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改革開放后我國企業不斷創新發展,業務工作范圍越來越廣泛,大量企業存在跨境傳輸服務需求。但是,當前,我國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平臺還不完善,缺乏法律的指導和保護。因此,本文旨在從法律層面來探討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建設,基于我國現有法律框架要緊密結合企業、海關、外匯、市場監管等工作,為企業跨境傳輸需求尋求法律平衡點,推進跨境傳輸一站式服務平臺的構建,促進數據更好地交換和信息更好地共享,保障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和企業的合法合規性。
關鍵詞 企業 跨境 傳輸 服務平臺 法律
作者簡介:盧德利,樂知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圖分類號:D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163
2016年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所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條法律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數據跨境傳輸服務具有一定的限制。社會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在法律保障下如何加強企業跨境傳輸服務中的報文處理、數據傳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管理監控,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急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中國大量企業存在跨境傳輸服務需求分析
(一)跨境商務規模迅速擴大
就目前中國跨境企業來看,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交易市場迅速發展。一方面,從市場交易規模角度來看,我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所提供的數據表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最近幾年增速較快,說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從進出口角度來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口主要以時裝、服飾等為主,相對來說具有較大的出口規模。跨境商務規模迅速擴大,說明我國大量企業存在跨境傳輸服務需求。
(二)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多元化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出現了更多的興起市場和企業,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逐漸多元化。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市場購買力強,在各個國家戰略合作下人們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跨境網購觀念,大大提高了跨境傳輸服務的需求。
(三)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迅速發展
我們所熟知的包括亞馬遜等國外大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眾多,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2013年開始,我國已經有唯品會、阿里巴巴速賣通、敦煌網、蘭亭集勢、唯品會、京東、1號店、天貓、蘇寧易購等5000多家平臺企業。這些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境外產品購買的便捷性,未來也將有更多的電子商務平臺發展。
二、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存在的法律風險
(一)供貨商方面
跨境傳輸服務平臺一般都需要與供貨商簽訂合同,平臺主要是進行商品展示、推廣與結算服務,相應的供貨商就需要來負責發貨、換貨以及退貨等。在這個關系中,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存在著三方面的法律風險。一是難以精準審查供應商資質,對上線銷售商品、專項許可、批次關單、檢驗檢疫證明、商品售后等問題難以及時解決,從而與消費者溝通過程中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可能與與供貨商之間發生糾紛,如果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就可能讓跨境傳輸服務平臺蒙受損失。二是在供貨合同可能存在著法律風險,我國大部分跨境傳輸服務平臺都是屬于第三方服務平臺,客戶資源十分豐富,分銷渠道多,可能同時有多家供貨商,與供貨商簽訂協議時基本上都是平臺制定,在激烈的競爭下供貨商全盤接受,忽略了一些“不公平條款”,存在著巨大的法律風險。三是部分供貨商為了經濟利益存在著惡意欺詐行為,對所銷售商品進行了虛假、夸張的描述,質量得不到保障,存在著商品欺詐行為。
(二)消費者方面
跨境傳輸服務平臺要做到合法合規,存在著一些問題。消費者的角度不一樣,商品在交易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著售后問題,消費者、服務平臺與供貨商之間存在著爭議,缺乏明確的處理依據。一些入駐平臺的商戶,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和法律規定售賣規定商品,對平臺交易的監管不足,在現有法律框架下跨境傳輸服務平臺難以解決消費者的投訴問題。
三、基于我國現有法律框架下為企業跨境傳輸需求尋求法律平衡點的對策
獲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網絡安全法》已2017年6月1日起實施。接著,2017年4月1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發布《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是基于《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通過向社會公開廣泛征求意見,來積極尋找企業跨境傳輸需求安全評估的具體實施措施。基于我國現有法律框架下為企業跨境傳輸需求尋求法律平衡點,不僅僅是《網絡安全法》和要求,也是新形勢下企業數據跨境傳輸的基本要求。《網絡安全法》七章、七十九條,特別強調企業數據跨境傳輸合法合規。
(一)引導和鼓勵創新型技術、做好本地化技術準備
