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 木 徐 云 于龍廣
人到 心到 情到
——江西省社聯傾情幫扶定點貧困村
□ 水 木 徐 云 于龍廣
“黨的政策好,習主席的政策好!”溪南村村民洪國祥激動地握住吳永明的手說。三伏天的贛鄱大地,陽光炙熱,室外更是熱浪滾滾、酷暑難耐,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省社聯”)黨組書記、主席吳永明一行沿著九曲回腸的崎嶇山路,又一次來到資溪縣高阜鎮溪南村,親切看望這里的貧困村民并送上慰問金,給他們帶來夏日的“清涼”。
資溪縣高阜鎮溪南村,是省級“十三五”貧困村,也是省社聯的定點幫扶村,截止到2015年7月省社聯定點幫扶之前,這里共有282戶、1024人。這個小山村不僅基礎設施落后,交通不便,而且全村幾乎是山地,耕地極少,村民年人均收入僅4300元,雖然全村林業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率低,沒有一個能夠為村民帶來穩定收入的支柱產業。

省社聯黨組書記、主席吳永明(中)在溪南村調研指導精準扶貧工作
當前,江西省扶貧開發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必須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今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在談到扶貧時指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為了繡好精準扶貧這朵花,江西省社聯兩年來在溪南村真情實意、真抓實干、真扶貧扶真貧,攻堅克難,真正做到了“人到,心到,情到”。而今,漫步在溪南村干凈整潔的鄉村小路,閑坐于池塘邊廊橋里的長凳上,看著錯落有致的漂亮農舍以及村民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很難想象,這里曾經是一個偏僻落后的貧困山村。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省社聯自2015年7月開始將溪南村作為新一輪的定點幫扶村,省社聯黨組高度重視溪南村的幫扶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黨組成員、副主席為副組長,機關各處室、直屬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駐村幫扶工作領導小組;選派了3名具有較強工作能力、熟悉農村工作的干部組成駐村工作隊,由1名部門負責人擔任隊長,1名青年黨員干部擔任溪南村第一書記。省社聯主要領導要求駐村工作隊在駐村期間要真正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

省社聯就溪南村脫貧攻堅情況召開黨組會議
“老表們負責生產,我們負責銷路”,“村里發展電商,我們提供電腦”,“爭做‘狗不叫’干部”。為了讓溪南村村民過上好日子,兩年來,在省、市、縣三級組織和扶貧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省社聯領導班子親力親為,經常深入扶貧村,以實際行動切實落實幫扶各項工作。主要領導時刻關注扶貧最新進展,經常性聽取駐村工作隊的情況匯報,對扶貧工作作出許多明確的指示。其他班子成員堅持每月一次深入扶貧村進行調查研究,實地察看各類扶貧開發項目,督促扶貧項目落實,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加快扶貧開發工作步伐。現在,村民家的狗見到駐村幫扶干部都不叫了,而是搖頭擺尾示好,聽起來很土的“狗不叫”干部稱呼,卻體現了群眾對干部的信任和認可。
此外,利用重要節日契機,省社聯領導多次慰問看望貧困戶、五保戶、殘疾人戶、計劃生育戶和老黨員、老干部,認真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以及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送上慰問金和有關物資。
如何切實率領全村群眾打贏脫貧攻堅仗?扶貧資金是解決貧困村脫貧瓶頸的重要途徑。自扶貧以來,省社聯目前通過自籌已累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三十余萬元。此外,省社聯還積極爭取其他各類扶貧資金,累計爭取交通、扶貧、移民、財政、衛計等部門資金120余萬元,主要用于村莊道路改擴建、自來水改造、村容村貌整治、河堤、入村小組橋、村內排水溝改建、村衛生所改造等等,為溪南村脫貧攻堅解決資金難題。

