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艷
(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高中數學教學中體驗教學法的實施
蔡 艷
(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體驗教學法,就是教師為學生設計一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知識的教學方法.如果高中數學教師能優化體驗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就能應用體驗教學法引導學生高效的學習數學知識.
數學教學;引導;體驗教學法
部分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有一種功利性的思維,他們認為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做數學題目,解決問題.這種功利性的思維容易給學生一種焦燥感,當學生覺得自己的解題水平不高,不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繼而會覺得知識太難,可能學不好知識,從而逃避學習.數學教師要通過體驗式教學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知識應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學生需要關注的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積累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感悟?讓學生了解,只要愿意學習知識,必然會提高學習水平.
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題1為例.
習題1 參看圖1,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當底面邊邊形滿足條件____時,可得到A1C⊥B1D1.

題1不是一個難題,它簡單到學生只要了解平面平形的性質,就能回答出來.然而它的答案不止一個,比如學生可以填上ABCD是正方形,也可以填上ABCD是菱形.這兩個答案顯而易見.如果學生進一步挖掘數學公式及數學性質呢?學生會發現如果條件為AB2+CD2=BC2+AD2,答案也是成立的,然而如果要得到這個答案,需要學生對幾何知識有更深入地理解.學生在學習習題1的過程中,會感受到,數學知識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理解數學知識應是理解這一體系、理解體系成立的邏輯、理解體系中每一個知識點.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了解數學知識本質核心的過程,而不應該是把學習數學知識理解為會做題,這種理解是偏頗的.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應當多布置開放題引導學生探索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淡化追求數學答案,多追求數學知識的本身.當學生學會探索知識,體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后,就會愿意主動地學習知識.
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時候,會遇到學習的障礙,如果學生不能依靠獨自學習來跨越障礙,就應學會與他人探討知識.學生與他人探討知識,不僅可以讓他人幫助自己跨越學習的障礙,還可以讓他人拓寬自己學習的視學.如果學生能找到與他人交流知識的樂趣,就能與他人一起共同探索知識,更深入地了解知識.
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算法為例,教師為學生布置習題2,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法探討這道題.
習題2:寫出求三個數中最小值的算法.
學生A給出的答案如下.
步驟1:開始,進入2;
步驟2:設變量a,b,c進入3;
步驟3:判斷a>b,進入4;
步驟4:如是,進入5;如不是,進入6;
步驟5:令a=b,進入6;
步驟6:判斷a 步驟7:如是,進入8;如不是進入9; 步驟8:令a=c,進入9; 步驟9:輸出a,進入10; 步驟10:結束 學生A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然而這一題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在這一次的學習中,他完成了算法描述任務以后,與小組成員交流探討,學生A發現習題2的算法有好幾個.學生A在閱讀、分析他人的算法時,發現了自己想不到的算法思路,拓寬了學習的思維.以后,學生A養成了在完成學習任務以后,與他人探討知識的習慣. 學生如果獨立的學習,會遇到很多學習障礙.教師可在課堂上應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與他們交流知識的優勢,使學生感受到拓寬思維的樂趣、與他人共同探索知識的樂趣、享受數學交流本身帶來的情感交流.當學生學會了與他人交流討論,體驗到交流帶來的學習優勢后,學生便能應用這種方法,突破各種學習障礙,感受多元的學習樂趣. 部分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側重于理論學習,忽視了實踐學習,令學生不能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的問題.數學知識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理解學習數學知識的意義,讓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 依然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算法為例.在學生A完成算法以后,教師引導學生A把自己的算法和其他學生的算法都輸入到計算機程序里,讓學生A體驗計算機程序是否能正確執行學生們的算法.并讓學生感受數學算法和計算機編程的關系. 學生A在編程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自己覺得可以執行的算法,在計算機中可能不能實現;如果學生A編寫的算法循序過程過多,程序可能會出現不能解讀循環程度的問題,或者程序響應速度慢的問題.經過調試和思考,學生理解了算法和計算機編程的關系. 算法,應是一個數學問題計算的整體框架,如果一個算法必須人為地干涉算法的執行,這就意味著算法還不完善,一套完善的算法,應是沒有思考能力的機械也能照著這套算法流程獲得答案的.計算機在執行算法的時候,會受到硬件設施的限制、軟件程序的限制,于是過于復雜的算法是很難被實現的.優秀的算法就應是流程簡單、判斷直觀、循環少.學生在理解了這套計算機思路以后,又寫了一套更簡單的算法如下. 步驟1:開始,進入2; 步驟2:設變量a,b,c進入3; 步驟3:判斷a 步驟4:如是,進入9;如不是進入流程5; 步驟5:判斷b 步驟6:如是,進入7;如不是,進入8 步驟7:輸出b,進入10; 步驟8:輸出c,進入10; 步驟9:輸出a,進入10; 步驟10:結束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體驗知識,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了解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之間的差異,讓學生從實踐的角度來理解數學知識,讓學生能更靈活地應用數學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在教學中開展體驗教學,學生只有在體驗中學習,才能理解探索知識的意義、找到學習知識的樂趣、了解實踐應用和理論知識的差異.本次研究說明了數學教師開展體驗教學的方法,這套方法可成為教師優化數學教學的借鑒. [1]王敏.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3. [2]張倜.數學文化滲透高中數學教學的研究[D].河南大學 ,2013. [責任編輯:楊惠民] G632 A 1008-0333(2017)24-0019-02 2017-06-01 蔡艷(1982.04-),女,江蘇鹽城人,中學一級,大學本科,從事高中數學教育.三、引導學生體驗數學實踐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