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彭志萍 車文斌
規劃引領遂寧綠色城市邁向養心高端
本刊記者 彭志萍 車文斌
規者,法度也;劃者,戈也。
“合理布局,規劃先行——2017年2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北京市考察城市規劃建設時,精辟地指出規劃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規劃在科學發展中起著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規劃,是任何一個地域任何一個時期發展的首要任務。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2016年11月26日,“中國新旅游時代——2016品牌推介暨旅游項目投融資大會”上,遂寧獨家榮獲“中國最美養生休閑旅游城市”大獎。
此前,遂寧已經榮獲全球綠色城市、全國最佳城市管理獎、中國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觀音文化之鄉、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省級森林城市、首批省級園林城市、首批省級環保模范城市等20多張城市名片。
生態文明,綠色為魂,遂寧是如何長袖善舞,在優勢并不突出的區域內,奪得一個又一個的殊榮的?“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張藍圖干到底”是其核心秘訣,而遂寧規劃,在其中正起著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的作用。
綠色貫穿西部城市遂寧發展的始終。如今,遂寧市正在綠色發展的主旋律中,闊步邁向生態養心高端。
遂寧,從來不乏創新。
2003年10月,大英死海正式對外營業,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古鹽鹵海水資源被再次利用,創造了北緯30度上又一神奇景觀。大英死海,芝麻開門,遂寧“無中生有”的創新之門從此開啟。
此后,文化創意嫁接經濟脈絡,好戲連番上演。2008年1月,中國文聯、中國民協正式命名遂寧市為“中國觀音文化之鄉”;
2011年1月14日,船山區打造的川中第一鎮——龍鳳古鎮開園迎賓,落后城郊鄉鎮實現完美涅槃,全國AAAA級風景區為遂寧再添“神來之筆”。
……
“兩山”“三水”擁“一城”,遂寧城市濕地的獨特魅力讓城市注入了山魄水魂,“兩山”“兩水”“兩寺”“兩島”“兩鎮”讓遂寧瞄準更高端的養心目標,“生態山水城”“現代花園城”“觀音文化城”……遂寧緊扣時代脈搏,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中,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遂寧科學發展的強勁動力,除了遂寧黨政的強有力的科學領導之外,有著遂寧科學規劃的助力。
譬如“養心城”規劃,2016年年初,《中華養生谷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出爐。
中華養生谷,位于河東新區東部片區,總面積34.69平方公里。遂寧市規劃局提出“中華養生谷是城市向東拓展的重點區域,空間研究范圍擴展到整個東山綿延帶,將通過整合區域內的山水、地域文化資源,統籌、協調東山的產業、功能布局與游線組織,利用區域資源支撐中華養生谷建設,形成集旅游、度假、休閑、養生、會議等功能為一體的,具有國際吸引力的生態旅游與休閑度假目的地。”遂寧市規劃局河東新區分局項目規劃為“一帶、一環、五板塊、十二景”的功能結構。更樂居、更養心是其規劃愿景。
截至2016年10月,遂寧市林地保有量208.38萬畝,森林面積240.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10%;全市林木蓄積量達到106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建市初的7.8%增加到30.01%,提高了22.21個百分點。到2020年,遂寧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5%,林木覆蓋率將達到40%,綠化覆蓋率將達到50%。
樂居養心,靈泉觀音文化、自然山水為核,遂寧一個以田園風光為特色,融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娛樂、康體養生、科普教育、農業觀光、宜居地產為一體的文化旅游勝地正在形成。從無到有,次第生花,遂寧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多規合一”,顧名思義,是指多種規劃融合為“一”。
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是為“多規合一”。
2014年,國家發改委、國土部、環保部和住建部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市縣“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28個市縣開展“多規合一”試點。
此后,全國形成了廈門經驗、賀州經驗、德清經驗。

遂寧

