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妍
摘要:幼兒音樂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不但能夠培養幼兒的音樂的欣賞能力,也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幼兒通過多媒體技術對音樂特色有新的理解,從而能體現出音樂學習的多樣性,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活躍課堂學習氣氛。本文先闡述當前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面臨的困境,并對問題做逐一分析,然后根據問題給出具體建議,以期提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要點,強化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最終讓幼兒能真正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所在。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學;多媒體;技術應用
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讓教學的內容得以深化,借助于多媒體資源重新組合現有資源。不但能讓多媒體更好的應用到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也能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豐富自己的教學能力,最終通過多媒體思想幼兒和幼兒教師之間的互動,使用動態化的圖片和視頻也吸引幼兒學習注意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兒的興趣能被更好的激發出來,從而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
一、幼兒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必要性
(一)抓住幼兒興趣 提升幼兒創造能力
幼兒自身的特點是注意力不夠集中,意志力不夠堅定。以上狀況,導致幼兒在知識學習中經常出現不穩定情況,也極易被課外內容所吸引,弱化課堂注意力,引發課堂教學效率偏低的現狀。加之,傳統音樂教學中多由教師演唱,幼兒模仿,通常幼兒教師習慣一句一句的教學生演唱,雖然幼兒在教師的督促下能進行獨立演唱,但應注意一點這種教學方式有種“填鴨式”教學嫌疑,幼兒只能機械式的學會哼唱,導致教學形式單一,過程死板,不利于幼兒對歌曲的理解。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幼兒教學活動中,能為幼兒提供更為豐富的素材,并能以動畫的方式向幼兒展示直觀的音樂形式,同時抓住幼兒的心理變化狀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多媒體教學模式能讓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不斷的思考,傳統教學中幼兒教師認為幼兒年齡尚小,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其實不然。根據研究表明幼兒在3歲左右就已經有判斷能力,最簡單案例是很多幼兒出門之前會自己選擇喜歡的衣服穿,其實這就說明幼兒已經形成初步的審美,他們的判斷力也在此階段產生,因而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能為幼兒提供更多思考的機會,多媒體的聲音、視頻和圖片能激發幼兒的思維,也能讓幼兒的創造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對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意義非凡。
(二)教學連貫性好 幼兒易于掌握
幼兒音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關鍵是通過多媒體能提升幼兒的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和參與意識,讓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多媒體平臺設置中,融入諸多色彩鮮明,可愛的圖片,以期提升幼兒的音樂學習欲望,借此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特別是新知識探索中,多媒體教學設備選擇的思維模式極易激發幼兒潛在音樂學習技能,能滿足幼兒智力開發的要求。
(三)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和審美情趣
音樂是一門藝術,眾所周知藝術活動的開展要以審美能力為前提,同時以幼兒的興趣為動力。我國幼兒音樂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是以審美為重,興趣為先。現代化的幼兒教育活動,不僅要讓幼兒的智力、德育有所發展,更要讓幼兒的審美理念得到提升。多媒體技術的引入能為幼兒創設更多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能讓幼兒從聽覺、視覺等不同的角度體會音樂的美,感受音樂的韻律,最終達到以美喚美的境界。多媒體技術引入到幼兒音樂課堂,主要是為幼兒創設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當幼兒融入其中后,就能深刻的感受到音樂之美,有的幼兒甚至會聽到音樂時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結合自己身體的韻律和音樂的韻律,編撰出舞蹈動作,陶醉其中。由此可見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幼兒音樂教學中能提升幼兒自我審美能力。
