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靜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秦嶺院區 產科五區 河南 鄭州 450000)
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剖宮產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康復的影響
婁靜
(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秦嶺院區 產科五區 河南 鄭州 450000)
目的觀察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對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剖宮產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康復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秦嶺院區收治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64例,均行剖宮產分娩術,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對照組接受常規方式診治,觀察組接受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比較兩組術中出血量、輸血量、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輸血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3.75%(30/32)高于對照組71.88%(23/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能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其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提高護理滿意度。
多學科;應急預案管理;前置胎盤;剖宮產
兇險性前置胎盤是指附著于子宮下段剖宮產瘢痕處的前置胎盤,可導致產后大出血、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約50%的患者會發生胎盤植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上升,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生率也逐年上升[2]。本研究選取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秦嶺院區收治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64例,分組探討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對其剖宮產術中出血量及術后康復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秦嶺院區收治的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64例,依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n=32)和對照組(n=32)。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31.65±5.12)歲;孕周32~39周,平均(35.89±3.02)周;其中胎盤植入15例,術前出血12例。對照組年齡23~38歲,平均(32.14±5.07)歲;孕周32~38周,平均(35.12±2.79)周;其中胎盤植入16例,術前出血13例。兩組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及排除納入標準:符合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診斷標準[3];行剖宮產術;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多胎妊娠者。
1.3管理方法兩組均接受剖宮產分娩術。對照組接受常規方式診治,包括入院評估、遵醫囑護理、健康宣教等。觀察組接受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成立由婦產科主任、護士長為首的搶救小組,組員包括婦產科、新生兒科、外科、介入科、麻醉科及輸血科醫護人員,共同討論并制定兇險性前置胎盤的應急預案。①術前管理。給予一般情況良好患者期待療法,出血期間臥床休息,禁止陰道檢查;密切觀察陰道出血量,監測宮縮頻率、胎心;一次性出血>0.5 L或出血反復發生者,經處理未能控制出血時終止妊娠;術前由經驗豐富的產科醫師介紹患者情況,評估其失血耐受度及總血容量,選擇麻醉及手術方式,討論術中可能發生失血的關鍵手術步驟,準備所需血液品種及數量;完善各項檢查,備好手術器械及藥品。②術中管理。急性失血患者術前進行容量預充;術前檢查子宮下段,對存著大量出血風險者做好搶救準備及止血措施;關注出血速度及現階段出血量,準確評估術中出血量,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合理輸注血制品,需大量輸血者啟用大量輸血方案,關注患者體溫、尿量及性質、凝血功能變化情況,全程無菌操作,并給予患者抗生素預防感染;對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新生兒進行臍靜脈擴容或置于保溫箱內復蘇。③術后管理。評估患者麻醉深度和生命體征,確保患者無活動性出血;準備轉運途中急救物品;實施綜合性護理,包括心理疏導、病情監測、飲食護理等。
1.4觀察指標①采用容積法及稱重法測量術中出血量,胎盤剝離后出血經負壓吸引球吸到有刻度的負壓吸引瓶中,另用干紗布蘸吸術野出血,稱蘸血紗布質量,術后按壓子宮,稱會陰墊質量,按血液比重1.05換算成毫升,比較兩組術中出血量、輸血量及住院時間。②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項,滿意度=(基本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1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輸血量觀察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比較
2.2滿意度觀察組滿意21例、基本滿意9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滿意11例、基本滿意12例、不滿意9例;觀察組滿意度93.75%(30/32)高于對照組71.88%(23/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379,P=0.020<0.05)。
前置胎盤為產科常見疾病,發病率為0.2%~1.5%[4]。兇險性前置胎盤為最嚴重類型,主要發病因素有剖宮產、輔助生殖、人工流產、高齡妊娠等,嚴重威脅患者分娩安全。另外,多次剖宮產可累積損傷子宮內膜,加重切口瘢痕,提高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生率。因此,減少剖宮產次數是有效預防兇險性前置胎盤發生的主要方法。
常規治療通常對患者病情評估不準確,缺乏有效搶救預案,造成不良結局。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案,由各相關科室參與制定,全面評估風險,避免單科診斷獨斷性、片面性,各環節統籌規劃,可確保應急預案科學性及完整性。經充足術前準備,全方位病情評估,商定手術方式,有利于手術順利實施,減少術中出血量。術前充分評估失血耐度、備血,術中合理輸注血制品,有助于防止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圍術期建立危重病應急預案,能有效避免應對突發狀況的盲目處理,縮短搶救時間,促進康復進程。唐毅等[5]探討了應急預案在兇險型前置胎盤管理中的效果,發現給予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應急預案管理,能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輸血量少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給予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多學科協同下的應急預案管理能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及輸血量,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促進康復進程。
[1] 李艷,陳春梅,羅丹,等.介入術聯合宮腔球囊在減少兇險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應用[J].四川醫學,2015,36(10):1426-1429.
[2] 李秀娟,陳淑榮.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產前預測及臨床處理[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5,16(5):449-450.
[3]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26-129.
[4] 路思思,鄒麗.兇險性前置胎盤致產后大出血的防范[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4,30(4):256-259.
[5] 唐毅,馮瓊,潘長青.應急預案在兇險型前置胎盤管理中的效果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6):3234-3237.
R 472.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096
201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