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 燁
構建MP5管理體系促進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升級
□ 董 燁
構建市場化、專業化、高效能的MP5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需要內外部環境的有力支持。
勞動生產率低、人才競爭力弱、人事勞動分配制度市場化程度低是中國石化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構建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Market),以專業化的崗位、人員能力、績效、薪酬、職業發展(Position、Person、Performance 、Payment、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管理為核心內容,以高效能為主要特征的MP5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既是立足當前支撐轉方式調結構、提質增效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放眼未來實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發展目標的必由之路。
崗位是組織戰略落實到組織結構的最小單元,崗位管理與組織職能的分解、業務流程的運行、員工任職的要求、薪酬水平的高低息息相關,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
總體看,中國石化部分企業的崗位管理科學化水平不高,崗位憑經驗進行管理,崗位設置沒有及時根據工藝、設備、信息化等變化及時調整優化,崗位職責覆蓋面過窄造成部分崗位工作量不飽滿,崗位價值沒有科學評估造成按崗位價值付薪理念落實不到位,因人設崗、職責不清、職責交叉等情況普遍存在,崗位管理提升具有較大潛力。
加強崗位科學化管理,總部層面應從目前的松散型管控向指導型管控轉變,通過學習借鑒國內外企業先進的崗位管理理念和方法,在集團層面逐步實現統一崗位序列框架、統一崗位設置原則和辦法、統一崗位設置程序、統一崗位價值評估辦法,構建符合中國石化實際的“四個統一”崗位管理體系,同時引進或開發一批崗位管理工具,形成崗位管理方法理論,加強對企業崗位管理工作的指導。企業層面應從經驗型傳承型崗位管理向科學型創新型崗位管理轉變,運用科學方法論和管理工具,引入“大崗位”理念,促進人崗匹配,建立崗位價值標準體系,并在薪酬分配中充分體現崗位價值的差異。

天然氣川氣東送管道舉辦業務技能競賽。圖為輸氣工參賽選手現場進行壓力表拆裝操作。 馬利 攝
人是企業價值的直接創造者,能力既是員工創造價值的根本,也是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
目前,中國石化的員工能力管理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存在以職位管理替代能力管理的認識誤區,崗位管理、職位管理、能力管理的關系需進一步厘清;二是能力管理多注重于技能、知識等冰山理論中的淺層次部分,對社會角色、自我概念、特質、動機等深層次部分研究和開發不夠;三是集團公司的能力標準體系缺乏統籌設計,系統性不強、管理分散,人才評價和開發的依據不完備;四是能力作為重要的付薪要素之一,與薪酬制度的銜接不夠緊密,在薪酬分配中體現不充分。
健全能力管理體系,應與崗位管理緊密結合,按照建立標準、準確評價、合理應用、強化開發的思路開展工作。首先,在管理、技術、技能三支隊伍序列基礎上,自上而下進行細分,形成集團公司相對統一的崗位(職位)體系框架、能力標準項目和能力標準編制操作手冊,總部和企業按照管理權限分層分類建立能力標準體系。其次,建立能力評價辦法,依據能力標準對員工能力進行全面評價,建立動態評價機制,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再次,將能力評價結果合理應用于人才激勵和人才開發,薪酬制度要充分體現差異,激勵員工不斷提升能力,人才培養要有針對性地彌補短板,提升員工綜合素質。最后,依據能力標準開發課程資源,分層分類構建人才學習地圖,為組織培訓和員工自主學習提供有效服務,為員工立足崗位、提升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績效管理是促進組織戰略實現的最有效推動機制。經過多年的構建和不斷完善,中國石化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績效管理體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管理理念上,還存在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部門職責的認識誤區,管理人員的績效管理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在指標設置上,指標過多、面面俱到,定性指標多、量化指標少,指標雷同、崗位差異化體現不夠等情況比較普遍;在考核實施上,不同程度存在“走過場”的情況,考核實施與管理制度設計時有脫節;在運行流程上,不同程度存在“重計劃、輕過程,重考核、輕反饋”的問題,弱化了通過過程管理和績效反饋幫助員工認識問題、改善績效的功能。
改進績效管理,各級管理人員要把績效管理作為帶隊伍的重要抓手,切實履行員工績效管理責任主體的職責。要進一步完善績效管理制度,按照類別化、差異化的思路,針對不同業務特點、不同崗位職責設計不同的考核辦法,分層分類建立績效指標體系,績效指標應聚焦、簡約、清晰并盡可能量化。要加強績效過程管理、注重反饋改進環節,形成閉環管理體系,幫助員工認識工作差距、彌補短板,進而持續改善個人績效、創造優異組織績效。
薪酬制度是價值分配的主要載體,也是激勵機制的最直接手段。中國石化的薪酬分配已經實施多輪改革,但與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兩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方面,薪酬體系相對封閉,薪酬水平的市場化程度不高,主要體現為,與勞動力市場價位相比,高層級崗位員工薪酬普遍低于勞動力市場化價位,低層級崗位員工薪酬普遍高于勞動力市場化價位,收入能增不能減,既限制了引進和保留高端人才的競爭力,又阻礙了普通員工的合理流動;另一方面,相對統一的薪酬結構和薪酬制度,難以適應業務、崗位的差異化,制約了激勵約束作用的有效發揮。
當前中國石化處于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期,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其中薪酬制度改革尤為關鍵。要打開相對封閉的薪酬體系,薪酬水平與勞動力市場價位進行對標,針對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普通人員確定不同的薪酬策略,增強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的薪酬競爭力。要擇機打破大一統的薪酬結構和薪酬制度,組織和指導板塊、企業根據業務特點、崗位特點,引入寬帶薪酬理念,設計并實施差異化、類別化的薪酬制度。鑒于薪酬制度改革敏感性,在改革頂層設計完成后,宜循序漸進,新老制度差別較大的,不求一步到位,可采取“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有序過渡,最終完成接軌。
近年來,諸多人力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與薪酬的即時激勵效果相比,越來越多的員工更看重在企業的職業發展前景。
中國石化2011年啟動人才成長通道建設,在員工職業發展管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受制于崗位管理、能力管理等基礎不夠扎實等原因,職業發展規劃管理的系統性和嚴密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實踐中官本位、千軍萬馬走獨木橋的情況依然比較突出,高層次專家作用發揮和管理方面也反映出一些問題需要研究解決。
暢通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總部層面要統籌崗位體系建設和能力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才成長通道的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由粗到細搭建框架,建立統分結合的員工職業發展體系。板塊和企業層面要在總部框架體系內,細化設計契合自身業務特點的職業發展通道,完善職業發展管理辦法,明確員工職業發展路徑和條件,結合學習地圖的開發使用,使員工發展有前景、努力有方向、提升有臺階、成長有支撐,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職業發展氛圍。
構建市場化、專業化、高效能的MP5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提升,具有很強的系統性,需要內外部環境的有力支持,在全集團推進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可行的實施策略可以率先在新項目、改革基礎和條件較好的板塊和企業先行先試,通過局部推進探索創造經驗,樹立標桿、打造示范,進而以點帶面、撬動全局,促進中國石化人力資源管理改革轉型升級。
(作者單位:集團公司人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