二、幼兒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問題
第一,幼兒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時候,雖然沒有要求幼兒教師為幼兒制作課件,但也要搜尋簡單的圖片和語言進行連接,部分教師為吸引幼兒注意力,將課件的圖片設計過于有趣,導致幼兒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課件上的圖片,反而忽略幼兒教師想要傳達的內容,導致幼兒沒有注意教師給他們播放的欣賞曲目。第二,部分幼兒教師也是初期接觸多媒體設備,對各項功能掌握不熟練,所以使用起來還不能真正的做到“得心應手”,尤其部分年齡較大的幼兒教師,接受這種新的設備學習效率較慢,所以很多時候多媒體設備還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在幼兒音樂課堂上,導致幼兒音樂教學的效率提升被阻礙。
三、多媒體技術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使用,先要考慮幼兒對音樂知識的掌握能力,并根據選擇的內容與方式對應教學方法,讓幼兒對音樂有充分的認知,愿意學習音樂,喜歡學習音樂,保障幼兒音樂課程教學的高效,使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效率達到最大。其中不能否認的是一點,即多媒體技術運用中應充分體現出技術的多樣化和多層化。發展中更要探尋如何推行多媒體技術的多樣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能減少不合理的多媒體技術應用,讓幼兒在科學合理的多媒體應用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并為解決實際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
(一)從幼兒自身出發 選材積極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多樣性的發展,應從幼兒園的具體教學過程出發,多媒體已然成為教學的工具和方法,這也是現代社會環境中教學改革的必要突破口之一。由于多媒體作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可以在幼兒教學活動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也能成為幼兒音樂教學預期目標實現的必要性工具。首先,多媒體教學活動的開設前提是要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選材需要健康和有利于教學,更多體現幼兒音樂教學的正面內容。其次,重視課程內容建設,要求更具趣味性,從而博得幼兒的眼球,引導幼兒積極的參與音樂課程學習。最后,課程內容建設不應脫離課本天馬行空,可以有新的內容添加,但添加的內容需要符合幼兒的心理認知狀況,選擇中要以幼兒音樂知識為藍本,并選擇幼兒較為熟悉的題材,目的是滿足幼兒對知識學習的渴求。endprint
(二)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 通過形象化提升幼兒參與意識
現代化教學中教育的關鍵需要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多媒體教學方式在幼兒音樂教學中代表著創新。多媒體作為信息技術的主要媒介之一,可以在融入中不斷的創新,從而讓音樂課程教學變得更加靈動,將靜態化的書本內容變成動態化的圖片、視頻和聲音,從而使教學活動更加靈活,教學內容更具豐富。
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活躍現有氣氛,也要根據幼兒音樂課程的具體需求把握音樂知識內容,讓幼兒能理解音樂知識的傳遞要求,同時對音樂有新的認知。其實幼兒的思維比較簡單,教學中越是直觀的呈現越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也能將所傳遞的信息刻在大腦中。為讓幼兒在大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多媒體教學中適度的引入圖片和視頻,能讓信息技術的作用更加突出,最終將原有的靜態圖片轉為動態圖片,讓幼兒自我參與意識得到增強,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有所提升,幼兒能將抽象的事物轉化為實際的事物,有助于幼兒的思維轉化。
(三)層次教學延伸 塑造幼兒主體教學模式
幼兒音樂教學主要是幼兒在幼兒教師的指引下能完成全過程的音樂學習,幼兒能在此期間參與到音樂學習的全程。但幼兒學習音樂時會受到自身的特點影響,在幼兒理解能力偏低的情況下,能塑造幼兒的抽象思維模式,并逐步轉化幼兒的能力。這就直接表明音樂教學模式應以培養幼兒思想教育發展為前提,并輔以開拓幼兒的思維模式和創新發展意識,這將有助于幼兒的綜合素養前行。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讓幼兒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快速深化。但幼兒大腦活躍度加大以后,就能把握和延伸現有的音樂知識。使用多媒體技術在幼兒音樂教學中關鍵是彌補傳統教學中的諸多缺陷,并能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開發出不同的智力水平因素,便于幼兒能快速的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識,延伸層次教學,從而塑造主體性教學模式。
