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吭
摘要:鄧小平理論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必須響應黨的號召,跟著黨的指導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是對當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重要課程,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課程,教師應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學生共同探究思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方法;實效性;探究
眾所周知,毛澤東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大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理論知識,還可以培養自己的政治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自己為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堅定信念。然而實際上大多課程與現實脫離,教師常常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的灌輸,教育形式單調乏味,無法在情感上與學生形成共鳴,遭到學生的排斥和反感。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必須深入改革,立足于生活,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的實效性,與學生的情感實現共鳴。
一、充分闡明課程的重要意義
對于很多當代大學生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是一門枯燥乏味,單調無趣的理論課程,學生僅僅出于拿高分,提升績點,出國保研等功利性的目的來學習應付這門課程,而忽視了其重要性,因此導致政治概論課程的實效性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概論課的重要性,才能夠引起他們的重視,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為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列舉當前政治的典型事例,和學生們共同探討分析,在思想境界上與學生達到相同的政治追求,使學生明白政治概論課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政治素養,還可以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學生真正地意識到政治該路課程的重要性,教學的實效性才可以充分體現出來。
二、改革教學方式,提升概論課
2.1改革教學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在講到某一章節的理論課程時,可以結合當今發生的焦點實事問題去講解;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自主討論,最后由代表進行總結發言,進行組間的的辯論,最后由老師對各組的觀點進行評論;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和互聯網中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將圖片、表格、視頻等穿插在文字當中,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教師課后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課題任務,鼓勵學生參加特色社會主義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題,查閱相關資料,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外實踐論文報告。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將鼓噪單調的概論課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政治修養。
2.2改革教育方式,注重大小課堂的結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應當注重大小課堂的結合,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學習概論體系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布置跟重實踐活動的任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學習中,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開拓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在社會中了解國情,在實踐中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提升他們的政治敏感能力,培養他們的政治頭腦,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魅力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起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政治理論概論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在實踐中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為他們堅定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信念,充分發揮了政治概論課程的實效性。
三、理論認知、能力培養與價值觀形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有著鮮明的理論觀點、內容、方法以及教學框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不僅是傳授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先進的政治思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政治思想能力,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學生在學習政治概論課程的同時,要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提升自己的全方面的綜合能力,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根據毛利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學會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政治問題,將理論應用到社會實踐中,積極參政議政,做一個具有政治頭腦的思想進步青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四、改革考核方式,突出開放性
傳統的試卷成績考核方式具有很大的弊端,限制了學生的主觀創造力,對學生的考核過于片面,不能體現出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理解程度。學生成為了機械的背書工具,為了應付考試,學生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去背誦記憶理論課程的觀點內容,而并沒有從深層次對理論課程的內容進行掌握,不利于學生的自主發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改革考核方式,突出考核的開放性和多元性,例如:綜合試卷成績、課堂表現、論文考核、實踐成效、考前情況等進行多樣化的綜合考核,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測評,而不僅僅是試卷成績的考核。同時,海爾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政治演講比賽、實事政治題目辯論比賽、政治知識競賽等多種比賽,對于表現優異獲獎的同學頒發證書獎品,并在考核成績中給予加分等獎勵,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創造性,使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從而達到課程實效性地提高。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是一門貫徹落實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課程,教師必須充分向學生闡述課程的重要性,改革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提升概論課的趣味性和實效性,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學生對政治理論課程的重視,培養學生的政治修養和意識,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學生培養成優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董前程,劉經緯,玄凌. 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回顧與展望[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27(06):63-68+73.
[2]胡燕青.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實效性的方法探究[J]. 經貿實踐,2015,(06): 149-150.
[3]杜惠敏.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專題教學的研究——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為例[J]. 經濟研究導刊,2014,(32):241-2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