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然
感言篇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與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需要教師打破老舊的思維方式,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思路,改進教學方法,以人為本,發展出適合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
生本教育的改革正是這樣一個過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應致力于人與教育的共同發展。生本教育希望真正把學生視作教育的主體。在生本教學的課堂上,我們見到的不再是常規化的教學模式。我們不但把學習還給學生,更要把核心性的學習還給學生。正是依據對人的學習的考察,我們把整個教育教學改革都寄望于尋找到核心性的學習的所在,并實施之。
方法篇
沒有“前置性作業”,就不是生本課堂。
前置性學習,又稱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業,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它指的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
關于前置性作業的幾個問題
1.前置性學習不等于課前預習,它在傳統的預習的基礎上,拓展了內容,更具科學性和趣味性,屬于備學的一部分。2.前置性作業是生本課堂的重要表現形式,但不是“生本課堂”的唯一表現形式。有了前置性作業的課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課堂”。不應過分夸大前置性作業的功能。3.前置性學習的內容不一定要安排在課前,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安排在課前或課中進行。4.前置學習目標的確定應該具體,針對年級的不同有所選擇。5.前置性學習內容不要過多或者是過于具體,應該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還不能給學生太多需要動筆去完成的內容。6.前置性作業不應該成為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借口。前置性作業是將學生的學習前置,在學生學習的基礎上確定課堂的教學活動。
前置性作業應包括以下基本原則:
1.低入原則。“低入”是生本教育的另一個理念。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切進重點、降低起點迎學生;深入淺出、設置情境引學生;長期規劃、精心設計練學生;發展能力送學生”。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布置層次分明(指學生個體層次、知識層次)、結構合理(指題型)、題量適中(指大、小題目數) 的同步作業。2.指導性原則。前置作業的布置必須是下一個課時內容的導航針。必須在作業中體現下一節課老師上課的大概思路。3.個人作業與小組合作作業相結合原則。小組合作學習是生本教育的另一個亮點。小組的合作之前必須提供個人的獨立思考的時間,或先分工再合作。4.趣味性原則。頗有興趣的作業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完成。5.開放性原則。部分作業可以體現開放性,增加學生思考問題的多面性,讓學生“各有說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6.監督原則。保證作業的完成質量。作業提供的信息,對教師和學生都是很有用的,必須督促學生高效、按時完成作業。7.激勵評價原則。老師在布置完作業后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在課堂上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呈現作業成果,這樣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致才能得以保持,學生才樂于去做。
怎樣設計和布置前置性作業
總體要求:內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樣的,操作是簡便的,評價是及時的。
1.思考三個問題:怎樣布置前置性作業?前置性作業對新知識的學習是否有用?如何幫助學生利用前置性作業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2.注意四個細節:(1)任務細化;(2)要求明確;(3)給學生較充足的時間;(4)收繳、評價及時。3.緊扣五個要點:緊貼話題或學習課文的內容;形式,方式多樣化;可操作性強;要求要明確詳盡;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4.體現一個根本——有效性:什么樣的前置性作業是有效的?(1)能夠為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2)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內容,便于從整體上把握新知識,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內容,拓展視野,增長知識;(4)能夠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讓課堂內容更豐富,課內的學習更具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具寬泛;(5)能夠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
成果篇
1.學生建立自信。生本教育的開展,使得課堂活了,積極主動性高了,潛能挖掘了,學生學習的內因強化了;學生變得“想學”,“樂學”,“會學”“能學”,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合作交流意識增強。小組交流討論合作是生本教育中最重要的,它的價值在于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學生更符合社會的需求,有益于學生的終生發展。
3.學生變得自立,敢于創新。“先學后教”“先做后學”“無為而為”作為生本教育的教學原則,其“先學”“先做”不限于學生對課文的預習,不限于學生閱讀教材中求學的篇章,更不限于找出并熟悉未學課文中的生字、生詞,而是以未學課文為核心、為基點,采取“以讀引讀”的方式來擴展學生的經驗。
4.學生更加自律。生本,培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和自律能力。這為他們以后成為管理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5.教師理念轉變,學生更加幸福。教師不再拘泥于為考試和分數而教學,教師教學的終點是點燃學生的智慧、學生的學習欲望和進取心,使每個學生每天都燃燒起來。鼓勵學生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評價,讓課堂呈現出激情與活力,真正激揚生命。
對于生本教育,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教訓和由此引起的反思。開展生本教育,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