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麗
(江蘇省徐州礦務集團第一醫院,江蘇 徐州 221131)
探究糖尿病患者應用多樣性護理的效果
姜艷麗
(江蘇省徐州礦務集團第一醫院,江蘇 徐州 221131)
目的分析多樣性護理應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3日~2016年12月14日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給予基礎干預,觀察組給予多樣性護理。觀察兩組急性并發癥及血糖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急性并發癥發生率(5.13%)低于對照組(20.51%),差有統計學意義有(P<0.05);干預后,觀察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分別為(7.07±1.25)mmol/L、(5.69±0.63)mmol/L,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多樣性護理應用于糖尿病患者中,效果確切。
多樣性護理;糖尿病;血糖
糖尿病以血糖高水平為主要表現,極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危害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存質量[1]。臨床以藥物及非藥物干預控制病情,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也能夠促使預后改善、病情控制[2-3]。本文旨在探討多樣性護理應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2月23日~2016年12月14日我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0.22±3.81)歲,男21例,女18例,平均病程(4.93±1.32)年;觀察組平均年齡(60.05±3.96)歲,男22例,女17例,平均病程(4.78±1.4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措施,囑咐患者控制飲食,以低糖、低脂、低鹽為基本原則,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遵醫囑使用藥物。
觀察組給予多樣性護理,涉及多個方面:①健康教育。加強糖尿病知識宣傳工作,告知患者疾病發生發展、防治原則,合理用藥的重要意義,并教會患者自我血糖監測方法,建立定期檢測觀念,重點強調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對飲食、運動等加以干預,并予以現身說法,引起其重視,將相關內容裝訂成冊,分發給每位患者,通過圖片、語言描述,加深患者疾病認知。②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心理變化進行評估,及時對焦慮、擔憂等情緒進行疏導,列舉成功案例,增強患者信心,認真聽取患者主訴,引導其正確釋放壓力,為患者提供經驗交流平臺,定期組織講座,分成小組,由積極性高者擔任組長,組織日常保健經驗交流,并對成員心理狀況進行觀察,及時開導,必要時于醫院行心理治療,并引導其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患者注意力,保證身心健康。③舒適性護理。引導患者建立科學睡眠生物鐘,白天盡量減少睡眠,保證夜間睡眠質量及清醒持續狀態,適當予以按摩、翻身、肢體撫觸等,保證生理舒適性的同時,可促使心情舒暢,盡量滿足患者合理要求,避免逆反心理、激動情緒;予以指導性鍛煉,根據患者喜好、體質、習慣等差異,制定個體化運動計劃,避免活動過激,以防升糖激素含量急劇變化,酮體含量增高,引起血糖升高、酮癥酸中毒,應以循序漸進、患者耐受為基本原則,以有氧運動為佳。
觀察兩組患者急性并發癥及干預前后血糖變化情況(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
研究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急性并發癥發生率為5.13%,低于對照組的20.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急性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兩組干預前血糖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分別為(7.07±1.25)mmol/L、(5.69±0.63)mmol/L,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s,mmol/L)

表2 兩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s,mmol/L)
項目 n 餐后2 h血糖 空腹血糖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9 12.38±3.09 7.07±1.25 9.20±2.98 5.69±0.63對照組 39 12.52±3.17 9.86±1.61 9.03±2.77 6.82±0.87
糖尿病患者在基礎治療上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手段,對其預后改善、并發癥減少均有明顯效果。本文實施多樣性護理,通過加強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了解疾病基本特點及危害性,有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生活、飲食習慣,并針對不同心理問題,實施針對性疏導,給予患者真誠關懷,采用注意力轉移、經驗交流等方式保證心理舒適性,同時盡量提高其生理舒適性,保證身心健康,利于身心健康[4-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急性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血糖情況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糖值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將多樣性護理應用于糖尿病中,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1] 熊學勤,羅碧霞,鄭曉玲,等.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西部醫學,2013,25(7):1095-1097.
[2] 馬 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69-2171.
[3] 李德霞,趙淑坤,呂英華,等.糖尿病護理團隊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974-976.
[4] 姚立群,張 敏,林朝芹,等.糖尿病連續性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6):568-570.
[5] 周惠娟,施耀方,鄒建英,等.階段變化理論對糖尿病患者足部護理行為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5):74-7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11.02
本文編輯: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