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珍 張寧 張曉群
(1.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2.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 連云港 222003)
右美托咪定滴鼻在神經定位刺激器引導臂叢神經阻滯中的應用
孟凡珍1張寧2張曉群1
(1.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2.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 連云港 222003)
目的探討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在神經定位刺激器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臂叢神經阻滯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3組,各30例。3組均在神經定位刺激器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之后A組予以0.5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B組予以1.0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C組予以2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比較3組麻醉前、麻醉后5 min、滴鼻時及滴鼻后30 min、70 min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3組滴鼻后30 min、70 min時的HR和MAP水平低于麻醉前、麻醉后5 min、滴鼻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滴鼻后30 min、70 min時MAP和HR水平下降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嗜睡及心動過緩率均高于A、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神經定位刺激下臂叢神經阻滯中給予較大劑量的右美托咪定滴鼻,安全性較低,臨床中應嚴格規定并控制右美托咪定劑量,減少其不良反應發生率。
神經定位刺激器;右美托咪定;滴鼻
在神經刺激儀下實施神經阻滯措施具有鎮痛完全、操作便捷及價格便宜等優勢,適用于上肢手術麻醉[1-2],但麻醉阻滯過程中會誘發應激反應需引起臨床重視。本研究為進一步探討右美托咪定滴鼻在神經定位刺激器引導臂叢神經阻滯中的應用效果,將下臂叢神經阻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予以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分析并對比麻醉前后的臨床效果變化。
1.1一般資料選取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臂叢神經阻滯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3組,各30例。A組予以0.5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B組予以1.0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C組予以2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A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0.36±8.14)歲,平均體質量(60.66±4.13)kg。B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41.11±8.20)歲,平均體質量(60.41±4.28)kg。C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42.02±8.08)歲,平均體質量(59.98±4.35)kg。3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3組患者均于神經刺激儀裝置下行右美托咪定滴鼻措施。采取神經刺激儀定位,選取肌間溝徑路臂叢神經阻滯,其一次性心電監護電極相連于儀器正極,于患者的患肢進行固定,其外周神經叢刺激針與負極相連。分別計算DEX滴鼻用量,叮囑并引導患者仰臥位,采取滴鼻劑雙側鼻孔輪流滴注,對鼻翼進行輕按,2~3次即可,使藥液可均勻吸收[3]。之后,給予A組0.5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給予B組1.0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C組予以2 μg/kg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
1.3觀察指標比較3組麻醉前、麻醉后5 min、滴鼻時及滴鼻后30 min、70 min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2.1HR和MAP水平3組滴鼻后30 min、70 min時的HR和MAP水平低于麻醉前、麻醉后5 min、滴鼻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滴鼻后30 min、70 min時MAP和HR水平下降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HR和MAP水平比較
2.2不良反應C組嗜睡及心動過緩率均高于A、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右美托咪定(DEX)為臨床常見鎮靜類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類藥物[4],可對交感神經活性進行抑制。其作用機制為DEX通過直接作用外周α2腎上腺素、藍斑核及脊髓,激動突觸前膜α2受體,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終止疼痛信號的正常傳導,發揮交感神經抑制作用。患者給予麻醉干預后,其心率及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比于靜脈給藥,鼻腔毛細血管網更為豐富,其吸收效果更佳[5]。
本研究結果顯示,3組滴鼻后30 min、70 min時的HR和MAP水平低于麻醉前、麻醉后5 min、滴鼻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滴鼻后30 min、70 min時HR和MAP水平下降更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嗜睡及心動過緩率均高于A、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大劑量的右美托咪定滴鼻麻醉對患者的HR和MAP水平影響更大,但不良反應較多,安全性較低。
綜上所述,神經定位刺激下臂叢神經阻滯中給予較大劑量的右美托咪定滴鼻,安全性較低,臨床中應嚴格規定并控制右美托咪定劑量,減少其不良反應發生率。
[1] 陳思.用鹽酸右美托咪定對接受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的患者進行輔助麻醉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21):44-45.
[2] 鄭薇,徐波,唐軼洋,等.右美托咪定在神經刺激儀下的下肢神經阻滯中的鎮靜作用[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3,29(9):650-652.
[3] 陳鑫.右美托咪定在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中的應用[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14,31(4):55-57.
[4] 張清福,曹俊.右美托咪定輔助下肢神經阻滯在骨科手術中的應用[J].上海醫學,2014,37(1):42-44.
[5] 石教輝,王志春,葉志虎,等.右美托咪定在下肢神經阻滯麻醉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36(7):1378-1380.
張寧,E-mail:1051967080@qq.com。
R 614.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28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