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對城市化進程與金融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基于河南省2000-2013年度數據的SPSS分析
鄭安怡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目前我國處于推進城市化進程、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大背景下。許多學者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在進行城市化的度量分析。文章在河南省這個人口農業大省范圍內,從金融的角度并運用計量分析軟件spss對河南省城市化與金融的關系做實證分析。
金融水平;城市化
在現有研究中,有海量的理論、文獻都說明了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King&Levine(1993)利用1960-1989年中,80個國家的數據,觀察這些國家生產增長以及資本積累的渠道(同時控制了其他影響長期因素的變量),選取了央行對商業銀行信貸分配比率、私企信貸額度占國民生產總值比率、私企信貸額占全國總信貸額比率和金融中介規模等變量代表了金融發展水平,分析其發展水平能否預測資本積累、資本增長和生產率增長,結論也驗證了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正相關。我國學者談儒勇(1999)利用我國1993年-1998年的每個季度數據驗證了我國金融中介與我國經濟增長的正相關關系,同時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卻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很弱。我國學者周立(2002)細致到我國的各個地區,利用我國地區1978-2000年度金融數據從金融發展角度出發,選取了金融機構存貸數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該比率減去國有金融機構存貸數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來作為度量指標進行回歸分析,驗證了金融與城市化正相關的同時,也得出了初始金融深度對投資、經濟增長有很顯著的影響。
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其城市化水平也會越來越高。Black and Henderson,1999,是城市成長理論的代表人物。在Black and Henderson所代表的成長理論中,選取了美國318個城市的數據,進行理論推導、實證分析,得出兩條結論:一是,城市數量隨經濟發展而增加;二是,城市規模也會因為經濟增長而擴大。SeongHoon Cho、Junjie、William Boggess(2003)利用美國5州數據,多交叉分支選擇模型來評估城市化進程,并融入了土地投資與開發的數據,說明了城市化進程對金融發展的影響。夏小琳、王小魯(1999)也做了關于我國城市化對經濟增長推動作用的研究,并且在其研究中,對未來10年的情況作了預測。自南生也綜合多種研究對我國城市化與經濟增長程度作了預測。胡鞍鋼(2003)也贊同城市化將成為未來我國發展的主要推力。
現如今,社會各個方面都對城市化進程、金融發展對其影響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所以現在的研究者、城市工作者面臨一個緊迫課題就是如何做到更好更快地推進城市化進程。對于城市化進程的課題,許許多多的學者分別從工業化進程、農業人口轉移、第三產業貢獻等等角度來開展研究。但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紐帶——金融,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在各個城市化進程中,僅僅依靠國家財政支持、銀行貸款和土地出讓等渠道獲得資金建設是遠遠不夠的。運用各種金融市場和工具來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以達到促進城市化進程的目的是必須的。文章會從金融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相關角度來做一個初步的分析。
河南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經濟在這幾年間通過鄭州航空港建設也取得了飛速發展。近年來河南省城市化進程也取得了較快發展,城市發展也具有特色。同時,河南省在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中也表現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矛盾、特點。文章通過分析金融發展程度與河南省的城市化進程的相關性,以此來說明金融的發展是否有利于加快城市化進程。
(一) 指標的選取
1.文章選取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來用作衡量該城市城市化水平的指標。
2.為了驗證模型的需要,一個區域的金融發展水平我們選取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額、年貸款發放額等四項金融指標來分別衡量區域內金融總量大小和評價金融結構效益。
(二) 分析工具的選取
本文選取2000—2013年河南省的城市化水平與金融發展水平的14年數據并運用計量模型,分析出金融發展水平或程度與城市化進程二者之間的相關性。文章選擇SPSS作為計量的工具,是因為SPSS軟件可以利用計算機和數理統計理論相結合,更科學量化的解決文章要研究的問題。
(三) 數據的采集和處理
本文從《中國統計年鑒》、《河南統計年鑒》、《中國經濟年鑒》中分別采集了2000年到2013年河南省年底總人口數、城鎮人口數、金融機構年底存款余額、金融機構年底貸款余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以及年度金融增加值作為最初原始數據,對其計算后得出的比率來作為模型數據基礎用于衡量河南省城市化進程與金融業發展水平的相關關系。
(四) 模型的建立

(五) 運用SPSS分析城市化進程與金融發展水平的相關關系
通過對2000-2013年度數據的處理,運用這14年河南省城市化進程與金融發展水平各項指標的SPSS分析后,得到下表:

河南省城市化發展水平與金融發展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結果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 tailed).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概率水平為 0.01)
(六) 結果分析
1.在2000-2013年中,河南省的城市化發展水平與其金融資產總量各個指標的相關性都很高,呈高度相關關系。
2.在2000-2013年中,河南省的城市化發展水平與其金融結構效益指標也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其中與貸款發放額呈現顯著相關關系。
從計量模型的分析中得出,城市化發展與金融發展在理論模型方面表達了十分明顯的相關關系和一定的互動關系,也由此證明了城市化的發展是離不開金融的。金融發展可以通過提高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比例、影響儲蓄率、提升資本配置的效率等等方面促進城市化發展;城市金融體系可以確保其經濟體系中儲蓄、投資等行為的正常運轉,為資金的融通流轉提供了渠道以達到資金在城市中循環的目的。而從另一方面看,城市中金融產品豐富、金融機構的發展以及該城市的金融體系完備和系統化可以降低該城市的交易費用、各種成本并調節投資的有效性等。
金融發展對城市化發展的促進作用和支持主要具體是通過兩個方面起作用的。一方面,一般而言,金融的發展會提高城市的儲蓄量,而較高的儲蓄量是持續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必要條件,從城市化發展水平與儲蓄量耦合角度看,投資是建設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大量的儲蓄可以使得城市獲得大量的投資,因此較多的儲蓄量轉化為投資就成為了城市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另一方面,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比例對城市水平的增長也很重要,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建設投資主體不再是政府一家,需要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就需要較大投資儲蓄比。當然,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有轉化率的問題,所以,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比例即轉化率對城市化水平也是有影響的,這個綜合影響較為復雜。例如,一個地區儲蓄量、儲蓄量轉為投資比例以及快慢都與該地區的債券、股票的期望收益、平均期望利率以及該地區人文風情生活習慣等都有關系,同時這些因素也會互相影響。
對于城市中企業的發展而言,金融的發展必然會為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這樣企業可以及時的更新技術以及管理方式,提高其生產要素的生產效率。對于具體市場而言,金融的有效發展可以降低市場中同質產品的惡性競爭,良好的提高城市的經濟活性并以此市場來引導城市經濟結構不斷變化調整。對于信息化程度而言,金融發展有助于提高城市化進程中的信息化程度,其可以提供海量關于市場供求信息從而使這些信息轉化為市場發展動力。
因為城市化進程與金融發展有著相關性,所以根據這個結果,文章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城市化的一些表現就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提升,所以政府應多鼓勵商業銀行開設多種形式的針對于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貸款項目。
一個地區的基礎建設與公共服務提升之后,可以有良好的“集聚性”,吸引人才、投資、企業等等,也有利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但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單單靠政府投資的資金,發展是有限的,所以政府應多鼓勵商業銀行開設多種形式的針對于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貸款項目。
二是我國金融的發展在各個區域是非常不平衡的,有些中小城市發展落后也跟其金融業滯后有很大關系,所以應該加快中小城市的金融業發展,國家也應對中小城市多多關注予以政策性的支持。我國中小城市的籌資方式一般有國債、財政、銀行貸款等,但城市的發展僅僅只靠政府投資是完全不夠的,所以必須活躍這些城市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以此來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活躍起來,推進城市投資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等,加快推進地區的城市化進程。
[1] 羅靜.城市化發展的四個階段演進模式及其階段特征[J].人文雜志.2002(3)
[2] 河南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3] 洪銀興.城市功能意義的城市化及其產業支持[J].經濟學家.2003(2).
[4] 周立等.城市化發展中投資需求問題探析[J].中國軟科學.2001(2).
[5] 米建國.李建偉.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理論與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2(4).
[6] 張軍.資本形成,工業化與經濟增長:中國轉軌的特征[J].經濟研究.2002(6).
[7] 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8] 賴曉東.東西部收入差距與城市化進程的關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