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北京安貞醫院普外科,北京 100029)
全方位護理模式對乳腺癌患者效果及不良情緒的影響
王 輝
(北京安貞醫院普外科,北京 100029)
目的 對全方位護理模式對乳腺癌患者效果及不良情緒的影響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方法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以全方位護理措施,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SAS和SDS評分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乳腺癌患者采取全方位護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值得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全方位護理;乳腺癌;效果;并發癥;不良情緒
乳腺癌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年齡、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長期服藥等屬于該疾病的發病因素,主要臨床表現為乳房腫塊、乳頭溢液以及腋窩淋巴結腫等,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和化療等。患者在發病后一系列臨床癥狀會對其生活質量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也很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對該疾病患者采取有效治療和護理措施,盡可能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緒是極為必要的。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7.5±5.9)歲;其中小葉癌1例,導管內癌2例,浸潤性導管癌57例;24例患者采取前哨淋巴結活檢,36例患者采取腋窩淋巴結清掃。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NCCN指南中乳腺癌診斷標準,均為初次診斷為乳腺癌;均無較為嚴重心、肝、腎等疾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況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以全方位護理措施,其詳細措施為:①心理護理:該疾病患者患病后會由于手術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壓力而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壓力來源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盡可能開導患者,并將以往治療成功的案例對其進行講解,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和配合度。②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多食用較易消化的食物,同時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必要時可通過輸液方式進行維生素、氨基酸或葡萄糖等的補充。③住院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定期對患者的病房以及物品進行消毒處理。同時對患者輸液以及用藥等進行觀察和記錄,避免注射點發生微滲漏等情況。④術后護理:術后對患者引流管中液體的顏色以及引流量進行觀察和記錄,一旦出現異常立即通知主治醫師。同時對患者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以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前后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評分進行對比分析,SAS評分臨界標準分為50,SDS評分臨界標準分為41分。患者得分越高則不良情緒越明顯,反之則越不明顯。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分析[n(%)]
兩組患者護理前SAS和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乳腺癌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有較多的不良情緒,這種情況下常規護理措施難以滿足患者住院期間的需求。因此對其采取更加全面有效的護理模式是極為關鍵的。相關資料顯示,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的療效顯著。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情況對比分析(±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和SDS評分情況對比分析(±s,分)
組別 時間 n SAS SDS觀察組 護理前 30 53.56±4.95 52.39±5.77護理后 30 35.13±4.84 35.13±5.39 t/P值 14.581/<0.0511.973/<0.05對照組 護理前 30 52.79±5.11 51.67±6.31護理后 30 46.12±5.21 46.02±5.34 t/P值 5.006/<0.05 3.744/<0.05
在本次研究中,全方位護理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0.00%)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SAS和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和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但全方位護理組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對乳腺癌患者采取全方位護理的效果顯著。
根據該研究可以看出,對乳腺癌患者采取全方位護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值得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1]劉 勇,羅秀琴.實施個案管理對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4):3396-3400.
[2]陳淑霞.手術室整體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的效果觀察[J].求醫問藥,2013,11(02):198-199.
[3]史 娟.全程人性化護理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效果探討[J].大家健康,2013,7(05):158-159.
[4]羅 捷.舒適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化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69-70.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8.136.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