省社聯黨組書記、主席吳永明慰問貧困村民
省社聯黨組始終把溪南村百姓冷暖牽掛在心,把民生需求緊握在手,關心群眾生產生活,尤其關心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相關事宜,制定了《省社聯開展第三輪定點包扶貧困村工作方案》,明確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措施、工作要求等相關具體問題;研究找準貧困原因,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戶施策,特別是對因災致貧、因病返貧群眾,加大救助保障力度,幫助貧困群眾擺脫貧困。
當然,與群眾的溝通,對貧困戶的了解,并不只是體現在會議和文件里,重要的是裝在心里。2017年,農歷雞年春節前夕,駐村工作組一位干部在走訪自己掛點的貧困戶時,發現其中一戶因為貧窮,尚未采購任何年貨,家中一片冷清。看到這樣的情況,省社聯干部想著無論如何也要先幫助貧困戶渡過眼下的難關,于是自掏腰包,買來豬肉等年貨送上門去,感動得貧困戶連聲夸贊:“感謝黨和政府,你們這些干部真好!”這一舉動得到了省社聯黨組的大力贊揚,最終省社聯領導號召全體干部職工和社會團體來溪南村購買農家特產,為貧困戶送去物資,籌集資金購置年貨。
此外,省社聯駐村工作隊積極為溪南村的貧困戶申報扶貧小額貸款,除了購買農業生產所需的物資以外,還用于發展家庭畜牧養殖,以及就近投資開辦小商店、小燒烤店、小理發店、小修理店、小餐館等農村“八小工程”,對貧困戶提供免費的就業培訓,為貧困戶就業提供便捷的就業渠道,使貧困勞動力能夠走出去、提升獲得感,充分發揮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最終實現脫貧致富。
“我們要腳上沾滿泥土,心里裝著群眾。”省社聯黨組書記、主席吳永明這樣要求駐村扶貧干部。駐村干部深刻貫徹黨組的要求,帶頭引領、以身作則,既暖了人心也聚了人心,溪南村全村上下擰成了一股繩,眾志成城脫貧攻堅。
在省、市、縣三級組織和扶貧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自2015年7月資溪縣高阜鎮溪南村成為省社聯定點幫扶村兩年來,扶貧工作組結合溪南村自身產業和資源優勢,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并開辦毛竹、竹筍加工企業,發展豬、羊養殖業,切實提高了村民收入,實現人均收入翻番;完成了水源、甘加源、前源、后源四個自然村自來水改造;擴建村路改善基礎設施,并多方申請籌集資金,準備重新建設新辦公樓,利用省扶貧辦專項資金,正在對后源、佛頭嶺兩個自然村進村入戶路進行硬化。兩年來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整治、村民精準幫扶上取得明顯成效。
喜人的數據,來源于扎實的扶貧措施。兩年來,省社聯始終堅持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一是以“村容整治環境美、村風文明心靈美、管理民主和諧美”為目標,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二是積極幫助當地村民發展毛竹加工等產業,壯大集體經濟。三是積極為村民解決實際問題,針對格水村一村民由于歷史原因未辦理林權證的情況,深入該村民家中了解情況,并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辦理。四是助貧幫困對象由過去的貧困戶擴大到全村老黨員,讓老黨員倍感溫暖。
此外,組織機關志愿者深入該村小學開展“點亮微心愿 關愛留守兒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安排志愿者們與學生們一一結對,將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送給了結對的學生,并向學生們贈送了一批書包、文具用品和書籍。同時,深入各自然村調研,了解各村修建村民活動場所、飲水工程、河堤、危房改造、入村小組橋、村容村貌整治、路面硬化等需求情況,并向縣扶貧辦提出申請幫助解決。
“身在基層、心系農民、立足農業、服務群眾”。省社聯黨組堅持滿懷真情為貧困群眾服務,用心傾聽一線聲音,切實解決基層難題,始終掛念著溪南村貧困群眾的生活,牽掛著貧困村莊的發展。
在五谷飄香、果實累累的收獲季節,溪南村四周山花爛漫,鄉間桃李增艷。為了繡好精準扶貧這朵花,江西省社聯定點幫扶溪南村正向著陽光勇毅篤行!

省社聯開展“點亮微心愿 關愛留守兒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省社聯駐點扶貧干部慰問貧困村民
■責任編輯: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