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悅+張杏梅


摘要:縣域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解決城鄉的一些問題,也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本文選擇霍州市和侯馬市為研究案例區,雖然兩者同為臨汾市的縣級市,經濟特點卻不盡相同。本文主要運用統計法、分類法和制圖法等,通過對兩地的人均GDP、三次產業的產值、城鄉居民收入等進行分析和評價,研究兩者經濟上的發展特點,提高地區競爭力,帶動臨汾其他縣域經濟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縣域經濟;經濟發展;霍州市;侯馬市
現如今,縣域經濟對人民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不僅可以解決城鄉問題,也可以促進縣域經濟的整體發展。但在現實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傳統農業發展效率低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迫切需要解決。我國有很多研究學者對各省、各地區的縣域經濟狀況進行對比,通過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研究,并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出一些意見。本文主要對臨汾市和侯馬市各個指標進行分析,分析其發展軌跡與差異,找出兩地發展規律,并對其他地區的發展起到借鑒作用。
1研究區經濟發展概況
1.1霍州市和侯馬市區位分析
利用A rcgis軟件做出兩地區位圖,從兩地分布圖中看出:霍州市和侯馬市為臨汾僅有的兩個縣級市,霍州市位于臨汾的東北部,而侯馬市位于臨汾的南部地區。
1.1.1自然資源條件
霍州市和侯馬市兩地自然條件較優越,河流較多,水資源豐富。侯馬市地形平坦,氣候優越,適合大規模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比如說小麥、棉花,農田林網化的程度非常高。同時由于交通便利,農業發展也比較迅速。霍州市大部分地區都有煤炭的分布、極大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1.1.2位置交通條件
侯馬市為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部分之一,又受到太原等城市的影響,且南北兩側均有機場,使得運城成為山西南部重要的交通中心,極大的帶動當地物流業等其他產業的發展。霍州境內鐵路眾多,相比之下沒有侯馬市優勢強,但也能滿足經濟匕的需要。
1.1.3勞動力資源
一般情況下,勞動力數量主要表現在從業人員的反應,質體現在中小學生的教育體現。
侯馬市的國有單位從業人員數量較多,而霍州市的城鎮單位人員數量較少。質量上看,兩地都加強九年義務教育的培養,對教育的財政支出也增強,普通中學生和小學生均已過萬,素質較高。兩地普通中學人數小于小學人數,顯現出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
1.2選擇霍州市和侯馬市進行對比的原因
霍州市和侯馬市分別為臨汾的兩大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較臨汾其他縣發展較快,霍州市有豐富的煤炭礦廠資源,以重工業為主,但隨著近些年煤炭的枯竭,迫切需要轉型發展。侯馬市為山西南部地區的重要樞紐之一,物流產業發展基礎好。本文通過霍州市和侯馬市的經濟發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近五年各項指標進行統計分析評價,探究兩個地區經濟差異特征以及產生差異的具體原因,找出適合霍州市和侯馬市經濟發展的模式,為其他類似地區的發展起到借鑒作用。
2.霍州市和侯馬市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統計分析
2.1兩地地區人均GDP
霍州市和侯馬市近10年來人均GDP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而且侯馬市經濟發展狀況優于霍州市的發展,僅在2013年出現了小幅下跌情況。兩地在2011年人均GDP快速增長,主要原因是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兩地都開始了跨越式發展經濟開始加速,人民生活水平開始提高。2013起由于經濟發展疲軟,外加經濟結構性問題突出,使得出現增速下降的情況。霍州市礦產資源豐富,在靠能源發展雖然帶動地區經濟的增長,但長期過度依賴煤炭發展使得經濟出現下滑。
2.2兩地產業結構差異
從第一產業來看,兩地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基礎較好。特別是2011年之后霍州市開始大力發展農業,提高農業競爭力,并且超越了侯馬市的農業發展。
從上圖中,第二產值來看霍州市產值一直高于侯馬市,霍州市主要蘊藏大量煤炭資源,以煤炭為主的關聯產業迅速崛起,而侯馬市由于資源缺乏,工業所占經濟總值比值較小。霍州市應該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發展如旅游業、物流業,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侯馬市第三產業發展更迅速一些,兩地都比較重視旅游資源的發展,并且有許多的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比如說霍州七里峪風景區,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但霍州市第三產業發展緩慢,遠遠低于侯馬市。侯馬市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十分迅速,在2013年,光第三產業產值達到了49萬元,后續發展潛力巨大。是山西省境內原生植被最好、景點最多的生態旅游資源集聚區域。侯馬市的晉國文化遺址不僅是山西著名的人文景觀大力發展侯馬市旅游資源,可以帶動地區經濟的騰飛,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2.3兩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人均純收入比較
