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軍
摘要:基于城市軌道交通的國內外現狀了解及其普遍存在的換乘難、高峰期擁堵、換乘效率低等問題,分析了有關影響換乘效率的主要因素、軌道交通換乘效率評價以及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換乘的文獻,并結合實際情況對重慶市軌道交通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軌道交通;換乘;評價;效率
1引言
隨著居民的生活水平地顯著提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可供人們選擇的出行方式日趨多樣化,軌道交通作為一項便捷、舒適的交通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不過,這些也必然帶來人員流動頻繁,人均出行次數士增長,城市綜合客運樞紐換乘系統換乘量必然也隨之增長。此問題在客運交通尤其是軌道交通中更為突出。城市軌道交通雖然并不存在著“堵車”問題,但是它卻存在著十分嚴重的“堵人”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城市軌道交通換乘的問題,國內外已有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相關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綜合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軌道交通與其它交通方式之間的換乘研究
(2)城市軌道交通換乘效率影響因素
2.1軌道交通與其它交通方式之間的換乘研究
近來,國內外專家對換乘問題格外關注,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在軌道交通與公共交通、公交車站以及自行車的換乘,研究內容主要有換乘樞紐的換乘銜接方式、換乘布局規劃等。
國外的F nlin JJ、s enevirate PN&M 0 rrall JF等以人為主體對交通樞紐換乘處的一系列設施(樓梯、排隊區域、人行道等)的服務水平進行了劃分,探討了行人服務水平的評價方法:
羅雁云、甘勇華對軌道交通的換乘體系進行了研究,認為不論是何種換乘,應該提倡以人為本,以方便為出發點,著重考慮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銜接性。
如以廣州地鐵換乘樞紐為例研究了多功能樞紐和復雜多線換乘樞紐的規劃布局。
(1)軌道交通與自行車換乘:為了充分利用軌道交通的運輸優勢,日本采取了自行車與軌道交通換乘的運輸策略。其實早在年日本就己經出現了用自行車向公共交通喂客的現象:郭琴、王元慶針對自行車與軌道交通的換乘過程,將該過程分為行人出行到自行車租賃點,再到軌道交通附近租賃點與其到軌道交通進站口三個基本環節,建立了B+R換乘評價體系,對兩者換乘效率進行評價。
(2)唐富藏、張有恒探討了接駁換乘系統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的重要性,建議處理軌道交通系統接駁工具時,其優先級由高到低依次為:步行、自行車、公共汽車、出租車、小汽車
2.2城市軌道交通換乘效率影響因素
長安大學的王娜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來說明影響換乘效率的因素,城市規劃、發展水平,交通需求,交通管理體制為外部影響因素:樞紐內部布局,與周圍路網銜接程度,城市綜合客運樞紐組織,運能匹配度,信息系統建設為內部影響因素。馬洪叫在其論文中說明影響樞紐換乘效率分為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兩種,客觀因素主要是以人為主體:候車時間,走行距離,走行時間,以及其他服務時間(閘機、安檢售票服務時間);章良還指出綜合樞紐內部運輸方式應當統一調度,合理配置資源,而且必須建立統一的調度管理系統,避免各自為政的局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