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芬+王賢秀+馮燕
摘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農作物的病蟲害,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的實現,為綠色食品生產提供了前提條件。本文針對桃樹病蟲害提出有效的的綠色防控措施,為桃樹的種植提供了技術支持。
關鍵詞:德江縣;桃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96
農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預防農作物的病蟲害,并且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實現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在桃樹生長的不同階段,采用針對性的病蟲害防控措施。根據病蟲害的發生特點,結合農業和生物防控與理化誘控,有效地防控桃樹病蟲害的發生。保障桃樹的產量和果實品質,實現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 剪身栽培
通過簡化修剪桃樹的枝干,為桃樹提供了空氣、陽光充足的生長空間。簡化修剪、合理分布桃樹的主、干枝,為桃樹的生長提供了通風、透光的環境,有效地減輕了桃樹的病蟲害,延長了桃樹的壽命,提高了桃子的產量和質量。桃樹整形修剪主要在夏季,冬季也需要對桃樹的枝干進行適當的修剪。在簡化修剪的過程中,采用甩放、疏剪為主的長梢修剪等技術,既達到了簡化修剪的目的,又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桃樹產量的提高,達到了桃樹種植優質高效的目的。
在桃樹生長的過程中,合理施肥有利于防控病蟲害的發生。根據桃樹的生長特點,合理地控制肥料使用。在桃樹的生長期間,使用氮、磷、鉀、微量元素等合理配比的肥料,實現有機、無機的結合。采用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重視生物有機肥在桃樹種植中的使用,以促進果實產量、質量的提高。
桃樹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優化桃樹的花果,把疏蕾、疏果和果實套袋等技術措施相結合,提高桃樹的產量,保證花果的質量,提高桃樹種植的品質。
在種植桃樹的過程中,需要對桃樹的生長環境進行及時清潔,以保證桃樹的健康生長。冬季,徹底整理果園,利用桃樹的枝葉為桃樹集中積肥,并把爛果集中深埋,把修剪下來的枯損枝條運出果園,為桃樹提供有利的生長環境。在冬、春兩季,需要刮除桃樹枝干的老皮,再為主干刷白,有效地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2 物理化學誘控
在種植桃樹的過程中,需要利用物理化學誘控手段防治桃樹的病蟲害。物理化學誘控主要針對桃樹種植中的蚜蟲和粉虱蟲害。黃板誘控害蟲,主要是利用了蚜蟲、粉虱等害蟲的趨黃性。通過黃板吸引蚜蟲、粉虱等害蟲成蟲,并把害蟲粘在黃板上,以此來防治害蟲。具體操作可采用黃板懸掛的方式,把黃板懸掛、固定于枝條上,板面朝向陽光。每2周涂1次粘性液體,以保持黃板的粘著性,提高捕獲害蟲的有效性。黃板可重復使用,只需定期清洗黃板,去除捕獲的害蟲即可。
在種植桃樹的過程中,可利用殺蟲燈減少金龜子、卷葉蛾等病蟲害。每隔一段距離,懸掛1臺頻振式殺蟲燈。采用三角架固定殺蟲燈,并且殺蟲燈懸掛的高度取決于果樹的高度。在20:00—次日06:00,使用殺蟲燈,以保證殺蟲的效果。
在種植桃樹的過程中,利用性誘劑可有效地防治桃樹的病蟲害。性誘劑可用于誘殺食心蟲、卷葉蛾等害蟲。4月上旬—9月上旬,可利用食心蟲、卷葉蛾等性信息素防治病蟲害。利用性信息素阻礙了害蟲的落卵,有效地減少了害蟲的種群數量。
3 科學用藥技術
桃樹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措施,可以通過科學用藥加以實現。桃樹病蟲害的防治主要針對流膠病、炭疽病、黑星病以及蚜蟲類、天牛等。科學用藥在防治桃樹病蟲害,保證了桃樹的健康生長以及果實的品質。在化學防治中,需要果農選用安全的藥劑。采用化學防治,需要結合當地種植的氣候環境,按照標準配比藥劑,確定防治時間,科學用藥。把綠色防控病蟲害的措施貫穿于桃樹整個生長時期,包括采收后、花露紅、套袋前、套袋后等階段。藥劑需要選用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以盡可能地減少對桃樹的傷害。選用高效、低毒的農藥,減少植株上的農藥殘留,保證桃樹以及果實的綠色健康。通過不同藥劑的輪換使用,以防病蟲害產生抗藥性,提高病蟲害防控效果。采用科學用藥技術,增加藥效。選用不同的用藥配比,會對病蟲害的防控有著不同的影響。選取不同水源的水配制藥劑時,必須適量加入輔助物質,以提高防控病蟲害的效果。在種植桃樹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農藥的間隔期實現科學用藥,以保證對桃樹病蟲害的綠色防控。
4 結語
采用綠色防控措施盡量減少農作物的病蟲害,可以有效提高我國農業產量。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的實現,為人們提供了日常所需的綠色食品。利用剪身栽培、物理化學誘控以及科學用藥技術等手段,實現桃樹種植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根據桃樹病蟲害的特點,把農業、生物防控技術與理化誘控相結合,有效地減少桃樹病蟲害的發生。綠色防控措施的使用,既保障了桃樹果實的品質,也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