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芳
幼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進行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游戲為主要學習方式,游戲活動的創設,必須創設最佳教育教學情境,引導幼兒學習。
最佳教育教學情境,是指教師根據學科內容為幼兒創設一個為幼兒喜歡,師幼關系融洽,教學氣氛和諧,幼兒積極參與,思維活躍,師和幼兒共同體會教學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幼兒的想像和情感的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千方百計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以期取得最佳教學效果。例如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增加情趣,教師往往創設一些情境,并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注重角色趣味性,游戲性。就以小班語言活動“小兔乖乖”為例,談談在語言活動中游戲情景創設的實踐與思考。
小班語言“小兔乖乖”主要內容是幫助孩子在游戲中理解并正確使用方位詞:上、下、里、外等。活動作了精心準備,創設了“兔子新家”的場景:有小床、小桌、小椅等,更吸引孩子的是一間塑料做的小房子,孩子們仿佛真的置身于兔子新家。活動最后一個環節是游戲“小兔乖乖”,創設了“兔媽媽不在家,大灰狼來了,小兔子想辦法躲起來。”這樣的情節。
游戲情景一:
游戲開始,“兔媽媽”出門了,留下孩子們在家里玩,當恐怖低沉的音樂響起,小兔子們趕快找地方躲藏,他們的首選是那間小房子,都想躲進去,你推我擠,險情出現,由于房子小,“小兔子”被擠到在地,小房子快被擠翻,配班老師介入,化險為夷,指導一部分孩子藏到小床小桌等底下,還有兩只“小兔子”沒找到更好的躲藏之處,就蹲在小床旁邊。老師扮演的“大灰狼”進來了:穿著黑色的長風衣,黑色的長靴子,黑色的風衣帽子戴在頭上,臉上遮蓋著恐怖的大灰狼面具。渾身黑糊糊的“大灰狼”隨著音樂,張牙舞爪,氣勢洶洶,聽課的老師被“大灰狼”逼真的表演逗笑了,而“小兔子”們卻完全進入角色,信以為真,嚇得一動不動,不敢出聲。“大灰狼”轉了一圈,沒發現一只在動的“小兔子”,可能是事先活動安排,“大灰狼”還是去抓了蹲在小床邊的那兩只“小兔子”,被抓的“小兔子”嚇得哇哇大叫,“兔媽媽”及時出現趕跑了“大灰狼”。
“兔媽媽”問“小兔子”:“大灰狼來了,你們都躲在哪里呀?”“小兔子”還沉浸在剛才的游戲情景中,只有個別孩子在回答說躲在小房子里,或是床下面,“兔媽媽”又問:“這兩只小兔子為什么被大灰狼發現?”孩子說是蹲在小床旁邊沒躲藏好。“媽媽”總結:“原來是沒躲藏到隱蔽的地方才被大灰狼發現的。”接著“媽媽”說:“媽媽又要出門了,你們自己在家里玩,要當心大灰狼。”
游戲情景二:
“媽媽”又走了,恐怖的音樂還沒放出來,“小兔子”急忙找地方躲藏,這回他們都尋找能鉆進去隱蔽的地方躲起來,有個小女孩,一時找不到能鉆進去的地方,站在活動室中間沒了辦法,當低沉的音樂響起,她又急又嚇,最后大聲哭了起來,這一哭,躲藏在小椅子背后的兩只“小兔子”也跟著哭了,而守侯在活動室門后的“大灰狼”在準備出來了,整個活動氣氛頓時緊張,如果“大灰狼”真的來,不知道活動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最終“大灰狼”沒出來,“兔媽媽”進來,招集“小兔子”,夸獎“小兔子”躲得好,安慰被嚇哭的“小兔子”,最后簡單小結,活動結束。
這次活動主要采用了情景式語言教學方式。一般情境中的信息越豐富,就越能刺激幼兒,也就能更多地提供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時機,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小班幼兒注意力易受周圍環境因素干擾,詞匯貧乏,口語特點是以短語、情景性語言為主。活動從小班孩子語言特點出發,創設了孩子熟悉的故事“小兔乖乖”這一情境性環境。幼兒在活動中有話可說,有物可言,有問題可想,很好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情境式語言教學活動的成敗取決于情境的創設,在這次活動中,我發現,并不是創設越逼真、越豐富、越生動的情境就能成功,有時,生動的情境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逼真的表演讓孩子信以為真,使孩子專注于游戲而忘卻了學習語言。
例如這次情境創設中的“小房子”的出現,“大灰狼”的表演。由于“小房子”是孩子不熟悉的,突然出現在活動室里,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玩具“房子”上,心里就想著“小房子”里是什么,想進去探個究竟。所以在活動中讓孩子去參觀、整理家到最后游戲的躲藏,都出現了“小房子”擁擠現象,老師不得不化時間和精力去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在活動前讓孩子就去熟悉和玩“小房子”,過了新鮮隱,就不會出現一邊到的現象。如果沒時間讓孩子熟悉“小房子”,就可以考慮不要出現在活動中,不妨用孩子平時玩過的熟悉的玩具代替。另一個方面,活動中“大灰狼”的出現,“大灰狼”扮演得動作夸張,猙獰恐怖,太逼真了,而且在第一次又去抓住了兩只不在動的“小兔子”,更使孩子進一步沉迷在游戲情節中。所以當游戲第二次開始,孩子們完全進入角色,忘記了這是游戲,以為自己就是“小兔子”,“大灰狼”也是真的,據說那個嚇哭的孩子就是表演“大灰狼”老師的孩子,孩子連自己的媽媽都沒認出來,可見表演是怎樣的逼真了,這樣的游戲完全成了表演,注重了動作和情感,偏離了活動的主要目的語言的交流。
在進行情境性語言創設活動中,要在這兩方面注意:一是情境的創設要適宜孩子的需求。走出越逼真、越豐富、越生動的情境就能成功這樣的誤區,情境的創設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孩子的需求及時調整。“小兔乖乖”中的“大灰狼”可以不去抓住“小兔子”,“大灰狼”也沒必要渾身上下包得黑糊糊不見手腳,打扮得那么恐怖,“大灰狼”的出現是增加游戲的趣味和完整性,游戲的目的是讓孩子說說自己躲藏在什么地方,所以游戲的某些特定的角色要有一個適宜的尺度,有時候點到為止是最合適的。二是情境的創設要有助于解決語言教學的難點。情境式的語言教學活動,情境的創設是手段,孩子的語言發展是目標,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語言教學的重點、難點,創設情境幫助孩子愉快學習。試想,孩子被“大灰狼”嚇的哇哇大哭,情緒處于恐懼、害怕和激動中,這樣的氛圍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只有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孩子才愿意自覺主動,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活動的結果,達到發展語言的目的。
總之,創設教育教學情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幼兒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多通道參與、感知、理解。多關注已有的經驗,把握契機,深入淺出引導,巧妙有效地回應,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情境教學教育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