的經濟關系日益密切。據統計,中美雙邊貿易額從1979年的24.5億美元到2016年的5,196.1億美元,增長約211倍。近年來,美國一直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而中國則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直接投資方面,美國對華直接投資一直是我國外國直接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自1990年至2016年,美國對華直接投資累計達到2,40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中國對美國直接投資也在不斷增加,2016年達到460億美元,為2015年的3倍。2016年,中美雙邊直接投資總額再創歷史新高。除此之外,美國機構投資者也越來越成為我國金融市場上重要的外國投資者之一。
我國經濟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中美經濟關系的不斷加強,將會導致兩國經濟在產出波動、市場價格等方面的聯動性不斷增強,從而使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對我國經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例如,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動,必將對我國經濟產出和金融市場價格水平等經濟變量產生影響。市場投資者、政策制訂者也越來越關注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動。本文通過引入開放條件下國民收入模型,為分析美聯儲利率政策變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
二、模型假設
(一)基本模型?;镜膰袷杖肽P陀缮唐肥袌龊拓泿攀袌鼋M成。其中,商品市場由以下方程描述:Y=C+I+G,C=C(Y-T),G=G0,I=I(r),T=T(Y)。其中,Y表示國民生產總值(GDP)或國民收入。在模型中,Y也可以被視為總供給。C、I、G和T分別表示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和稅收。
假定消費是可支配收入(Y-T)的嚴格遞增函數,記Yd=Y-T,則消費函數可以進一步表示為:C=C(Yd)。那么,dC/dY=C'(Yd)即為邊際消費傾向,且有0 (1)式給出了關于兩個內生變量Y和r的一個方程,這一方程給出了所有可能導致商品市場均衡的Y和r的組合,從而隱含地定義了IS曲線。 另一方面,貨幣市場可用以下三個方程來描述:Md=L(Y,r)、Ms=M0s以及Md=Ms。第一個方程表示貨幣需求,且有LY>0和Lr<0;第二個方程表示貨幣供給,貨幣供給由中央銀行外生決定;第三個方程表示均衡條件。 將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方程代入均衡條件,可得: (二)模型的擴展?,F在,通過引入外國部門,將基本模型擴展為開放條件下的國民收入模型: 第一,凈出口。用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E表示匯率(外國貨幣的本國價格),假設出口是匯率的增函數:X=X(E),且有X'(E)>0;進口是匯率的減函數、收入的增函數:M=M(Y,E),且有ME<0和MY>0。 第二,資本流動。以r表示本國利率、rw表示世界利率,假設資本流動為本國利率r的增函數和世界利率rw的減函數,以K表示凈資本流動,則有K=K(r,rw),根據假設有Kr>0,Krw<0。 第三,國際收支平衡。外國貨幣的流入和流出可以被分解為兩部分:經常賬戶(商品和服務凈出口)和資本賬戶(購買外國和本國證券),它們一起組成國際收支平衡表:BP=[X(E)-M(Y,E)]+K(r,rw)。假設匯率調整能夠使得國際收支余額為0,收支賬戶余額等于零,表明一國的外幣供應等于外幣的需求。 以上三個等式描述了開放條件下的經濟均衡,即在均衡狀態下,總需求等于總供給、貨幣需求等于貨幣供給、國際收支余額等于零或外幣供應等于外幣需求。 三、理論分析 本文的目的,在于從理論上分析美聯儲利率政策變動對我國產出及金融市場價格的影響。由于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元是最重要的國際貨幣,因而,用世界利率rw來表示美聯儲利率水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上述(3)中的三個等式描述的模型中,Y、r和E為內生變量,而G0、M0s和rw為外生變量,因此所要分析的問題轉化為rw的變動對均衡狀態,即對Y*、r*和E*的影響。 由此可見,在開放條件下,美聯儲利率水平的變動將會導致我國產出水平、利率水平和匯率水平的同方向變動。例如,美聯儲提高利率水平,在資本賬戶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將會導致國際資本的外流,產生本國貨幣貶值的壓力。而本國貨幣的貶值,將導致凈出口和收入的增加。相應地,國民收入的增加將會增加貨幣需求,從而對于國內利率水平產生上升的壓力。 主要參考文獻: [1]莫瑞斯·奧博斯特弗爾德,肯尼斯·若戈夫.國際金融學[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2]易曉溦,陳守東,劉洋.美國非常規貨幣政策沖擊下中國利率期限結構動態響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5.1. [3]路妍,方草.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調整對中國短期資本流動的影響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2. [4]Chiang,A.C.and K.Wainwright.Fundamental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M].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