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黃鈞
摘 要:西瓜(甜瓜)-水稻高效種植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生產效益,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所以該模式推廣項目已經倍受重視。本文主要從西瓜(甜瓜)和水稻的輪作、種植時間、技術管理以及產量等方面講述了該模式的建立和推廣。
關鍵詞:西瓜(甜瓜)種植;水稻種植;高效種植模式
中圖分類號:S6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02
西瓜(甜瓜)-水稻高效種植模式屬于水旱輪作的方式之一,在繼棉花-水稻種植之后,西瓜(甜瓜)-水稻高效種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農業種植的經濟收益,是目前長江流域大力推廣的種植模式之一。據研究表明,西瓜-水稻的輪作種植模式不僅可以減少西瓜枯萎病的發生,還可以使西瓜的病蟲害得到有效減輕。
1 西瓜(甜瓜)-水稻高效種植模式的建立及推廣
1.1 模式的建立
該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土地的綜合利用,可以提高種植效益。一般,種植西瓜(甜瓜)時采用拱棚技術,因為西瓜(甜瓜)喜溫不耐寒不耐澇,所以需要拱棚技術進行保溫排澇等,而等到水稻種植時,露地條件并可滿足水稻生長需求,所以就不需要拱棚。拱棚的撤離在露地最低溫度高于15℃時便可以進行。該模式還可以進一步探索發展,在水稻和瓜類都不種植的冬季,用冬季大棚種植芹菜、小白菜等菜類。
1.2 模式的推廣
由于每個地區都有其自身土壤氣候環境經濟等特點,所以該模式的推廣應先建立試驗田,對不同地域進行適合本地區的高效種植模式摸索,找到最合適的播種定植收獲時間,以及最合適的管理方法,爭取使得經濟價值最大化,然后再通過各種推廣方式,使農民掌握該模式的核心技術,從而達到有效推廣。
2 西瓜(甜瓜)種植
西瓜和甜瓜都是屬于瓜類,一般選擇適合早春種植的品種,并且選擇的品種還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稍耐低溫,抗病能力較強,產量高、質量優,成熟后果實能夠較耐運輸。
2.1 西瓜(甜瓜)的種植時間
關于種植時間,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稍有調整。一般情況,西瓜(甜瓜)的播種時間選擇在1月上中旬。也有個別會選在有2月下旬—3月上中旬播種。
在1月上中旬播種,定植時間根據拱棚情況稍有不同,如果是外面有大拱棚里面還有小拱棚的情況,則在2月上中旬便可以定植;在只有大拱棚的情況下,一般2月下旬進行定植,如果只有中拱棚,則3月上中旬定植,只有小拱棚,則在3月下旬定植。定植時,注意植株的距離,定植后進行合理的種植管理,5月上旬—6月便可以采收。
如果在2月下旬—3月上中旬播種,則在3月下旬—4月上中旬定植,6月下旬—7月中下旬采收。
2.2 西瓜(甜瓜)的種植管理及產量
在西瓜(甜瓜)的種植應該選擇在排水性良好,土壤品質較好的苗床上,并且要進行合理的殺菌施肥等處理。
不同時期,對西瓜(甜瓜)的溫度控制稍有差別。一般,播種后初期,西瓜(甜瓜)夜晚的溫度應控制在15℃左右,最低不能低于10℃,白天在28℃左右。出苗期間,白天在30℃左右,夜間在25℃左右。齊苗~出真葉期間,白天在23℃左右,夜晚在16℃左右。真葉~定植期間,白天在26℃左右,夜晚在17℃左右。定植時,一般甜瓜的株距在30~40cm,而西瓜的株距在100cm左右,甜瓜大約2000~2500株/667m2,西瓜600余株/667m2。定植后,進行適當調整。還應該注意施肥管理以及病蟲害的預防。
一般,甜瓜產量大約2000kg/667m2左右,而西瓜產量則在2000~3200kg/667m2不等。
3 水稻種植
水稻采用露地種植,應盡量選擇品質好、抗病能力強、產量大的品種,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對土地進行底肥處理,并澆透;播種后,要進行輕壓使種子徹底埋入土中,然后覆蓋細土。定植前,要對苗床進行清理和培肥,并且要求土地平整,有排水溝。
水稻的種植,一般是在5月中旬進行播種,6月中旬進行定植,10月份便可以采收。也有一些水稻在6月中下旬播種,7月底進行定植,10月中下旬便可采收。
種植期間,注意合理施肥以及病蟲害管理。施肥可以選擇有機肥和無機肥的混合配方,也可以選擇配方肥料,也可以單施有機肥。病蟲害管理可以選擇一定農藥配方預防。水稻的種植產量大約在500~600kg/667m2之間。
參考文獻
[1]馬江黎,倪瑋,孫興祥.沿海大棚西瓜-水稻輪作栽培方式調查啟示[J].基層農技推廣,2016(12):78-80.
[2]劉精芳,史延清,王俊人.大棚甜瓜復種水稻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6(11):35-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