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睿
(南昌市第三醫院手術室,江西 南昌 330009)
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在提升手術室年輕護士專業素質能力中的效果分析
鄧睿
(南昌市第三醫院手術室,江西 南昌 330009)
目的 探討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在提升手術室年輕護士專業素質能力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特選取2014年3月本院實施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后,接受培訓的年輕護士3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對比其在接受培訓前后,專業素質能力以及手術醫生滿意度的變化情況。結果在此次試驗研究中,通過實驗所得數據可知,在接受手術護理路徑培訓后,年輕護士的專業素質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培訓前,培訓前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手術護理路徑培訓后,手術醫生對年輕護士的滿意度為96.7%,明顯優于培訓前的66.7%,培訓前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手術護理配合路徑應用于年強護士的臨床教學培訓中,可有效的提高其專業素質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手術醫生滿意度的提升,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
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年輕護士;專業素質能力
隨著當前醫學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以及治療方法和治療觀念的不斷更新,新的醫療設備和技術也開始逐漸的推陳出新,因此,這對于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素質以及在手術過程中的配合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據可靠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將手術護理配合路徑應用于年輕護士的臨床實踐培訓中,可有效的提高其專業素質能力,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就此展開研究,現闡述如下。
1.1 臨床資料 特選取2014年3月本院實施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后,接受培訓的年輕護士3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入選護士中男3例、女27例,平均年齡(27.12±1.33)歲,平均工作年限(1.34±0.22)年。其中包括本科學歷20人,大專學歷10人。
1.2 方法
1.2.1 手術護理配合路徑表的制定 以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手術室護理實踐指南和??谱o理常規為依據,由手術醫師、手術室護理小組組長以及麻醉師等人共同完成手術護理配合路徑表的設計和制定[2]。
1.2.2 手術護理配合路徑表的內容 手術護理配合路徑表主要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呈現,圖表的橫軸為患者圍術期的時間順序,具體內容如下:術前訪視、術前備品準備、手術開始、術中配合、術后處理、術后訪查等。圖表的縱軸為器械護士和巡回護士在整個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及其工作內容[3]。同時,在每一項的操作步驟和工作內容旁對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操作規范進行標注。其中包括在手術進行的前一天,對患者進行訪視,并了解患者需求;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對術中所需使用的儀器、設備以及備品等進行準備;完成患者的交接任務后,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實施安全檢查,同時配合麻醉師完成對患者的麻醉,為患者擺放適合手術的體位,并采取適當的保暖和安全防護措施,對手術過程中所需使用的備品進行清點,配合主治醫師完成對患者的整個手術過程,包括手術用品的提供,患者病情的觀察、醫囑執行以及患者管道的護理和傷口、器械的處理等。最后,對于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意外,應提前熟悉應急預案。在手術結束后的2~3 d內,應對患者進行隨訪,征求患者的意見,以便于為護理方案的持續性改進提供可參考的科學依據。
1.2.3 手術護理配合路徑的實施方法 首先,作為護理路徑小組的成員,應該對入選此次研究的護士進行培訓,使其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臨床護理路徑和概念、實施方法、實踐環節以及實施的意義,并對護理路徑的內容、流程、方法以及其在各個環節中所應履行的職責和完成的任務進行明確,并充分地進行掌握,同時,應該將手術護理配合路徑表以示意圖的形式,粘貼于手術室醒目的位置。其次,護士在進行工作時,應該嚴格按照手術護理配合路徑表中的順序。內容和規范要求執行,對于已經執行的內容,使用紅筆進行標準,而對于未完成的內容,則使用藍筆進行標準,以便于區分。同時,對于變異的原因進行分析和說明[4]。
1.3 觀察指標 觀察接受培訓前后,年輕護士專業素質能力以及手術醫生滿意度的變化情況。
1.4 評價標準
1.4.1 考核評價 在手術護理配合路徑應用前后,由醫院的護士長以及護理組的組長對入選此次研究的護士進行定期考核,其中,??评碚撘怨P試的形式進行,滿分為100分,及格分數為85分。而護理質量的評分則以現場操作技能進行評判,對其考核主要依據本院的《手術室??谱o理質量評價標準》進行。滿分為100分,及格分數為90分。
1.4.2 手術醫生滿意度評價標準 主要是用醫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表中的內容主要涉及:備品準備、服務態度、物品提供的及時性、操作手法的熟練性、以及手術配合的默契程度。滿意度主要由以下3個標準組成,即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再試試手術室臨床護理路徑前后三個月向手術醫生進行發放,最后結果選取高級職稱醫生問卷調查表5份、中級職稱醫生3份、以及住院醫生2份。滿意度=(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5]。
1.5 統計學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6]。
2.1 手術室護理路徑應用前后考核成績對比 在接受手術護理路徑培訓后,年輕護士的專業素質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培訓前,培訓前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室護理路徑應用前后考核成績對比(x±s)
2.2 手術室護理路徑應用前后醫生滿意度對比 在接受手術護理路徑培訓后,手術醫生對年輕護士的滿意度為96.7%,明顯優于培訓前的66.7%,培訓前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手術室護理路徑應用前后醫生滿意度對比(n)
隨著現代化醫學發展水平的不斷進步,醫療設備進和器械也在不斷更新,因此,外科醫生對于手術室護士所提出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對于年輕護士而言,實踐經驗不足更容易出現操作錯誤。
所謂的手術護理操作路徑是指依據手術室護理工作所特有的特點,將常規、制度、職責以及人性化的服務理念為標準所制定的手術護理配合路徑。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可以發揮工作流程引導的作用,手術室護士可以在其引導下對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規范進行熟悉,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同時,也可以有效的縮短手術室護士的磨合期,使其可以在短時間內按照程序和標準,對于護理的要點進行準確的掌握和熟悉,有利于護理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因此,臨床護理路徑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和實用性[7]。
在此次試驗研究中,通過實驗所得數據可知,在接受手術護理路徑培訓后,年輕護士的專業素質考核成績明顯優于培訓前,培訓前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手術護理路徑培訓后,手術醫生對年輕護士的滿意度為96.7%,明顯優于培訓前的66.7%,培訓前后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手術室護理配合路徑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和價值,在手術室護理專業性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可發揮引導性作用。
綜上所述,將手術護理配合路徑應用于年輕護士的臨床教學培訓中,可有效的提高其專業素質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手術醫生滿意度的提升,因此,值得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
[1] 王敏.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在提升手術室年輕護士專業素質能力中的效果分析[J].醫藥衛生(引文版),2015(6):00293-00293.
[2] 邱惠琴,徐曄,張英.手術護理配合路徑在提升手術室年輕護士專業素質能力中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4):158-159.
[3] 梁建芬.護理查房在提高手術室護士護理能力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6):197.
[4] 陳詠梅.探討提高手術室護理的主動配合能力對手術效果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4(5):2806-2807.
[5] 鐘英.臨床路徑式帶教方法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28):4292-4293.
[6] 姚曉芬,文珠仁,袁月榮,等.臨床路徑式帶教法在手術室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5):5419-5420.
[7] 郭志敏.專業護士核心能力培訓在基層醫院手術室的實施現狀[J].當代醫學,2015,21(12):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