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報道組
林印孫的大扶貧情懷
□ 本刊報道組

林印孫,男,53歲,中共黨員,正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總裁,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工商聯副主席。2005年獲“中國光彩事業獎章”,2008年“江西省十大杰出建設者”、2010年江西省優秀企業家,2011年“全國畜牧富民功勛人物”、“全國建設新農村優秀黨員”,201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突出貢獻人物”、紫荊花杯杰出企業家獎、全國糧食系統創業企業家、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獎,2014年第四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2015年當選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正邦集團是誕生在江西紅土地上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集團全部的產業鏈都扎根農村,情系農民。黨的十八大以來,林印孫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秉持“發展不忘根本,致富不忘農民,崛起不忘社會”的企業理念,始終如一地關愛貧困群眾,助力脫貧攻堅,在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譜寫了一曲曲民營企業家樂于奉獻的精彩樂章。
林印孫在長期的實踐思考中認識到,貧困地區發展一定要有產業推動,貧困戶脫貧一定要有產業支撐,企業發展也要最大限度地整合社會資源。正邦以飼料生產、生豬養殖為主,產業特點決定了企業與貧困戶有著天然的共生共榮的血脈關系。為此,林印孫將正邦發展與帶動農民致富結合起來,倡導設立產業扶貧專項基金,廣泛開展產業扶貧。這樣,既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供了重要載體,又為企業做大做強開辟了有效路徑。
2012年以來,正邦累計投資280億元,在江西吉安、安遠、廣昌、鄱陽,貴州晴隆、望謨、三都、織金,湖北紅安、安徽金寨、河南確山、廣西隆安、山西陵川、黑龍江蘭西、內蒙古林西等61個貧困縣新辦了90多個飼料廠、養豬場和油茶、香樟、水稻種植基地,占總投資縣的62%。
同時,在“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中,正邦還自告奮勇,分別與貴州望謨縣里穴村、江西新干縣爐村村、江西省東鄉縣北莊村結成幫扶對子,想方設法幫助三個村的796名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為此,正邦無償捐款310萬元,建設油茶基地、養殖基地,幫助這三個村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產業。2016年開始,又在這三個縣分別投資4億元,建設3個30萬頭生態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帶動1.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在油茶、香樟、水稻種植中,正邦實行訂單作業,也帶動了農戶發展。

為破解貧困戶在發展脫貧項目上缺資金、缺技術、怕風險的三大難題,讓貧困戶自覺自愿、熱情踴躍地融入正邦產業鏈,林印孫經過調查研究,摸索出一種市場經濟與扶貧濟困相結合的模式,即“龍頭企業+貧困戶”,“四提供兩擔保”,把農業龍頭企業與貧困戶結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正邦在貧困縣建飼料加工廠、生豬繁殖場,引導貧困戶加入到養殖體系。貧困戶建設一個500頭規模德小型生態養殖場,由正邦免費提供豬苗、飼料、防疫服務和養殖技術,實行貸款擔保、肥豬回收價格擔保,確保合作農戶每飼養1頭肥豬純收入150-200元,一年兩欄,收入可達20萬元。這種扶貧模式簡單易行、見效快、收益高、風險低,農戶只需按照公司提供的技術養好豬,不需流動資金、不需擔心市場行情,不僅實現了當年的脫貧問題,而且脫貧致富可持續。貧困戶由要錢要物的“伸手派”變成了自力更生的“創業者”,這種扶貧模式被人們稱為“福豬工程”。
在“福豬工程”實施的過程中,市場行情也曾出現重大變化(比如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生豬養殖全面虧損),正邦始終堅持扶貧宗旨,實行保護價收購,企業補貼7500萬元,避免農民兄弟蒙受損失。既確保了貧困戶利益,也保證了合作發展的連續性。2013年以來,正邦通過實施“福豬工程”,直接帶動了12萬貧困人口脫貧,間接帶動上百萬農民增收。
林印孫來自農村,熟悉農村情況,知道有的家庭之所以貧窮,主要是由于勞動力因病、因殘,或者由于老人小孩需要照料,既不能遠離家門打工,也不能干重體力活,而田地產出又非常有限。為了更加快捷有效地幫助這些貧困戶,他親自起草《正邦集團各分子公司吸納貧困人口就業方案》,要求養殖場、飼料廠把政治意義和社會責任擺在前面,少算經濟賬,就近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堅持因戶施策,有技術的做技術工的,沒有技術的搞衛生、當門衛、裝卸貨物;身體條件好的安排全天上班,身體差些和需要照顧家庭的婦女們就安排半天上班,靈活機動,確保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通過對2121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針對性就業幫扶,正邦2017年度可幫助近8000人脫貧。
林印孫堅持扶貧與扶智相結合,二十年來,正邦在臨川二中、江西農業大學、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開辦正邦班、設立正邦助學金9000萬元,幫助莘莘學子完成學業。正邦集團所有企業的招聘大門優先向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大學畢業生敞開,目前在職的42800多名員工中,有31000多人是農家子弟,其中60%家庭原來比較貧窮,他們依靠在正邦的工作改變了全家處境。
林印孫還積極參加光彩慈善事業,在中國光彩事業慶陽行、紅安行、廣昌行等大型活動中,捐款250萬元,幫助紅安6個、廣昌2個、慶陽6個、瑞麗6個貧困村改善醫療、教學、生產條件。在抗洪救災、抗震救災等活動中,林印孫身先士卒,捐助善款累計達2200多萬元。
為效仿黨政機關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的做法,林印孫明確要求集團總部各職能部門、全國480家分公司的總裁、總經理、總監、場長等中高管,主動下到貧困村與貧困戶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年初,要與結對的貧困戶簽訂幫扶責任狀,每月建立幫扶臺賬,幫貧困戶辦了哪些實事,啟動了什么項目,進展情況,完成了多少銷售額,實現收入一一在冊。為確保幫扶不走過場,一方面集團審計部要對扶貧臺賬進行審計,另一方面扶貧工作也成為中高層干部年底評先評優的重點考核依據之一。通過12個月的扶貧臺賬,林印孫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中高管幫扶進展和存在的問題,每月召開工作調度會親自點評督導。正邦的中高管們一手抓生產經營,一手抓精準扶貧,有的開展產業幫扶,有的安排就業,有的開發新的扶貧項目,形成了全集團濃厚的幫扶氛圍。截止到2017年6月底,正邦集團中高管累計與1000余名貧困人口“結親”,每年扶助金額500萬元以上,幫扶貧困戶產業脫貧項目成效顯著。
為積極策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的莊嚴承諾,也為了履行“企業發展不忘回報社會”的重大責任,林印孫2017年5月代表正邦集團向社會宣布:要以更加精準的產業扶貧為切入點,在國家脫貧攻堅主戰場烏蒙山區、太行山區、羅霄山區等深度貧困地區,開啟深度脫貧攻堅。計劃從2017年開始到2020年,每年投資100億元以上產業扶貧基金,發展扶貧產業,力爭帶動2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截止到2017年6月底,正邦已經與全國5個省55個縣簽訂了50多個產業扶貧投資項目協議,預計投資150億,目前已有12個項目開工建設。
大地厚德載物,君子自強不息!林印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他的人生信念:自己富為有限之富,以己之富為“三農”富,則是無限之富!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