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林
摘要:本文探索了林業人發揮艱苦樸素、默默奉獻精神的現實意義和方法途徑,為林業人在新時期繼續貢獻自己的潛能提供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林業人;艱苦樸素;默默奉獻
艱苦樸素和默默奉獻是我所提煉和總結的林業精神。人們在提到林業的時候大多將艱苦的環境與之聯系在一起。林業研究學者和林業工人的工作條件十分艱苦,大多在偏僻的山區和荊棘的草叢中進行作業,常年和外界失去聯系的工作環境給林業人的工作意志帶來極大的考驗。可以說,越是艱難的環境越能夠給林業人的意志和品質帶來磨礪。事實上,我所接觸的林業人大多都思想單純、沒有雜念、能夠心甘情感吃苦、沒有任何雜念。從林業人的身上,雖然看不到什么時髦的思想和穿著,但是卻能看到充滿干勁和精神和內心。
很多林業人的子阿女最終選擇子承父業,繼承父輩的精神和意志,一代又一代地為林業的發展奉獻自己的身心。那些最新進入林業工作的林業人,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常態就是和大山、樹木打交道。林業人的心中有夢想,他們都將為社會創造財富視為己任,竭盡全力地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木材和林副產品。近年來,林業的發展成為支撐和滿足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的重要基礎,是我們祖國天然的吸塵器、防疫員、氧氣制造機,林業人看到青山綠水和環境得到改善,都會從內心深處感到開心,風調雨順自然國泰民安,生態平衡自然社會穩定。
(一)“艱苦樸素,默默奉獻”的林業精神的現實意義
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追求。種子追求發芽,幼苗渴望長大,花兒期待綻放,而樹木的夢想是成才。新時期,我們祖國偉大的夢想是復興,追求棟梁之才是國家古往今來持之以恒的追求,大夫渴求杏林譽滿,教師渴望桃李天下,生活在塵世中的人們也對房前花香、屋后樹木的美好生活有著熱忱的渴望。十八大之后,我國政府確定了五位一體的、包括生態文明體系在內的總體戰略部署。綠色夢不僅僅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必然需求,還是中國最為東方古國一直以來最美好的需求。從我國的古代神話來看,盤古開天辟地后將自己的身軀手足變成了高山大地,將自己的汗毛皮膚變成樹木草地,為后代咨詢綠色健康的生活創造美好的條件。可以說綠色自然的夢想根植于古代中國人的思想之中。研究史料之后我們能夠發現古代中國人一直都有愛護樹木、種植樹木的相關,《詩經》之中就有68篇描述森林的詩篇,人們通過森林給予感情、通過森林后代其實,森林風文化現象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秦始皇將松樹封為五大夫,甚至在焚書坑儒的時候允許有關種樹的書不被燒掉。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忠州擔任刺史的時候曾經帶頭在城內外種植花果樹木,更是寫下了“樓上明年新太守,不妨還是愛花人”的稅局。近代愛國將領馮玉祥推出了馬啃一樹,杖責二十,補栽十株的懲罰約定,馮玉祥將軍更是獲得了“植樹將軍”的美譽。樹木承載了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夢想、意志和情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
(二)林業人發揮艱苦樸素、默默奉獻的方法和路徑
林業人應當結合當代中國夢的思想,堅定建設經濟文化生態強市的理想,將林業人的工作和支撐當地多極發展、實現經濟跨越的夢想結合在一起。林業人要繼續發揚艱苦樸素、,默默奉獻的精神,為當地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林業人需要秉承“美麗家園、幸福國家”的夢想,自動自覺地承擔自中國夢的職責和任務,使得林業發展能夠進入到新的篇章。林業人應該認真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秉承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思想內涵,用中國夢來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凝聚共識和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弘揚林業精神,堅持科學發展,將凝聚中國力量具體地應用到林業發展之中,探尋轉變發展方式之路,找到林業跨越發展主線,秉承生態文明和經濟發展并重思想,做到群策群力,將黨的凝聚力和林業人的精神結合在一起,共同面對林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堅持不懈、同甘共苦、群策群力,將思想統一到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中國夢實現上來。林業人是中國夢實現的主要實踐者和推動者,林業園林系統上下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敢于碰硬,勇于干事,善于成事的堅強隊伍。昂揚奮進的良好面貌。廣大黨員干部精神要提振起來,堅定信心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進一步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充分認識廣元精神的深刻內涵和踐行廣元精神的重要意義,形成對善與美的自覺追求、凝聚精神、著眼未來,引領廣元和諧發展,大力弘揚?敢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精神,敢于競爭、勇于實踐、開拓進取,形成廣元林業園林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林農增收的有機統一。
首先,林業人需要繼續秉承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森林在陸地生態系統中占據主要位置,人類從森林之中走出來,最終還是要回到森林的懷抱。經濟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破壞,而森林強大的碳匯功能將對生態環境起到很強的恢復作用。我們要秉承植樹造林是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種植樹木是惠及子孫后代的有益之事的原則,將林業這一平凡而又偉大事業做成長長久久、滴水石穿的業績。
其次,林業人需要繼續弘揚吃苦耐勞、求真務實的工作精神。森林和山區是我們經濟發展的仰仗,各個地區林業都要提出三川增綠、三川增彩的生態文明工程建設計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林業人需要可靠鉆研林業相關技術知識,不斷吸取最新技術和最新理論,將林業建設的重點集中在減輕造林強度、提升種植多元化、提高造林成活率層面上,這樣才能真正地發揮踏實肯干、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我們的山川和生態才能更美好。
再次,林業人要繼續發揮銳意進取、團結奮進的林業工作品質。團結和進取是林業人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品質。如果林業人各自為政、以個人利益為先,那么必然不會取得今天的好成績。新時期,市場經濟得到更加深入的發展,林業人要抵御住物質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誘惑,努力爭先、銳意進取,以堅強的意志團結團隊,最終譜寫出山川錦繡的美好工作局面。
參考文獻:
[1]弘揚務林人精神譜寫林業新篇章. http://zzb.licheng. gov.cn/tabid/341/InfoID/26251/frtid/421/Default.aspx
[2]林業精神——艱苦樸素,默默奉獻. http://www.forestry. gov.cn/portal/main/s/180/content-536178.html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