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強大的人格魅力能夠為教師創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是吸引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美術教師在學識、個性、品德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決定著他人格魅力的高低。作為美術教師,應該有寬廣的胸襟,要包容和理解學生,特別是對處于性格叛逆期初中生,教師不僅要做學生的人生導師,還要學會和學生交朋友,與學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真誠來換取學生的真誠,用自己的魅力來感染學生。同時教師在面對挫折時要時刻保持不氣餒的狀態,用自身的勤勞和勤奮帶動學生,樹立人格榜樣。
一、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要鮮活
就教育教學而言,許多時候,我們的教育觀念在指導著教學的行為習慣,教學行為反過來印證著教育觀念。所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理解現代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多考慮學生的需要,靈活地設置一些教學目標,多給學生創造一些機會,使他們在鮮活的教學活動中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與技能。
(一)多給學生一些提升學習興趣的機會
學習興趣是持久學習的基礎。初中美術學習需要保持一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立場出發,與生活實際、自身經驗、科技發展相結合,設置趣味性課程主題及其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參與欲。另外,教師要因地制宜開發課程資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靜物等實物,實現趣味性教學。
(二)多給學生一些欣賞感悟評述的機會
書籍、網絡、美術館、社區等資源也是我們初中美術學習的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最直觀地去了解民間藝術以及美術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果通過角色扮演、創意臨摹等方式學習美術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悟能力,還能在觀察、體驗、鑒別中開展探究、討論和交流,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判斷能力。
(三)多給學生一些探究技能創新的機會
美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不僅能使初中生思維超越定勢的羈絆,還能呈現靈活、主動、發散的狀態,刺激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初中生喜歡走進自然,觀察蘊含審美法則的物象并展開豐富聯想,這樣容易催生各種奇思妙想。所以我們需要開展創造性的活動,讓他們的觀察、想象、創新和表達能力得到培養與發展,最終促進其心理成長、美感成長和創造性成長。
二、核心知識與價值取向要準確
時代的發展告訴我們,每個時代都有核心價值觀,全民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具象的核心知識與準確的價值取向去填充。初中生與小學生不一樣,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個時期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們的核心知識與價值取向一定要足夠準確,要符合社會的主流認知,傳播正能量。
(一)以發展審美判斷能力和評述能力為目標
中外美術史上有許多杰出的美術家,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關注他們的思想、情感與藝術創新之舉和藝術開拓精神,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去欣賞、認識、分析、解讀經典。這對初中學生學習美術有很大的好處,無論是從作品的表現語言,還是藝術家的感知角度、美術史的認知角度、藝術流派的演變以及美術文化現象等方面,都可以讓學生在初中美術學習中提升審美判斷能力和評述能力。
(二)以掌握造型表現能力和美術體驗為目標
在初中美術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培養還是造型表現能力,我們通過美術活動、繪畫示范等教學手段,能夠迅速讓學生掌握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等最基本的造型表現方法。初中生在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與實驗中,很容易產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在關注學生美術作業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習過程,使他們的藝術感知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提升綜合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標
美術與生活密切相連,了解并掌握美術創意設計的基礎知識和設計原理顯得尤其重要。比如,在學習美術繪制草圖時,不僅強調學生的動手參與和體驗,還促進了獨立思考、探究精神的培育,至于制作中根據設計意圖去選擇媒材,選擇合理的工具和制作方法及對各種材料的感受,則進一步提升了初中學生學習美術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最大限度的運用多種教育手段
與城市學校相比,學校教學設施落后,而最大程度的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往往會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意想不到效果。采用聲音、圖像和音樂等生動素材進行展示和教學演練可以直觀的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學生的對作品的感性認識。在大量的不斷的藝術熏陶中,學生能不斷加深藝術感知能力。利用空閑時間,教師可以就地取材,帶著學生到野外寫生,大自然的各種花草樹木,山墻刻壁都是極好的寫生素材,通過自然環境中各種美好事物的熏陶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氣質。通過現代化的設備教學與野外寫生的靈活結合,可以全方位的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美術感知能力,提升學生自身的藝術素養。因為教學條件的限制和教師水平的差異,使的美術教育參差不齊。美術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充實,提升人格魅力,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