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萍
(江蘇省東臺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策略
楊愛萍
(江蘇省東臺中學,江蘇 鹽城 224000)
一題多解,培養學生靈活的數學思維;題目歸類,完善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由易到難,提高學生數學水平.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高中;數學;學生;能力;策略
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是教師的一項基本任務.在數學課堂里采取多種方法,不斷完善和更新教學模式,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教學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提高數學能力,至關重要.
學生靈活數學邏輯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占據得天獨厚的位置.為了在課堂中完成對學生靈活數學邏輯的培養,教師可以從數學知識和題目的基本內容出發,從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其中,一題多解,是教師可以采取的方法.在教學里實施對高中數學題的一題多解,不斷尋求新方法和新思路,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完善學生的數學學科知識體系.一題多解,不僅證明了數學學科知識的博大精深,而且還從另一個方面體現了數學思想的廣泛性和解題思路的多樣性,即數學學科本身的靈活性.學習數學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變通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就像跳動的五線譜.

一題多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不斷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提高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在全方位水平上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數學教學里實施一題多解的策略,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完善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方法可以采用對數學題目進行歸類的策略.對數學題目進行有機地歸類,能夠將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各種題型不容易混淆,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高中數學知識系統龐大、復雜,對數學題型進行歸類,勢在必行.
對數學題型進行歸類,能夠讓學生找到數學題型的解題方法,掌握數學考試的基本方向.例如,在高中集合內容的學習中,因為集合在高考考試中的比重不是很大,但也不少,教師可以參照歷年來的數學高考真題,然后對集合一章容易出現的基本題型進行一定的統一歸類.如在集合的學習中,學生常常見到的題型主要有關于集合概念的數學問題和判斷能否構成集合的問題.比如說,關于集合概念的數學問題:1.1-20以內的所有質數.2.所有的正方形.3.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這些題目都是關于集合概念的問題,教師可以先從大方向集合的概念入手,然后舉簡單的例子進行說明和闡述.而關于判斷集合的問題例子,教師可以舉一下的基本實例:高一的所有女生能否構成一個集合?這是關于判斷集合的例子.在數學課堂中,教師適當地對數學題型進行歸類,能夠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水平.
題目歸類,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體系.這是對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一大策略,高中數學學科知識系統龐大復雜,對其中的重點數學題型進行有機地統一和歸納,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對數學題型的歸類中,學生的數學思想會有一些明顯的變化.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一定的順序.在高中數學教學里,也是一樣的道理.對于數學題目的講解和布置,教師也要遵循一定的步驟和順序,實現由易到難、由簡化繁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漸漸走向一個較高的水平.
比如說,在對于基本算法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指出算法的概念和含義.在數學中,用通俗的語言來說,所謂的算法,就是數學方法的歸納和有機統一,算法是解決數學基本問題的一種程序.為了引出后面教學中的流程圖畫法,和采用流程圖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思想,教師要在課堂中先讓學生對算法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解其概念,方能在流程圖的學習中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由易到難,這是在數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的方法,也是教師應該深刻貫徹和落實的基本教學方法,不要試圖一開始就給學生提出難題,讓學生無從下手,喪失學習的熱情和信念.采取由簡單到復雜的數學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數學水平.
一題多解,培養學生靈活的數學思維;題目歸類,完善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由易到難,提高學生數學水平.這是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可以采取的三大策略.
[1]王永福.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關于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宋旭華.河北師范大學,2016.
[3]王敏.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4]張倜.數學文化滲透高中數學教學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3.
[責任編輯:楊惠民]
G632
A
1008-0333(2017)24-0029-02
2017-06-01
楊愛萍(1981.11-),女,江蘇東臺人,中學一級,大學本科,從事高中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