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之
鼻中隔軟骨在鼻尖整形和隆鼻手術失敗后修復術中的應用研究
高云之
目的分析鼻中隔軟骨在鼻尖部整形和隆鼻手術失敗后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2016年6月住院接受鼻尖整形、隆鼻手術失敗后修復術的216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在數字表法的應用下隨機分為觀察組(108例)、對照組(10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硅膠材料進行修復,觀察組患者接受鼻中隔軟骨修復,均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分析兩組并發癥、鼻部外觀滿意度等相關指標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1.8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19%,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鼻尖高、鼻尖矯正成功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鼻尖寬、鼻尖角、后旋角、表現點、鼻背高度等指標方面的滿意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鼻尖整形、隆鼻手術失敗后修復患者在術中應用鼻中隔軟骨的效果顯著,操作方便,簡單易行,安全且可靠,外觀恢復良好,有效滿足患者的內心需求,進而提高滿意度。
鼻尖整形;鼻中隔軟骨;應用效果
隨著當前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鼻形不符合美學標準者數量的增多,促使矯正鼻部不良外觀形態的隆鼻術應運而生,目前,接受隆鼻術人員數量呈現出不斷上升趨勢,是當前整形醫院內重要的手術,綜合性較強,改善塌鼻、歪鼻等,以硅膠假體隆高鼻尖、鼻梁最為常見,但是隨訪期間會出現并發癥,影響預后,一般情況下多數患者會取出鼻尖部假體,部分患者需要進行常規方法予以調整,在難以獲取滿意效果的同時還會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1]。鑒于此,我院對鼻尖整形和隆鼻術后修復患者應用鼻中隔軟骨治療,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0年2月—2016年6月行鼻尖整形、隆鼻手術失敗后修復術的216例患者,經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108例,8例男性,100例女性;年齡18~37歲,平均(27.3±3.8)歲。觀察組108例,10例男性,98例女性;年齡20~40歲,平均(28.1±23.5)歲。兩組在性別結構、年齡分布方面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可比性較強。
入選標準[2]:
(1)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加入本研究。
(2)存在鼻尖整形手術適應證。
(3)隆鼻手術失敗者的原手術切口為一側鼻小柱旁切口,觸及鼻尖部存有相對較硬的假鼻體,以不同程度下滑為表現,此外少數患者在寒冷天氣會表現出鼻尖發白,甚至其皮膚菲薄,還會表現出鼻尖萎縮、變硬等癥狀。
術前麻醉與手術實施內容:麻醉藥物為1%利多卡因注射液、腎上腺素,以1:200 000比例進行混合、麻醉,患者選擇平臥位,常規消毒、鋪洞巾,然后采用無菌紗布填塞在鼻孔內,目的在于稀釋血液,預防血液流入咽喉內發生嗆咳,在患者鼻中隔軟骨兩側進行局部麻醉,密切觀察鼻黏膜,待其表現出腫脹、發白的時候在右側鼻孔距離鼻中隔前端1.5 cm部位以從下到上原則切開鼻黏膜,和鼻中隔軟骨方向一直保持90°,注意保護鼻黏膜的完整性,并且緊貼軟骨表面進行剝離,直至鼻中隔軟骨處。此時采用大小適宜的旋轉刀以分離鼻黏膜同樣的方法取下合適的鼻中隔軟骨,注意操作動作需要緩慢、輕柔,切不可暴力操作,以間斷方式縫合切口。
對照組患者接受硅膠材料修復(原假體處理),內容如下:經鼻小柱在鼻孔兩側邊緣均取“W”形外切口,緩慢向上翻起鼻小柱皮瓣,將原假體從鼻部取出,加以去掉假體包膜。根據假體下移的嚴重程度選擇腔隙,如下移嚴重者應在包膜下分離新腔隙;下滑相對較輕者.可以繼續使用原腔隙,然后把新假體緩慢置入腔隙內,以軟骨下端至鼻背軟骨為宜,加以尼龍線縫合、固定處理鼻中隔軟骨下端、軟骨部,避免發生假體下滑現象,術畢,選用尼龍線對切口進行縫合、包扎處理。
觀察組患者接受鼻中隔軟骨修復,操作內容如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處理取出的鼻中隔軟骨,即把鼻中隔軟骨分割成三部分,作用分為:支撐鼻小柱軟骨、修成葉狀與延長鼻小柱、備用。然后在保護血管的基礎上分離兩側軟骨,把起到支撐用途的鼻中隔軟骨置于兩側鼻翼軟骨內腳,直至鼻小柱下鼻棘處,并且使用型號為6.0的尼龍線以從上到下原則對其進行縫合、固定;置入葉狀軟骨時應充分體現出鼻尖雙側表現點;備用軟骨,需要結合患者情況修理成小片,一般來說,需要放置2、3片在軟骨支撐桿上方,目的在于提高鼻尖高度,最終采用尼龍線對切口進行縫合、固定。兩組患者術后均接受抗感染、止血等常規治療,叮囑患者手術后隨訪1年,以便了解、掌握鼻部恢復狀況,及時發現不適癥狀,并采取一系列的相應措施予以有效處理。
觀察兩組整形、修復情況;觀察兩組隨訪1年的并發癥情況;觀察兩組患者對鼻部外觀滿意程度。整形、修復是指鼻部矯正成功率、鼻尖高度等;并發癥:鼻軟骨吸收、鼻尖萎縮、血腫等;外觀滿意度:后旋角、鼻尖角、鼻背高度、表現點、鼻尖寬等[3]。
涉及的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鼻尖矯正成功、鼻尖高度方面的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整形、修復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的比較n(%)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鼻部外觀方面(后旋角、鼻尖角、鼻背高度、表現點、鼻尖寬)的滿意度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對鼻部外觀滿意度的比較[n(%)]
隆鼻手術是指以植入適當材料來改變鼻的高度、形態來達到改善塌鼻、整形美容的目的,屬于整形醫院常見且重要的手術。隨著當前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致使人們對自身外觀形象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女性,在自身外觀方面的要求不斷增高,一般來說,多數女性一旦覺得自身鼻部形狀不美觀或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便會接受鼻尖整形、隆鼻術等,改善此種情況,進一步提高自信心。即便當前醫療水平得到不斷完善,鼻尖整形術、隆鼻術的技術已趨于成熟水平,但仍存在手術失敗風險,故需要再次修復術,這直接影響身心健康、正常的工作與學習等。
硅膠也叫硅酸凝膠,屬于高活性吸附材料,是一種非晶態物質[4-5]。在隆鼻手術中,硅膠作為常用的填充材料,應用較為廣泛。硅膠是經高溫硫化產生的固態聚合物,這種物質用于隆鼻手術主要是因其價格相對便宜,并且在手術使用中操作簡單,術后能夠保持自然的鼻部形態,在隆鼻手術的臨床操作中非常受歡迎。但采用硅膠作為隆鼻手術的材料,可能會因假體位置下滑,造成鼻尖皮膚變薄,如果下滑嚴重,可能導致穿孔發生。通常在臨床上采用分離手術治療隆鼻手術并發癥,但這種方式會導致術后恢復時間延長,給患者帶來更大、更持久的痛苦。這種整形及隆鼻失敗的案例,通常需要再次進行修復手術,而修復手術過程如果仍然使用硅膠材料,很可能再次發生同樣的并發癥[6-7]。所以人們迫切希望找到一種更加適合的材料作為修復手術使用材料。隨著醫療研究的不斷進步,新材料的不斷探索,人們發現自體組織作為材料應用于手術中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且優于異體材料,少有排斥反應。在鼻尖整形或隆鼻手術失敗后,進行修復術過程中,人們將自體鼻中隔軟骨作為修復材料使用,取得最佳效果。鼻中隔軟骨的應用,主要得益于歸屬自體組織,并且質地較軟,能與鼻部組織完美相容,即便抬高的鼻尖或者鼻部組織存在張力時,也不會變白或變紅,皮膚仍然保持正常顏色[8]。
