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洲
網友給《大眾醫學》雜志發的郵件
因為生意上的需要,我經常帶客人到外面的娛樂場所消遣,曾發生過意外性行為。事后我非常后悔,生怕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我最近看到網上有消息說,國外有通過服藥來預防HIV的方法。請問:目前國內有這樣的方法嗎,服藥真能預防HIV嗎?
艾滋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傳染性疾病。盡管1996年問世的抗反轉錄病毒療法(即“雞尾酒療法”)在臨床的廣泛應用已大大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但艾滋病仍在全球范圍內蔓延,每年仍有大量的新發感染者。為了更為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傳播,除了給HIV感染者盡早啟動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外,近年來醫學界又提出了暴露前預防的概念,即通過預先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來預防HIV感染。
持續高風險人群,可服藥預防
2014年,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更新了HIV暴露前的預防指南。指南建議,以下高危人群可接受暴露前預防措施:男男性行為者、HIV感染高風險的異性性行為者、配偶為HIV陽性者、靜脈吸毒者等。相關研究表明,暴露前預防措施可使以上特定人群感染HIV的風險降低62%~92%。不難看出,預先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來預防HIV感染的方法,只推薦用于上述處于持續高HIV感染風險的人群。
這些持續處于感染HIV高風險的人群具體服哪些藥呢?目前美國有關指南推薦的用藥方案是:每日口服替諾福韋酯-恩曲他濱復方片,而靜脈吸毒者和性活躍的異性戀高危人群可考慮每日單用替諾福韋酯。此外,有研究探討了按需預防的方法,即性行為前2~24小時服用替諾福韋酯-恩曲他濱復方片2片,第一次服藥后24小時和48小時分別再各服用1片。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這一藥物進行按需預防的男性同性戀者,感染HIV的風險可較未預防者降低86%。需要特別說明是,此類藥物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聯合其他預防措施,定期隨訪
在服藥預防的同時,應該始終聯合其他預防措施(如使用安全套)等來進一步降低
HIV感染的風險。采取這類預防性用藥措施者,每3個月要接受臨床隨訪一次,檢測HIV抗體和性傳播疾病,評估藥物不良反應及服藥依從性等。一旦發現HIV陽性,需盡早接受標準的艾滋病治療方案。
暴露前服藥預防HIV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研究日漸成熟,臨床運用較為廣泛,但在我國并未正式推廣實施。主要原因可能是:公眾對這種預防方法還不了解,缺乏主動尋求實施這種預防措施的意識;臨床醫師不了解如何正確實施HIV暴露前預防;一些潛在的倫理問題,如是否會導致高危性行為的增加以及安全套使用的減少,從而增加其他性病傳播的風險等。
總之,盡管HIV暴露前預防是降低艾滋病傳播風險的一項強有力的措施,但堅持使用安全套、減少不潔性行為等,仍是預防艾滋病及其他性傳播疾病的主要手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