三、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一)歌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幼兒音樂教學中如何讓教學的內容更為直觀和形象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關鍵性要素,其中如何提升歌曲的教學效率是最為重要的。由于幼兒的理解能力和相關能力偏低,幼兒教師能為幼兒通過語言傳授的知識較少,更多是通過播放影音資料讓幼兒學習音樂。也就是說音像資料越直觀,幼兒能學習到的東西也就越多。幼兒學習歌曲,多是幼兒教師通過傳統的音頻播放器帶領幼兒演唱,或者幼兒教師利用鋼琴給幼兒找旋律,讓幼兒根據旋律演唱歌曲,但若幼兒某些內容不能熟練掌握后,幼兒教師就需要一次次的充分演示,這會導致幼兒教師極度疲憊,加之幼兒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有限,很多內容多次演示幼兒也未必能精準記憶。繼續使用此方法不但會浪費課堂現有資源,還容易耽誤教學時間,但若使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克服這一問題。原因是計算機操作輕松,能迅速的找到相關內容,根據要求做演示性音頻講解。專業化的音頻資料還很專業,能分段或者將重點內容播放出來,幼兒教師借助于計算機軟件將相關的音頻資料剪輯,給幼兒呈現出直觀的形象。如幼兒教師教幼兒演唱《兩個老虎》這首歌曲時,如果幼兒教師單純的教授旋律幼兒會感覺很厭煩,特別是對于部分樂感不是很強烈的幼兒,他們甚至會討厭學習歌曲,但使用多媒體能在屏幕上呈現出動畫,幼兒教師利用兩只憨態可掬的小老虎追逐打鬧的畫面,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能調動幼兒對歌曲的學習興致,同時幼兒教師也能通過直觀的展示讓幼兒看到老虎追逐打鬧的場景,對幼兒感悟歌曲有著積極影響。
另外幼兒學習中會有部分抒情的歌曲,比如《母親》等歌曲,但是幼兒的生活閱歷比較淺,情感不夠豐富,很多歌曲的內在情感不能把握,幼兒教師若選用語言講解幼兒聽的也是“似是而非”,但若幼兒教師能將相關的情感做成動畫,直觀的展示給幼兒,并結合幼兒日常生活感悟,調動幼兒的情感,使幼兒能切實的有情感融入其中。其實很多幼兒教師教學中存有誤區,認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很多情感不能直接表達出來,所以教師也疏于將情感方面的因素直接傳遞給幼兒。
該事件若詳細說明,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外國小孩母親在生下他幾個月之后去世,孩子一直由姨媽撫養,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姨媽無意中哼唱了一首她母親生前經常為他哼唱的歌曲,孩子此刻淚如泉涌。由此可見幼兒對音樂中的情感有著較深刻體會,但是由于幼兒的語音表達能力不足,很難將情感表達出來。所以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激發幼兒對歌曲的內在情感,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使幼兒通過音樂感知世界。
(二)利用多媒體動態欣賞樂曲
幼兒音樂教學中,強化幼兒的想象能力培養。由于知識學習有限度,但孩子的想象能力擴展卻沒有限度。幼兒正在處于好奇心強的年齡階段,且想象的源頭恰恰是好奇,通過激發幼兒想象能調動幼兒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幼兒的想象能力十分重要,不但有助于幼兒的個性和智慧的發展,同時也能激發幼兒的創新發展能力。多媒體教學中,為培養幼兒的心態,要求幼兒在欣賞音樂時閉上雙眼,盡量沉浸在音樂的環境中,很多幼兒較難完成這個任務,這是受到幼兒好動的性格特點決定的,但教師要重視培養幼兒的這種心態。借助于多媒體,教師讓幼兒感受音樂之美,并給幼兒講述音樂背后的故事,選擇的題材也應該是幼兒比較喜歡和熟悉的音樂。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獅子王》里面的歌曲就很有代表性,整體的舞臺劇風格也符合幼兒的趣味需求,舞臺劇表演中穿插歌曲,將整個表演帶入高潮,并能根據故事的變化調整歌曲的曲調。幼兒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給幼兒播放相關的視頻或者音頻資料,幼兒在興趣的驅動下會下意識的認真觀看視頻,體會其中的歌曲。幼兒教師可以在視頻播放結束后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總結背景故事,雖然小組討論的形式在幼兒園使用有點為時過早,但卻不妨礙對幼兒能力的培養。幼兒通過討論能基本了解《獅子王》的故事梗概,并由每個小組派出代表講解故事內容,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模仿其中的音樂場景,有意識的學習簡單的歌曲,幼兒在情境創設中對歌曲學習的興趣已經高漲,教師再配合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背景圖片,讓幼兒有深入森林的感受,最終將歌曲的欣賞和學習變成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