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珍
(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江西 萍鄉 337055)
閉環式信息系統建設在ICU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胡淑珍
(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江西 萍鄉 337055)
目的 探討閉環式信息系統建設在重癥監護室(ICU)危重癥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本院ICU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危重患者200例,按入院時間設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設為對照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設為實驗組。實驗組使用閉環式信息系統制定護理計劃,對危重患者進行管理。對照組使用手寫護理計劃,按傳統護理管理模式對危重患者進行管理。比較采用兩種管理方法后的護理記錄的時間、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護理工作流程、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 實驗組24 h護理記錄時間、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護理工作流程效果評分、患者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ICU住院期間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閉環式信息系統建設能夠顯著提高ICU重癥患者護理效率和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閉環式信息系統;重癥監護室;危重患者;護理管理
目前危重患者的護理管理模式僅僅做到責任護士按要求對患者進行評估,得出護理問題,擬定護理目標,制定護理措施并實施[1]。但是護理人員自身的經驗、知識、水平存在差異,導致對患者的評估、擬定護理目標、制定護理措施產生影響護理質量的差異,因為管理工具及方法的缺乏,使管理者對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追蹤和控制始終達不到理想的管理目標[2-3]。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更好的提高護理質量的方法,通過學習羅伯特卡普蘭和戴維諾頓在《閉環式管理:從戰略到運營》[4]一文中提出的“閉環式管理”,我們嘗試著將此管理方法結合信息資源,研發一種對ICU病房的患者進行管理的電子系統?,F將研究內容及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ICU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危重患者200例,按入院時間設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例。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齡2~89歲,平均年齡(68.24±8.27)歲;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設為實驗組,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2~91歲,平均年齡(68.58±8.64)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手寫護理計劃,按傳統護理管理模式對危重患者進行管理。實驗組使用閉環式信息系統制定護理計劃,對危重患者進行管理,護理管理者將??圃u估中多病種的護理問題、需要達到的護理目標以模版的形式建立護理知識庫嵌入到電腦系統中,護士可依據評估內容,通過點擊選項自智能生成標準護理計劃,同時通過信息系統的功能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將與護理目標相背離的項目進行預警 ,通過采用日分析、旬對比、月總結和突發處理的工作方式,形成“三位一體”的預警、分析、對策、實施和跟蹤再預警的閉環式管理模式,見圖1。

圖1 閉環式信息系統模式圖
1.3 效果評價 比較采用兩種管理方法后的24護理記錄的時間、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護理工作流程、和護理質量、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護理文書書寫質量按照表1評分標準進行評價,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書寫質量越好。護理工作流程效果評價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調查,本問卷調查信度檢驗系數為0.869,可信度良好,評價得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工作流程效果越好。護理質量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所有患者或家屬進行調查,信度檢驗系數為0.884,可信度良好,評價得分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24 h護理記錄時間、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護理工作流程效果評分、患者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ICU住院期間發生6例(6.00%)不良事件,其中壓瘡2例、院內感染4例;對照組患者ICU住院期間發生18例(18.00%)不良事件,其中壓瘡5例、院內感染13例,實驗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標準

表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x±s)
重癥醫學科作為醫院的一個特殊核心部門,在確?;颊甙踩榛颊咛峁└哔|量的護理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重癥醫學科護士的護理及治療執行能力,直接影響著患者病情的變化及預后,甚至是患者的生命[5]。護理質量永遠是保證病人安全核心內容,提高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是護理人員及護理管理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護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和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護理工作模式,簡捷優化工作流程,還能減少了護士人力資源的浪費,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增加了護士為重癥醫學科患者直接服務的時間[6]將無線移動技術引入現代護理工作是對傳統護理工作模式的必然趨勢,隨之不斷優化改進,必將會對醫療和護理起到重大的影響作用。未來醫學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將日益提高,并必將成為不可缺少的醫療護理工具,具有良好的廣闊前景。
羅伯特·卡普蘭和戴維諾頓將閉環式管理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公司的運營管理,并為管理公司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該管理理念也逐步被國內外的醫院管理專家所接受[7-8]。通過護理與信息專家反復研討,通過軟件的開發應用,建立起評估→制訂→落實→完成→反饋的閉環式信息系統。本系統基于護理工作的特點,從護理計劃、護理質量、護理安全和護理服務等方面進行研討,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護理質量控制體系。護士長能夠根據信息預警隨時掌握全科危重患者動態,加大了對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監控及管理,及時發現醫療護理過程中各環節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從而使管理處于不間斷的反饋與監控[9]。
相較于手寫護理計劃這種傳統護理管理模式,通過閉環式信息系統制定護理計劃,能夠有效降低醫護人員24 h護理記錄時間,提高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評分、護理工作流程效果評分、患者護理滿意度,同時顯著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護士通過信息系統將危重患者的基本信息輸入,危重患者評估單、護理計劃單、危重患者護理記錄表格即自動生成,護士只需使用相應模版并對其進行簡單修改并填充相應內容即可完成護理記錄,縮短了危重患者護理記錄的時間,提高了護理文書的書寫質量。閉環式護理系統的建立和完善,達到了全院信息的共享,護理管理者通過廣泛網絡在不同層次、不同地域對護理質量進行監管,以及時進行改進,達到提高護理質量的目的。閉環式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不僅改變了傳統的護理工作模式,簡潔優化工作流程,還能減少護理人力資源的浪費,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增加護士為重癥學科患者直接服務的時間。
綜上所述,閉環式信息系統建設能夠顯著提高ICU重癥患者護理效率和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1] 侯聰玲.流程管理在危重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24):128-129.
[2] 郭艷梅.質量管理工具在危重患者基礎護理質控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5):91-93.
[3] 趙芳林.談危重病人搶救時防范醫療糾紛的幾個環節[J].當代醫學,2010,16(25):70-71.
[4] Kaplan RS,Norton DP.The Execution Premium:Linking Strategy to Operation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counting Review,2011,85(4):99-101.
[5] 佟飛,劉芙蓉,張天敏.重癥醫學科護理質量與效率平衡的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9):71-73.
[6] LimaCS,BarbosaSF.PatientSafetyinCritical Care Unit:Development of a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 System[J].Studies in Health Technology&Informatics,2015,216(7):248-250.
[7] 曾小華,徐寶華,葉莖宇,等.閉環式管理優化護理教學安全在民營醫院中的探討[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4(6):630-635.
[8] 張友惠,楊云智,曹麗,等.醫院信息系統下臨床護理數字信息化效能應用[J].現代醫院管理,2014,12(3):69-71.
[9] 張映紅,黎萍,盛文俊,等.“閉環式管理”運用于護理病歷質控方法及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0,29(19):1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