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潤澤+張依柔

摘要:近年來,中國各城市經濟急速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在生產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他們的子女教育卻仍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戶籍制度、高昂的費用、教育歧視等都制約著他們的健康成長。作為中國中部重鎮的鄭州,外來務工人員的數量更是在逐年增加。他們子女的受教育情況到底如何?為了了解這一情況,我們以外來務工人員為對象,用資料查找的形式進行了調查研究,以訪問外來務工人員的方式為輔助,希望能找出我們想要了解的事實。
關鍵詞:務工人員;教育問題對策
一、從社會多角度,了解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權問題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20世紀 90年代以來,形成了聲勢浩大的 “民工潮 ”,出現了農民工流動數量劇增、跨地區舉家遷移、城鎮居住時間延長、其子女離開原戶籍所在地接受教育等現象。[1]
通過搜集、整理和分析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問題資料后,根據指導老師的安排,我們分別去了銀川市西夏區、興慶區一些小學、高中:銀川市二十一小學、銀川實驗小學、興慶區回民二小、銀川市博文小學、銀川唐徠回民小學、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銀川二中、銀川九中、銀川一中。他們很友好的接待了我們,并且非常耐心地講述學校及學生的教育現狀以及未來針對一些教育問題的具體對策。我們也去了銀川一些農貿市場、服裝市場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地區進行走訪調查,配合我們完成調查任務。在實地走訪調查過后,我們小組組織了多次討論對城市外來務工子女受教育權問題做出以下調查總結。
(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門檻過高: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進城務工人員與日俱增,他們的子女教育問題越來越多。雖然從制度上我們國家法律很好的保護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權。但是政策落實不到位,導致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權沒有得到全方位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2]話雖如此,像北上廣這些大城市,外來人口多,流動人口龐大,但是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外來打工者的子女都能隨隨便便上學,那本地孩子的教育資源會被慢慢吞噬,資源會更加緊張,同樣侵害了本地孩子的利益。所以,當地教育部門設置了各種限制條件。那么,在大城市的外地孩子還能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相對艱難一些,其中的辛酸滋味,家長們大概得說上三天三夜吧。
(二)轉學現象嚴重,經過我們的走訪調查發現,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得不到相應的教育機會,被迫放棄教育的權利情況下,出現了大量的輟學、頻繁轉學現象。由于城市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強導致很多孩子缺乏學習的系統性與穩定性。其中轉學問題尤為突出。銀川為例,通過對學生的走訪調查發現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學生轉學1次、百分之八的學生轉學2次;通過對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地區的調查發現有百分之十三的學生出現過中學之后輟學、百分之九出現了輟學之后復讀的情況。
(三)學生主體存在問題嚴重:1城市外來務工子女多來自農村,農村基礎建設相對城市比較落后教育資源匱乏導致學生很難系統地學習課本知識,到了城市學校學習之后會感到吃力加之老師的忽略產生嚴重的厭學情況,自信心的挫敗會使他們在學習這條路越走越偏。周而復始導致情況愈加嚴重。2根據我們的調查,城市外來務工子女在學校會受到歧視,由于自身家庭的競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與城市子女的差異導致收到輕視甚至歧視。我認為這種基于錯誤價值觀上的“評價”會讓我們的下一代心理產生嚴重的畸變從而形成錯誤的價值觀。
(四)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1根據我們的調查城市外來務工子女的父母多從事一些工作繁重、收入相對低的工作這直接導致了對孩子的關心愛護減少、教育投資匱乏的情況。加之與老師的有效溝通很少加重了老師的管理難度。2由于大多數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導致孩子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有些家長甚至采用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譬如:語言暴力、行為暴力等等。
二、改善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受教育權問題的對策
1關于宏觀政策的建議
國家應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相關政策法規。保障外來務工子女的受教育權。加大對教育領域政策落實的監督管理,把權利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2關于家庭主體的建議
孩子的成長是心智情感的慢慢成熟,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愛,因為成長不可能一帆風順,很多困境會在孩子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降臨。[3]家長應該在工作之余多與孩子溝通,可以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游戲,多嘗試去了解孩子避免先入為主。擺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孩子的選擇:在家庭親子教育上,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不管是生活上還是興趣上,允許孩子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佳途徑之一。如果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機會。家長更是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素質給予孩子正確良好的教育。
3關于學校問題的建議
1嚴打班級內部的輕視、歧視現象。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教育。
2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問題應及時與家長溝通。
3多去發現傳統掛念里所謂的“差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信。
4教師要堅信有教無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準。深入貫徹因材施教,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
5學校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提高教學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專業水平。根據國家規范和標準對教師要進行定期考核。
參考文獻:
[1]《中國都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前教育發展研究報告》 P10 陸建非 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法律圖書館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63284
[3]《流動的花朵》 序言P2 徐玲 浙江大學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