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蝶
全程護理干預在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的應用效果
洪蝶
目的分析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取我院86例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收取時間在2015年10月—2016年7月,并將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和觀察組(43例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干預),將兩組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護理后的患者滿意率為93.02%、肩關節僵硬發生率為4.65%,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實施全程護理,不僅能降低肩關節僵硬發生率,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臨床護理措施;效果
近年來,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而在骨折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一項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相關研究顯示[1-2],實施全程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整體護理效果。因此,我院將86例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見本次研究中描述。
收取我院86例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收取時間在2015年10月—2016年7月,并將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43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43例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納入標準[3]:(1)符合臨床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診斷標準,(2)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觀察組患者年齡均在50~70歲,平均年齡為(60.23±2.45)歲,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均在51~70歲,平均年齡為(61.45±1.27)歲,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9例。上述兩組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各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實施對比。
對照組43例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所有患者均進行基礎護理,并協助患者進行恢復訓練。
觀察組43例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干預。
(1)固定前患者自身心理狀態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影響,由于多數患者常伴外傷,易導致心理發生波動,產生多種負面情緒,同時由于對治療效果擔心,導致患者情緒不佳,首先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講解,使患者了解治療過程中各項注意事項,并分析患者心理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使患者保持積極和樂觀的心態。
(2)患者進行骨折固定后,護理人員應將每位患者患肢抬高,減輕其腫脹感,同時對患者遠端皮膚感覺、溫度以及顏色進行觀察,觀察患者手指關節活動情況和血運情況,對患者外固定情況進行密切觀察,保持松緊度適當,若患者患肢發生疼痛、麻木以及瘀腫情況,則應通知臨床醫師進行處理,患者進行外固定牽引后,應將患者患肢進行外展和上舉、外展角度在90度以上,牽引重量在1~2 kg,對患者進行持續牽引,并在患者患肢下方放置一個軟墊。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患者滿意率、肩關節僵硬發生率比較
(3)將動靜結合作為功能鍛煉的主要原則,其主要目的是達到止痛祛瘀、活血舒筋等作用,能促進患者骨折較快愈合,預防患者關節僵硬情況發生,在患者骨折的固定早期,進行功能鍛煉能加速患者骨折愈合和預防關節僵硬。主要鍛煉方式包括被動活動鍛煉以及局部按摩等,在骨折患者治療5天后,讓患者開展主動鍛煉,對患者肌肉實施收縮鍛煉,在鍛煉過程中應將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作為主要原則,鍛煉量隨著患者的恢復情況逐漸增加,在患者骨折恢復期,對患者進行關節主動鍛煉。
對比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護理后的各項指標(患者滿意率、肩關節僵硬發生率)。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 22.0軟件,對每組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護理后的患者滿意率、肩關節僵硬發生率進行相關統計處理,研究中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則采用t檢驗,P<0.05代表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護理后的患者滿意率為93.02%、肩關節僵硬發生率為4.65%,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發病人群主要為50~70歲的老年患者[4-5],若未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干預措施,易導致多種嚴重后果發生。
通過對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后,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不僅能在治療患者脫位以及骨折的同時恢復肩關節功能,還能有效減少患者患肢瘀血腫脹發生率,通過針對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情緒進行心理干預,能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再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進行關節主動鍛煉,能促進患者骨折較快愈合,使患者能早期康復[6-9]。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護理后的患者滿意率為93.02%、肩關節僵硬發生率為4.65%,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實施全程護理,不僅能降低肩關節僵硬發生率,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1] 賴秀醒,曹小紅,謝潤妹. 健康教育在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黑龍江醫學,2016,40(6):560-561.
[2] 宋玉潔,宋欣艷. 肩關節脫位并肱骨外科頸骨折患者的護理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8):127-128.
[3] 李惠玲. 護理干預對肱骨頸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3,35(3):370-372.
[4] 歸仙華. 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康復護理進展[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1):1442-1445.
[5] 胡梅,李瀟,鄒艷賢. 肱骨外科頸骨折手術使用交鎖髓內釘的臨床護理和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2016,13(7):77-79.
[6] 凌衛紅,高雪琴. 鎖定鋼板治療老年肱骨外科頸骨折32例臨床護理 [J]. 齊魯護理雜志,2012,23(23):52-53.
[7] 莊妹,王雪華. 肱骨外科頸骨折術后肩關節功能康復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13):1153-1155.
[8] 許倩. 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護理研究[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3):191-193.
[9] 袁亞娟,承琳,曹敏潔.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老年人肱骨外科頸骨折的護理 [J]. 全科護理,2014,12(21):1961-1962.
Effect of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Joint Dislocation and Surgical Neck Fracture of Humerus Surgery
HONG Die Trauma Orthopedics Departmen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islocation and surgical neck fracture of humerus.Methods86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islocation and surgical neck fractures were collected from October 2015 to July 2016, and the patients with shoulder dislocation and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43 patients with routine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43 patient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ir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two groups of shoulder dislocation and surgical examination of patients with humeral fracture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3.02% and the incidence of shoulder stiffness was 4.6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dislocation and surgical neck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houlder stiffness,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shoulder dislocation and humeral surgic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22-017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86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創傷骨科,福建 福州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