霍州市和侯馬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在增加,不相上下。從2008-2013年,霍州市城鎮居民增加了9499元,侯馬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8655元。霍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4495元。侯馬市增加了3995元。侯馬市農民人均純收入一直高于霍州市,但速度沒有霍州增加的快。由于侯馬市農業發展的較好,所以比霍州市更高一些。兩地都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城鄉差距日益增大,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這是由于傳統的城鄉二元化發展機制引起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將城鎮和農村一起發展,統籌兼顧,使得霍州市和侯馬市實現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2.4兩地財政總收入比較
霍州市財政收入在2010年快速發展,之后趨勢比較平緩。而侯馬市財政總收入一直很平穩,變化幅度較小。霍州市財政總收入遠遠高于侯馬市,情勢比較可觀,霍州市財政收入總量處于臨汾前列,帶動市區區域經濟公共,衛生教育等發展,而侯馬因提高財政收入與支出水平,更好的促進資源配置。
3霍州市和侯馬市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和解決的對策
3.1霍州市和侯馬市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
3.1.1兩地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
霍州市與侯馬市自然條件的得天獨厚,近幾年,霍州市大力發展電力、煤焦、化工產業,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并延伸了產業鏈條、提高了附加值。侯馬市利用其區位優勢和氣候優勢,發展有特色的精品農業,并在政府的鼓勵和幫助下,取得重大的突破。由于侯馬市交通十分方便,侯馬物流業發展迅速,成為侯馬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3.1.2兩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霍州市和侯馬市都利用其固有的資源努力發展,但其中兩地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度依賴,而沒有利用其優勢去發展創新去取得更大的收益,沒有形成高級的產業結構,處于衰退期,在利用資源發展方面,具有共性。霍州市現如今煤炭資源日益枯竭,煤炭產量和質量都處于下滑趨勢,當務之急就是推動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的改變,尋找其他經濟增長點,比如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侯馬市過度依賴交通,又由于行政級別偏低,地域面積狹小,之前優勢出現弱化,應大力提升物流發展戰略,完善基礎設施,打造品牌物流產業。
3.2霍州市和侯馬市的經濟發展解決的對策
3.2.1霍州市經濟發展對策
(1)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霍州市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然而主要是高耗能產業,高污染現象比較嚴重,因此要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2)大力打造精品旅游業。
霍州市地區生產總值主要產值主要依賴工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的比重很小,大力發展旅游業成為當務之急,將七里峪為發展龍頭,加快發展特色品牌,豐富旅游的內涵。
(3)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霍州作為一個礦產資源的城市,造成了去多地區環境破壞嚴重,對當地的環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要的影響,只有改變當前環境,才有可能使的后續經濟的發展。
3.2.2侯馬市的經濟發展對策
(1)大力發展高效農業。
侯馬市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基礎好,最近幾年出現了衰退,侯馬市應該保持其自身發展的特色,提高糧食作物的品質。發展品牌產品,提高侯馬市農業發展的競爭力,促使當地農業從單一產業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2)提高市地區的財政總收入。
侯馬市財政收入與其他地區相比較低,使得當地政府無法最大限度的使用其職能為當地的百姓謀取福利,侯馬市政府應該堅持制度創新,滿足當地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需求。
(3)努力打造優質生態環境。
對本地有污染的產業進行禁止,對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增設回收站,實現城市對生態環境的要求。侯馬市應該大力發展環保產業,走協調、持續、發展的綠色之路。
結論:本文通過對霍州市和侯馬市經濟發展進行綜合性分析和比較,可以看出兩地從2004-2013年經濟發展速度正在加快,人均GDP顯著提高,但增速有些緩慢,主要原因是兩地都出現了依賴效益,霍州市依賴“煤炭”,侯馬市依賴“交通”。所以在發展的同時需要合理配置資源,使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侯馬市財政收入支出較少應加大財政收支力度,促進資源配置,促使人民生活提高。侯馬市也該進一步發展工業,促進產值穩定發展,霍州是煤炭重工業城市,在追求工業經濟的同時,也該注意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