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春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論 著?
精神科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授權水平相關性分析探討
安 春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目的分析精神科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授權水平相關性。方法 選擇2016年1~12月我院精神科護士60名為研究對象,經由Maslach職業倦怠量表及心理授權量表對其心理倦怠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并分析調查結果。結果 60名精神科護士存在較強烈的職業倦怠,情感耗竭為(8.29±2.82)分、個人成就感下降為(8.95±3.20)分、去人格化為(8.11±2.75)分;心理授權感知總分為(4.78±0.65)分,自我效能為(5.39±0.75)分,工作意義為(5.19±0.78)分、自主性為(4.88±0.84)分,工作影響為(3.55±0.18)分。心理授權總分、維度與職業倦怠之間均存在一定的負相關。結論 精神科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授權之間存在一定的負相關,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針對性措施改善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心理授權;精神科護士;相關性
精神分裂癥在精神科發病率較高,病情復雜多樣,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抑郁不安、焦慮狂躁、妄想多疑等,或可見傷人毀物表現,病程較長,遷延不愈,治療難度較大,病程較長,復發率及多次入院治療率均較高,不僅帶給患者痛苦,而且對于家庭及社會均可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由于病情反復發作,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以及社會功能大幅度下降,工作及生活難以保持正常規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民眾對于醫療水平及預期治療效果逐漸提升,而一線護士本身屬于職業倦怠高風險人群,當面臨巨大職業及工作壓力,患者、家屬的不理解,甚至受到身體攻擊,護患關系難以維持,這就導致其心理授權感知區域下降,造成職業倦怠[1]。因此醫院管理者應重視護士的心理狀態,把握心理授權感知相關的影響因素,改善其工作環境,充分調動護士的工作熱情,防控職業倦怠。本次研究選擇2016年1~12月我院精神科護士60名為研究對象,分析Maslach職業倦怠量表及心理授權量表的調查結果,獲得一定研究成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1~12月我院精神科護士60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例,女55例,年齡26~48歲,平均年齡(29.11±3.54)歲,工作年限5~22年,平均工作年限(11.85±6.05)年,自身體檢無軀體疾病,精神狀態良好,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1 研究人員培訓
研究小組成員均同意由專業人員進行培訓,保證本次研究調查人員質量,以及一致性,經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研究組參與問卷調查工作,保證研究結果的一致性,經標準一致性檢驗,結果顯示Kappa>0.90。
1.2.2 調查方法
研究人員通過查閱大量文獻,結合院內實際情況,制定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由兩部分組成:(1)上半部分調查主題是Maslach職業倦怠量表,共3個維度,15個條目,其中情感耗竭維度、去人格化維度為正向積分,個人成就感缺失維度為反向計分;(2)下半部分調查主題是心理授權量表,共4個維度,共12個條目,其中4個維度分別為自我效能維度、工作意義維度、自主性維度以及工作影響維度,得分越高提示心理授權感知程度越高[2]。研究人員需先向被調查者詳細解釋本次調查的步驟、調查意義、調查問卷中條目的含義等。采取不記名方式,由被調查者現場填寫,研究人員現場收回,共發放調查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統計分析調查問卷結果,將數據錄入計算機,便于數據匯總分析。
本次研究選擇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 0名精神科護士存在比較強烈的職業倦怠,3個維度得分別為情感耗竭(8.29±2.82)分、個人成就感下降(8.95±3.20)分、去人格化(8.11±2.75)分;心理授權感知總分(4.78±0.65)分,4個維度得分分別為自我效能(5.39±0.75)分,工作意義(5.19±0.78)分、自主性(4.88±0.84)分,工作影響(3.55±0.18)分。心理授權總分、維度與職業倦怠之間均存在一定的負相關(P<0.01)。見表1。

表1 心理授權、職業倦怠之間的相關性(分)
本次研究中,情感耗竭為(8.29±2.82)分、個人成就感為(8.95±3.20)分、去人格化為(8.11±2.75)分,提示精神科護士職業倦怠程度中等,其中去人格化維度得分比較低,這說明對于精神科護士而言,難以調動其工作熱情,心理疲憊,其可能性原因是精神科護理特點及側重點,也就是需要持續關注精神科患者。精神科患者自控力較差,行為舉止與常人不同,比如病恥感、社會歧視、覺得無法得到周圍親朋理解等,患者可因此拒接人際交往,不接受治療,生存質量大幅度,具有向外求助、失尊、對外界防御、失望、不理解以及不信任心等理特點,因此需結合社會支持方法對其治療及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尤其是需防止患者自殺、防止其逃離醫院,防止其傷人,而且基礎護理核心是“監護”,這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完成的工作,需長期堅持,而且“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致使個人成就感缺失。據文獻報道,影響精神科護士職業倦怠因素主要包括婚姻、個人年齡、工作年限、心理彈性等。已婚精神科護士相對于未婚護士而言,其精神倦怠水平偏高,而且其職業倦怠水平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強而不斷增強,其可能性原因在于護士多為女性,在已婚后需在工作中承擔護士、在家庭中承擔妻子和母親的角色,而且此時多為中青年,其職業處于穩定上升期,家庭關系也比較穩定,工作、家庭方面壓力均較大。未婚護士當前壓力較小,職業倦怠相對較低,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精神科工作年限的延長,其職業倦怠程度可逐漸惡化[3]。
本次研究中,心理授權感知總分為(4.78±0.65)分,而自我效能分數最高,為(5.39±0.75)分,工作影響得分最低,為(3.55±0.18)分。提示精神科護士對自身職業及工作能力比較認可,但對職業前途比較擔憂。其可能性原因在于精神病病程一般較長,而且病情不穩定,存在社會歧視,及精神病患者的突然打擊有一定關聯。
本次研究顯示,心理授權總分、維度與職業倦怠之間均存在一定的負相關。這說明心理授權越高,其職業倦怠風險越低,反之亦然。由于心理授權與內在鼓勵存在一定的正相關性,說明在內在鼓勵的作用下,可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其職業倦怠,調節工作環境造成的疲憊感。
醫院管理者需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提高其自我效能,并完善績效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其工作熱情,改善現有工作環境,有助于提高心理授權,緩解職業倦怠,提升精神科護理服務質量。
[1] 劉年鳳,曹 霞,楊建明.精神科護士情緒智力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5):124-127.
[2] 黃新英,梁鳳珍,劉劍洲,等.精神科護士職業倦怠與心理授權水平相關性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4):723-724.
[3] 李芳華,厲 萍.精神科護士心理彈性與職業倦怠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研究,2015,29(3):1063-1066.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Psychological Authorization of Psychiatric Nurses
AN Chu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Panzhihua,Sichuan Panzhihua 61706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psychological authorization in psychiatric nurses. Method Select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as the research stage, select the third people in Panzhihua City [whether written in our hospital Panzhihua Third People's Hospital] hospital psychiatric nurses 60 ca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rough the Maslach Occupational Burnout Scale, and psychological licensing scal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burnou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Results 60 cases of psychiatric nurses had a strong job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8.29±2.82), a decrease in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8.95±3.20), deification (8.11±2.75) points. (4.78±0.65), selfefficacy (5.39±0.75), the significance of work (5.19±0.78), autonomy (4.88±0.84), the effect of work (3.55±0.18); psychological authorization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score, dimension and job burnout. Conclusion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burnout 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n psychiatric nurses, which needs to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mprove occupational burnout through targeted measures.
Occupational burnout;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Psychiatric nurses; Relevance
R47
A
ISSN.2096-2479.2017.39.1.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