為探究自體鼻中隔軟骨在鼻尖整形、隆鼻術失敗后修復中的應用效果,研究采取對照分析方式進行探索。對照組仍采用硅膠材料作為修復填充物,觀察組則采用鼻中隔軟骨作為修復材料。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鼻尖矯正成功、鼻尖高度及鼻部外觀方面滿意度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說明硅膠材料與自體鼻中隔軟骨材料均能實現鼻尖整形與隆鼻失敗的修復。而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提示自體鼻中隔軟骨作為修復填充物的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采用自體鼻中隔軟骨作為二次修復材料應用于鼻尖整形與隆鼻失敗修復術中,修復效果更完美,并發癥更低。
[1] 梁剛,王肅生,張志華,等. 鼻中隔軟骨在鼻尖整形和修復隆鼻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2017,14(6):29-32.
[2] 尹衛東,王金波,李成龍,等.自體鼻中隔軟骨及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術的應用研究[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1):79-81.
[3] 孫楊. 鼻整形術中應用自體耳軟骨治療鼻尖低平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145-146.
[4] 王剛順. 鼻中隔軟骨聯合自體真皮組織與膨體聚四氟乙烯在鼻綜合整形術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8):794-795.
[5] 李俊霞. 鼻中隔軟骨用于鼻尖整形和修復隆鼻手術的研究[J]. 醫藥論壇雜志,2016,37(9):93-94.
[6] 張新成. 自體鼻中隔軟骨及耳軟骨移植在鼻尖部整形手術中的應用研究 [J]. 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0):1518-1520.
[7] 崔鵬. 38例自體鼻中隔軟骨應用于鼻尖整形及隆鼻后鼻尖并發癥修復 [J]. 中國醫藥導刊,2012,14(4):618-619.
[8] 劉瑜.鼻部美容整形綜合手術的臨床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3):30-31.
Application Study of Nasal Septal Cartilage in the Repair Surgery After Failure of Nasal Plastic Surgery and Rhinoplasty
GAO Yunzhi Cosmetic Surgery Department, Siming Branch of the First Af 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12,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asal septal cartilage in the repair surgery after failure of nasal plastic surgery and rhinoplasty.Methods21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repair surgery after failure of nasal plastic surgery and rhinoplasty from February 2012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treated as subject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108) and control group (n=108) in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licone material,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asal septal cartilage repairment,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for a one-year period,to analysis of the complications, nose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and other related indicators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8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was10.1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igni ficant(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 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ccess rate of nasal tip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 ficant difference in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indexes such as nasal tip width,nasal tip angle, posterior rotation angle, performance point and nasal height(P > 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nasal septal cartilage in patients with nasal tip resection and rhinoplasty failure is signi ficant, which is easy to operate, simple, safe and reliable. The appearance is effectively meet the patient's inner needs, thereby improving satisfaction.
nasal tip plastic surgery; nasal septal cartilage; application effect
R765
A
1674-9316(2017)22-007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2.035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分院美容外科,福建 廈門3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