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春馬鈴薯-夏油菜-秋延遲番茄三種三收高效栽培模式
大棚春早熟馬鈴薯-夏油菜-秋延遲番茄三種三收高效栽培模式,可在不影響春馬鈴薯、秋延遲番茄兩大茬栽培的前提下,在夏季采取遮陽措施,加一茬油菜,能明顯提高經濟效益?,F將其技術介紹如下。
1月底至2月初馬鈴薯播種,大拱棚內三膜覆蓋種植,4月底收獲。夏油菜可于5月撒播,6月中旬開始收獲。7月中旬在棚內定植番茄,10月至11月底收獲上市。
早春馬鈴薯應選擇早熟、抗病、豐產品種,如荷蘭十五等。夏油菜可選用耐高溫炎熱、抗病力強、品質好的品種如上海青。秋延遲番茄應選擇中熟,耐熱、高抗病毒病的品種,如金棚1號、L402以及佳粉系列的高產抗病品種。
(一)早春馬鈴薯
早春大棚馬鈴薯采用三膜覆蓋種植,即:大拱棚、小拱棚、地膜。
1.整地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400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50千克,耕翻整平。
2.開溝起壟。播種前按大行80~90厘米,小行50~60厘米的行距開溝起壟,壟頂開溝,深10厘米,每壟種2行。澆水后按20~25厘米株距點播。施硫酸銨15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做種肥。注意施入辛硫磷毒餌防地下害蟲。
3.播種。1月下旬開始切塊播種。播種后覆土8~10厘米,隨后摟平,鋪設滴灌帶,扣地膜。
4.田間管理。當馬鈴薯苗頂到薄膜后及時破膜,將幼苗引出,并將薄膜口用土壓嚴,溫度保持在22℃左右。苗期“先蹲后促”現蕾前盡量不澆水以防瘋長?,F蕾后澆水施肥,促進地下部生長。外界溫度穩定在適宜馬鈴薯生長的范圍后,將拱圓大棚內的小拱棚撤去。薯塊膨大期,保持土壤濕潤。每隔10~15天澆水1次,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復合肥15~20千克。薯塊膨大后期適當控水,地表保持見干見濕。收獲前10天停止澆水。可每隔一定時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以提高植株抗性,增加薯塊產量。4月底即可上市。
5.病蟲害防治。早春馬鈴薯主要病蟲害為:晚疫病、蚜蟲、二十八星瓢蟲等。防治晚疫病可用7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800~1000倍液和l0%氰霜唑懸浮劑2000~2500倍液或72%的杜邦克露700~800倍液或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800~1000倍液防治。每6~8天噴1次,連防2~3次。防治二十八星瓢蟲可在幼蟲卵孵化初期用20%溴氰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每隔6~8天1次,連噴2~3次。

(二)夏油菜
大棚夏油菜要實行遮陽種植,大棚膜上要適當噴施大棚降溫劑,遮蔽強光,以利降溫。小油菜生長期短,在種植前必須施足基肥。
1.整地作畦。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1000~1500千克,廂平土碎,上松下實,畦寬1.5米,長20~30米。
2.播種。小油菜可采用撒播的播種方式,每667平方米用種量300克。
3.水分管理。小油菜根系分布淺,耗水量多,因此不耐旱,整個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在幼苗期,如陽光猛烈,必須保持每天淋水3次,即早晚淋水和中午11~12時淋過午水,以保證植株正常生長。大棚放風口全部打開,以利通風降溫。
4.施肥。小油菜生長期短,在種植前必須施足基肥,追肥一般在直播地苗齡15天后開始施用,一般每6~7天追1次,全期追肥3~4次。第一二次可用較稀薄的肥水,以后每667平方米用30~40千克復合肥淋施或撒施,最后一次要在植株封行前進行。
5.病蟲害防治。(1)蟲害防治措施:蟲害以防治蚜蟲為主,在發生危害初期采用1.8%阿維菌素或10%吡蟲啉1500~2000倍等防治。
(2)病害防治措施:用72%杜邦克露、25%瑞毒霉600~800倍液或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150倍液農抗120防治軟腐病。
6.采收。小油菜從播種至采收為45~60天。采收時間可根據成熟度和市場需求而定,適時采收可提高產量和品質。
(三)秋延遲番茄
大拱棚秋延遲番茄生產前期處于高溫季節,空氣干燥,不利于西紅柿的生長發育。非常易感染病毒,尤其是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給菜農造成的損失最大,嚴重的造成絕收。
1.品種選擇。秋延遲栽培的番茄所處的氣候環境條件正處于高溫季節,番茄極易發生病毒病,因此,必須選擇抗病毒病、耐熱性強的中晚熟品種。可選用金棚1號、L402以及佳粉系列的高產抗病品種。
2.整地定植。定植田塊每667平方米撒施5000千克農家肥,50千克氮、磷、鉀三元復合肥,深耕細耙,按60厘米左右的行距做成15厘米的高壟。定植期一般在7月中旬,應選擇陰天或晴天的傍晚前后進行,株距為40厘米,大行距為90厘米,小行距為50厘米。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植2500棵左右,栽完后澆水,有利于降溫緩苗。
3.田間管理。從定植到第一穗花著果前,應根據情況進行適當澆水,盡量創造一個氣溫比較涼爽,土壤適度濕潤的環境。在第一穗果長至核桃大小時,結合澆催果水、催果肥,進入結果盛期后,一般隨水追肥,可每667平方米每次追施氮鉀肥15千克。秋延遲栽培的番茄著果期正處在高溫階段,為提高坐果率須用番茄靈進行處理。根據栽培密度確定留果穗數,一般每株留果4穗,每穗留3~4個,在坐果前搭好支架。番茄定植緩苗后,棚內溫度較高,可加大通風口,使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保持在15~18℃,隨外界溫度氣溫下降,逐漸縮小通風口,至10月中旬除白天進行通風外,夜間應封閉棚膜進行保溫。
4.防治病蟲。秋延遲番茄的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葉霉病,蚜蟲等。可用病毒A防治病毒病,晚疫病可用烯酰嗎啉、氟菌·霜霉威噴霧防治,用吡唑醚菌酯等藥劑防治葉霉病。蚜蟲可用10%吡蟲啉1500~2000倍液防治。
5.適時采收。秋延遲番茄一般在國慶節后達到采收盛期,此時,其產量高,品質也優,市場需求量大,價格也高,所以,對于達到采收標準的果實要及時采摘出售,獲取較高的收益。(楊德峰 高紹英山東省夏津縣蔬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