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民+王輝
摘 要:信息化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一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化水平的衡量,是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途徑。近年來,隨著畜牧業在我國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的越來越大,信息化程度將直接對我國畜牧業整體發展的深度和廣度產生重要影響。奶牛養殖業是我國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經濟型與節糧型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供和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漸成熟,傳統的管理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奶牛養殖業的發展需要,必要利用信息化技術來進行管理。
關鍵詞:奶牛養殖;信息化技術;發展;應用
中圖分類號:S8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25
養殖體系的標準化、高效養殖的機械化、生產性能的科學測定以及物聯網新技術等在奶牛養殖業的高效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奶牛養殖業的精細化、流程化以及智能化發展。養殖者借助各種信息化技術可以將奶牛養殖的眾多關鍵環節進行準確的把握,如飼養、擠奶以及環境等。
1 奶牛養殖信息化技術的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在養殖奶牛的過程中便應用了信息化管理,且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在一整套信息化系統的管理上,所取得的經濟效益逐年增加。我國奶牛養殖的信息技術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所以能夠應用的功能相對比較單一,主要是側重于營養配方、育種以及牛群檔案的應用,90年代中期以后逐漸將一套較為完整的牛群管理逐漸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進入21世紀以后眾多專家致力于奶牛養殖管理系統的系統,隨著各種軟硬件的出現集約化奶牛高效養殖綜合技術平臺逐漸建立起來。2008年以后牧場管理信息系統被廣泛的應用到擁有先進水平的牧場中,以“虛擬奶牛”和“智慧牧場”為代表的革命性養殖理念和模式也建立起來,并在奶產業的多個發展環節中滲透。
2 奶牛養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2.1 奶牛發情監測系統
奶牛繁育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會對牛場的整體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受較低生產效率、不準確的發情鑒別、較大的勞動強度以及人工觀察方式的影響會對整個牧場造成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然而發情監測系統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奶牛發情進行準確的鑒定,進而能夠順利開展奶牛育種工作,促進受胎率和繁殖率的不斷提高。現階段,廣泛應用在牧場的發情檢測系統主要有UCOWS ,監測結果顯示該系統的準確率高達90%,能夠自動化的管理奶牛發情情況,具備相對穩定的性能,能夠極大地提高奶牛受胎率。
2.2 飼料配方軟件的應用
飼料成本在整個奶牛場的經營成本中大約占到了70%以上,奶牛場得以正常經營的關鍵便是對奶牛日糧的合理配比。在專業奶牛日糧配比軟件的幫助下實現對配方的合理設計,并且對該配方的有效性進行科學的評估,以此便能夠實現奶牛的高產高效,實現精細化奶牛飼養技術的發展,將奶牛的生產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促進飼料轉化率的顯著提高,在此基礎上實現飼料廠和養殖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顯著提高。目前,美國CPM-Dairy 奶牛配方軟件是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的。
2.3 牧場數據化管理軟件的應用
通過對高效計算機管理軟件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準確、更加及時的將規模牧場的個體奶牛信息收集起來,隨之進行必要的加工、保存以及分析,在此基礎上確保標準化生產數據的實現以及完成必要的統計分析,以此提供一定的數據來改良奶牛的遺產,針對奶牛個體化的需求也能夠準確的預測出來,從而能夠利用較為科學和先進的管理方法和養殖技術來對牧場進行正規化、數字化以及科學化的管理。現階段,在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為廣泛、最有效的管理軟件便是Dairy Comp 305。
2.4 開發與應用物聯網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漸成熟,在無線場景中物聯網逐漸作為一種新的模式實現了高速發展,基于其自身所具備的優勢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潛在用戶的行為,如傳遞的可靠性、處理的智能化以及感知的全面性等。基于此,我國把物聯網技術在眾多領域中進行示范應用,如節能環保、工業、農業以及交通能源等。
3 結語
到目前為止,奶牛養殖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也逐漸涌現出來,類似于不安全的數字網絡、滯后的奶業信息化標準、以及稀少的信息化人才等,因此在奶牛養殖業中如何融合信息化技術并將其本身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已經逐漸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對信息化技術在在奶牛養殖業中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在此基礎上重點介紹了信息化技術的具體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艷,寧素恒,趙國麗,等.奶牛養殖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中國乳業,2016(3).
[2]趙兵兵.奶牛養殖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分析[J].甘肅畜牧獸醫,2016(23).
[3]侯振平,劉景喜,潘振亮,等.信息化技術在奶牛養殖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奶業協會.第二屆中國奶業大會論文集(上冊)[C].中國奶業協會,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