遂寧規劃局干部與全國各地的規劃單位加強交流學習
而四川,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經驗:城鄉規劃管控的遂寧經驗。
按照“全域規劃”理念,依據《遂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推進各縣城、鎮總體規劃的修編和鄉村規劃編制,實現城鄉規劃全覆蓋。
2014年,射洪縣、大英縣、蓬溪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成,沱牌鎮、隆盛鎮、天福鎮等第二批省級試點鎮總體規劃修編完成。
多規融合、面向實施的規劃協調機制。遂寧市規劃實施一張規劃圖、一個規劃信息平臺、一個規劃協調機制、一個規劃審批流程、一個規劃監督體系、一個規劃反饋機制的“六個一”工程。
此外,全市構建起了層級有序、民主公開的城鄉規劃實施監管體系,建立起了規劃動態聯合監督檢查機制,制定《遂寧中心城區風貌規劃導則》《遂寧市建筑規劃設計導則》《遂寧市“三規合一”規劃編制導則和成果數據標準》《遂寧市規劃管理手冊》等地方性技術標準和規范。
上下聯動,多規管控,全域協調的規劃管控機制和體系在遂寧市形成,遂寧規劃步入科學化、體系化、常態化階段。
2017年上半年,遂寧規劃繼續探索創新,劃分老城區規劃控制單元,限制了各單元開發總量和開發強度,編制形成《老城區有機更新研究成果》。
全市還穩妥推進城鄉規劃改革。根據《健全完善城鄉規劃管控體系實施方案》,組建形成船山、安居、開發區和河東新區規劃分局,建立起項目“審批、管理、監督、驗收”適度分離、行政審批環節相互糾錯、相互制約的內部監管機制和跨行政區的規劃管理體制。
在“多規合一”方面,推進射洪、大英等縣同步開展試點,擬定《遂寧市“多規合一”工作推進方案》,在城市控規編制中積極開展“多規融合”探索。
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有2例患者治療無效,對照組有7例患者治療無效,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5%,對照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6.3%。
在深入完善城鄉規劃法規與標準規范體系方面,一系列管理辦法和意見接連出臺,《遂寧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遂寧市關于進一步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遂寧市控制性規劃動態維護管理辦法》《遂寧市城鄉規劃管控辦法》等,讓規劃理念在遂寧深入人心,城鄉規劃管理更加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城鄉規劃管控,在遂寧結成一張嚴密的網絡,在規劃的引領下,遂寧駛上城鄉規范、有序、科學、協調的發展快車道。
在2016年,本刊在《強鎮興縣》一文中就提出,當前中國城鎮的正由粗放式發展向精致化發展方向轉變,精致化的城鎮形態與精細化的管理是其必由之路。
2017年9月,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市,這座城市人口超千萬、經濟體量過萬億的歷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繡花”功夫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推動城市管理向以人為本、規范法治、系統綜合、智慧精準轉變,建設“干凈有序之城、美麗宜人之都”。
立高方能望遠。規劃往往具有前瞻性、戰略性。遂寧市的品質提升行動似乎來得更快更早,力度也更大。
遂寧市規劃局是“城鎮提升行動”的牽頭部門,制定了《遂寧市“城鎮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遂寧市“城鎮提升行動” 2017 年度工作推進方案》,策劃形成2017—2020年“城鎮提升行動”總項目庫和2017年實施項目庫,謀劃出15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408億元。
2017年,遂寧“城鎮提升行動”實施93個項目,計劃投資170.9329億元。
遂寧市規劃局督促各牽頭單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公共服務配套功能完善、生態景觀和城市形象提升落到項目上,實行每月督查,按目標任務和時間進度保質保量推進項目建設。
2017年1—6月,僅城鎮提升行動一項,遂寧市的項目建設完成投資75.1603億元,占年度計劃44%;新建項目49個,續建項目44個。
——推進中心城區控規全覆蓋。遂寧市規劃局按照新版總規“一城兩區五組團”開放型、組團式城市空間發展格局,通過合理劃定控規編制單元,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控規編制,完成了老城區、鳳臺新區等片區的控規編制,完成了河東新區一期、物流港一期及拓展區的控規維護和南強片區概念性規劃的編制,為城市建設管理和土地出讓提供了規劃依據,增強了規劃管理的法定保障能力。