要引導和鼓勵創新型技術,在我國現有法律框架下為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尋找法律平衡點。要深入研究分析、識別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基礎設施,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關鍵行業及業務為重點,構建完善的企業跨境傳輸服務法律體系。要把握好《安全戰略》的基本要求,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關鍵業務進行監管,解決好基礎設施問題。要把握好數據跨境傳輸的新局面,發揮《網絡安全法》的作用,積極尋找我國網絡安全領域基本法律的幫助,將相關企業吸引進來積極探索創新性技術。《網絡安全法》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個要求不僅僅是限制了企業貿易的自由,也是為企業安全經營提供了保障。因此,這個情況下我們要采取措施以跨境數據傳輸為主線做好本地化技術準備研究配置,基于《網絡安全法》合規的要求,引導企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認真全面梳理跨境數據傳輸的信息,嚴格按照法律文件“個人信息與商業秘密”的要求準確識別,通過技術手段將跨境傳輸數據本地化,選擇性將縮小相關信息和數據跨境傳輸范圍,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經營模式。
(二)把握關鍵、關注跨境數據傳輸實施細則
要立足于跨境傳輸服務的關鍵業務,對支撐跨境傳輸服務平臺構建的法律漏洞進行梳理,把握好跨境信息系統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推進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法律保障。涉及到跨境數據傳輸的企業要增強對相關領域法律要求和實施細則的關注,嚴格把握自身業務要求,向國家網信等部門申請,積極進行境外傳輸安全評估,并密切關注與境外數據傳輸相關的安全評估依據文件,遇到情況要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問題。
(三)強化評估、應對國際法律糾紛
要強化對跨境傳輸服務平臺、供貨商以及消費者等法律風險的評估,對于危害到國家安全運行、人民利益等的跨境信息傳輸服務,要及時采取措施監測,尋找法律依據的支撐,從根本上為企業跨境傳輸需求尋求法律平衡點。《網絡安全法》明確規定:“企業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數據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因此,企業要積極貫徹落實法律要求,強化跨境傳輸信息保護,以更高的合規要求為目標,依法配合、密切配合相關部門的安全評估工作。再者,在數據跨境傳輸過程中如果企業面臨著國際法律糾紛,要把握好在、應訴前和應訴時兩個關鍵時段,積極和國內數據跨境傳輸法律相關部門溝通,爭取跨境傳輸數據批準的基礎上,深入識別與評估,針對用戶個人數據與企業數據要分別管理處理,征得用戶同意保密處理個人的信息,并向外國法院申請保護,從而來限制公示數據的范圍。
四、保障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和企業的合法合規性的思考
(一)構建專業的法律信息庫
要立足于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需要,構建科學高效的法律信息庫,采取措施拓寬法律法規對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識別途徑。要充分發揮電視、網絡對跨境傳輸服務平臺法律宣傳的作用,及時發布相關法律知識以及最新的新聞資訊,引導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工作人員明確掌握法治動態。要從政府層面出發建立跨境傳輸服務網站,加強人們對跨境傳輸服務信息的查找和搜索,通過一些“法治簡訊”來保障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建設。要采取措施積極爭取法律這一大“法寶”,強化對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法律咨詢,引導跨境傳輸服務平臺、供貨商與消費者精準識別法律法規,建立相應的渠道為法律規定和搜索奠定基礎。要選擇優質法律數據庫,輔助推進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法律法規識別工作,通過法律咨詢來保障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合法性和合規性。
(二)構建法律法規識別信息系統
要把握好依法合規的要求,構建專業的法律法規識別信息系統,著力提升跨境傳輸服務平臺法律法規識別管理水平。要從嚴務實,嚴格把握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工作和問題,推進跨境傳輸服務平臺法律法規明確化,將一些問題納入到法律法規識別清單中,形成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將跨境傳輸服務平臺中的法律問題進行分層、分類和分級管理,為解決其他法律問題提供信息檢索途徑。要推進跨境傳輸服務平臺與法律制度管理的對接,推進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工作與法律法規深度結合,形成健全的制度化管理方案,形成法律證據清單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落實整改。要提高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合規狀態的清晰度,根據法律風險構建動態的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制度,強化對跨境傳輸服務平臺中的合同、工商事務以及商標管理,著力推進跨境傳輸服務平臺法律糾紛、法律風險等的信息化運作。
(三)配齊、配強和配優法律人員
要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跨境傳輸服務平臺的法律風險,必須配齊、配強和配優法律人員,通過培訓提高法律人員對于法律風險的識別技能和平臺的合規管理意識。要堅持從跨境傳輸服務出發,選擇專業的法律法規識別人員,按照專業條線依法律處理相關事務,在提高跨境傳輸服務人員對法律法規識別工作認識的同時,要采取措施提高跨境傳輸服務平臺、供貨商以及其他人員的法律知識水平,依法辦事,“從嚴管理”,為促進跨境傳輸服務平臺合法合規性管理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弓永欽.跨境電子商務中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2]劉東.跨境電子商務糾紛解決模式研究.華東政法大學.2016.
[3]魯振綱.跨境電子商務對國際稅收法律制度影響研究.大連海事大學.2003.
[4]李月喬.我國中小外貿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河北經貿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