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燕
(山東省新泰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 新泰 271200)
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對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
于 燕
(山東省新泰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山東 新泰 271200)
目的探究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對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參加《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項目活動的社區母親50例作為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選社會環境與經濟都相似的另一社區母親50作例為對照組,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來比較對父母養育方式所造成的影響。結果 觀察組近一周表揚孩子的次數明顯多于對照組,打孩子的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母親通過參與嬰幼兒保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認知刺激環境的不斷豐富,母親可以更加熟練的掌握一定的育兒技能,并且可以激勵父親在育兒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母親;嬰幼兒保健;父母;養育方式;影響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對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選取參加《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項目活動的社區母親50例作為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選社會環境與經濟都相似的另一社區母親50例作為對照組,以其作為分析對象,詳情如下。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參加《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項目活動的社區母親50例作為觀察組,另選經濟環境都相似的另一社區母親50例作為對照組。全部研究對象在本社區居住時間超過1年,孩子年齡0~3歲,母親年齡25~41歲,兩組母親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按照常規兒童保健方式,定期帶兒童進行預防接種和監測生長發育情況,并且進行常規育兒指導。
觀察組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北京大學婦兒中心所開發的《社區兒童早期發展》保健人員用書、大型招貼畫以及家長畫頁,并在整個社區內開展促進兒童早期發展干預的活動,內容涵蓋多個方面,諸如人員培訓、社區動員、大眾傳播活動的開展、育兒知識講座以及在門診專門開設“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的門診,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以母親為中心,將一定的育兒知識與技巧傳授給學生,過程中將母親現有的錯誤育兒行為予以科學糾正,端正育兒態度,將正確的育兒方式傳授給母親,整個活動為期兩年,待活動結束后調查那些能夠堅持參加活動的母親[1]。
本次問卷調查安排北京大學幼兒中心調查人員到現場進行詢問填寫,在此之前工作人員均參加過培訓、評估方法統一、評估用語規范,調查問卷具有非常明顯的正確性、完整性與一致性,填寫完成后進行隨機抽查和邏輯檢錯[2]。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近一周表揚孩子的次數明顯多于對照組,打孩子的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母親教育孩子方式的比較
家庭作為嬰兒生存與生長的基本環境,父母可以為嬰兒的健康成長提供重要的條件,作為嬰兒家庭生活的主要內容和健康嬰兒成長的關鍵因素——親子關系,因此父母采取科學的健康教育方式對于嬰幼兒的身心發展來說十分重要[3]。父母在嬰幼兒時期便掌握一定的科學養育方式和正確養育行為的培養,除了有助于父母預防相關兒童疾病之外,也更加有力兒童的身心都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母親在嬰兒的撫養當中承擔了絕大多部分的職責,能夠對嬰幼兒產生巨大的影響,父親陪伴嬰幼兒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在其中同樣扮演者至關重要的角色。母親通過直接參與嬰幼兒保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父親等家庭成員的育兒方式、態度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能夠促使父親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育兒活動,傳統觀念上的“男主外和女主內”模式可以得到有效的改變[4]。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近一周表揚孩子的次數明顯多于對照組,打孩子的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母親通過參與嬰幼兒保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認知刺激環境的不斷豐富,母親可以更加熟練的掌握一定的育兒技能,并且可以激勵父親在育兒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 黃東明,楊 孜,陳海燕,李步梅,卓慕春,曾 冠,鄧 成,林迤邐,施玉麒,賴夏謹.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對父母養育方式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7,13(05):640-642.
[2] 鄭華蓉.母親參與在基層醫院嬰幼兒保健中的應用及對養育方式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7,11(09):159+161.
[3] 黃東明,楊 孜,陳海燕,林迤邐,曾 冠,鄧 成,阮世曉.母親參與嬰幼兒保健對母子交流情況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6,25(08):1041-1043.
[4] 王 英,高 健.嬰幼兒母親育兒壓力的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9,11(06):79-81.
R174
B
ISSN.2096-2479.2017.39.185.0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