——加快推動各類專項規劃編制。按照“規劃牽頭,部門聯動”思路,全面推進各類專項規劃編制;完成《中心城區城市藍線規劃》《中心城區城市綠線規劃》《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中心城區慢行系統規劃》編制,協同參與《遂寧市中心城區教育設施專項規劃》《遂寧市中心城區人防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專項規劃編制,促進了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合理布局,同步實施、共建共享。

遂寧規劃局領導現場檢查
——積極推動重大、重點項目規劃設計。市規劃局加強水系和綠地的規劃、控制、保護和管理,積極開展城市藍線、綠線劃定工作;組織編制《九蓮洲國家濕地公園景觀提升方案》《濱江南路景觀設計方案》等重要功能片區的規劃設計方案;塑造特色風貌,激活老城文化記憶、提升城市景觀,完成鳳臺、南強等城市重點片區的城市設計,以及遂寧市文化中心建設方案設計、城鄉規劃展覽館布展設計,為打造遂寧新地標做出了積極貢獻;積極參與海綿城市綜合改造研究,為城市環境提升、完善重大公共服務設施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優化提升村鎮規劃體系。市規劃局督導各縣(區)開展鎮(鄉)規劃審批,全面推進鎮(鄉)依規建設,有力有序推進了“百鎮建設行動”和“綠色城鎮建設行動”;進一步優化完善《遂寧市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總體規劃》,督促各縣區完善“縣(區)域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總體規劃”成果,指導縣(區)、園區開展幸福美麗新村規劃審查,確保全市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工作的高效推進;全市修編鎮(鄉)規劃16個,審查幸福美麗新村規劃656個;加強重點區域鄉村規劃設計研究,創新、創優推出了河東新區云嶺社區村莊規劃等設計方案。
精細,精致細密。遂寧市的規劃體系,已經步入了精細化的階段。規劃的精細,保證著遂寧的社會經濟發展,向精細化階段轉變。
2017年7月,遂寧市正式啟動了綠色發展規劃編制。9月20日,遂寧市召開綠色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站位要高,要洞悉世界綠色發展動態,掌握全國綠色發展脈搏,充分借鑒其他地區先進經驗,讓規劃質量達到國內一流、西部領先水平。”會上,遂寧市委副書記、市長楊自力自信地說,而自信的底氣,與規劃部門創新性的工作密不可分。
這年的8月30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遂寧服務站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學會在全國設立的首個地方服務站。
把目光投向遂寧市蓬溪縣,其規劃理念也讓人驚異。在最近召開的蓬溪縣村鎮建設規劃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上,審議了《蓬溪縣寶梵鎮寶梵村土坯房整治集中聚居點規劃》《蓬溪縣吉星鎮鯉魚巖水庫移民安置點規劃(7組)》等10個規劃,內容涉及聚居點、產業布局、污水處理、加油站、道路等各個方面,規劃理念深入村鎮,成為各層級政府部門的工作綱要。

遂寧市域城鎮空間結構規劃圖(2013-2030)
規劃的精細化管控,于此可見一斑。
——規劃審批的精細。建立項目“審批、管理、監督、驗收”適度分離、行政審批環節相互糾錯、相互制約的內部監管機制,梳理、優化審批程序,進一步簡政放權、簡化程序。2017年上半年,受理各類報建96項,辦理《建設用地選址意見書》24件,城鄉規劃許可網上審批率100%,政務服務工作“零”投訴。嚴格執行城鄉規劃和建設項目批前公告、批后公布。
——行政監察的精細。嚴格執行由市規劃委員會、專家評審會、局業務審查會、項目業主內審會的規劃評審機制。2017年上半年,召開各類項目審查會議17次,審查項目126個;制定《2017年行政權力公開運行平臺建設實施方案》;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辦理各類規劃督查交辦件119件;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接待群眾來訪120余人次,辦理信訪案件4件,做到件件有回復,事事有落實,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
——村鎮規劃管控的精細。指導射洪縣、大英縣創新工作機制,探索建立了鄉村規劃師代辦制度;指導射洪、安居等縣區分別建立了村、社區等基層組織對違規建設的巡查發現機制和村鎮違規建設舉報獎勵辦法,對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實踐;按照“市管到鎮、縣管到村”的要求,健全了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機構,落實規劃督察員和鄉村規劃師制度,完成城鄉規劃督察員換屆工作,向縣(區)政府派駐規劃督察員5名,各縣(區)配備鄉村規劃師76名,實現了城鄉規劃督察全覆蓋。
規劃的精細,正推進遂寧由市到縣,由縣到鎮,由鎮到村的綠色生態化發展進程,推動城市由綠色城市邁向生態養心的高端。
10.16625/j.cnki.51-1752/f.2017.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