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立
摘 要:對貴州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經營傳統化肥業務的國有企業該如何在現階段進行改革和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司傳統化肥業務涉及的諸多因素,以及在財務報表上的反映。然后對公司采取的轉型升級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了公司新型業務醫藥流通的行業前景,以及對公司目前的經營業績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波特五力模型;財務分析;轉型
一、公司簡介
公司始建于1974年10月,是貴州省國資委所屬的貴州省最大的化肥生產企業。建成之初,公司在西南周邊省份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在貴州本省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70%強。90年代末期經過改制后在上交所上市。2014年11月16日,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入主貴州赤天化,貴州赤天化結束國企身份,股權改革后,煥發新生。公司主營業務以化肥產業尤其是尿素生產為主,醫藥生產和配送為輔。
二、行業現狀分析
1.宏觀環境分析(PEST模型)
(1)政治因素(P)
中央政府對于化肥行業的主要判斷是,產能過大,市場飽和嚴重,產品同質化嚴重,科技含量和產品品質有待提升,需要滿足現代農業多方位的需求。因此要求:化肥行業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控制總量增長過快,關閉和整合落后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幾家較大的化肥生產企業,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和技術升級,努力形成能滿足不同現代農業需求的高品質化肥的能力,不斷提高競爭能力。
(2)經濟因素(E)
在需求方面,由于農業上的測土配方施肥的推進、環保因素、降低化肥污染、農作物價格低迷等因素的影響,化肥需求量下降。在供給方面,由于化肥生產企業退出機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對當地化肥企業進行不恰當的扶持,形成大量化肥生產行業的僵尸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煤炭的污染治理成本和天然氣的生產成本增加,導致總體供給過剩和結構性過剩。
(3)社會因素(S)
化肥產業,屬于農業的上游產業,化肥產業對農業的影響很大,而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國計民生的基礎。國家連續幾年1號文件都是涉農文件,從中足以看出農業的重要性。作為農業生產的上游企業,尿素產業的價格不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穩定生產,革新技術,產業升級和集中,是主流。
(4)技術因素(T)
在尿素行業整體生產供過于求,價格長期低迷的情況下,進行技術革新,進行產業升級,降低生產成本,是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化肥工業十二五規劃指出:化肥生產落后產能的科技含量和設施都極度落后,生產損耗高,導致生產成本高居不下。在此基礎上,要繼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采用先進的生產設施,同時,要重視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要爭取實現化肥生產技術的高度國有化和自主化,兼并整合落后產能,關停小企業,做大做強行業標桿企業。
2.產業環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1)競爭對手分析
首先,我國化肥生產企業眾多。幾乎每個省都有幾家大型化肥生產企業,地方保護嚴重。跟赤天化競爭比較激烈的主要有云天化、湖北宜化、四川美豐等企業。
第二,企業同質化嚴重。化肥產業尤其是氮肥生產中,以普通尿素生產為主,造成大量相同的產品同場競爭的局面。
第三,化肥生產企業退出困難。主要因為,化肥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投資形成后不易退出;地方政府不恰當的扶持政策,如稅收優惠、出口退稅等,導致退出困難。
(2)新進入企業的威脅
化肥生產的技術成熟,不存在技術壁壘。但化肥企業是資金密集型企業,加之污染成本高企,市場競爭劇烈、行情低迷,形成進入的壁壘。
(3)替代產品的威脅
氮肥是農作物生長的主要肥料。以當前的技術條件來說,尚未出現可替代尿素的氮肥產品。可能替代尿素成為氮肥主要技術的生物固氮技術的產品,目前還遠未成熟和市場化。但按照配方施肥的要求,日后復合肥和專用肥將大量取代單一的氮肥的尿素。
(4)供貨商的議價能力
供貨商主要是煤炭、天然氣供貨商。石油和天然氣屬于高度壟斷行業,化肥企業在石油、天然氣行業中所占的份額極度偏小,議價能力的極度偏低。煤炭行業壟斷程度低,但化肥行業在煤炭行業中所占的份額極低,價格幾乎不受化肥行業的需求影響,也導致了化肥行業對煤炭行業的議價能力偏低。
(5)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當前,我國化肥產業尤其是尿素行業同質化嚴重,產品無明顯差異,競爭優勢不明顯,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應該更強。但由于我國化肥產品的購買者主要是小型農民,組織分散,規模極小,知識水平低,導致其議價能力偏低。另外,目前中央政府要求在化肥行業中要尊重市場形成價格的規律。購買者在化肥產業議價方面處于弱勢地位。
三、財務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由于尿素市場供過于求導致銷售持續低迷,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經營利潤同比大幅減少,盈利能力指標都低于社會平均數水平和行業平均水平。
2.營運能力分析
2011年至2013年,企業運營能力良好,各項營運能力指標逐年好轉。因此公司加大了固定資產投資,導致固定資產周轉率逐年下降。
但在2014年-2015年中,由于化肥行業的整體低迷,導致營運能力指標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公司出現決策失誤,大量固定資產投資未取得效果。
3.償債能力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普遍嚴重低于合理值,企業的流動性比較差,短期償債能力極差。長期負債比率雖然2011年至2014年高于合理水平,但2015年已降低至合理水平之下。短期負債的風險增大,在流動性資產資產基本不變的基礎上,主要是由于短期負債增長較快造成的。
4.發展能力分析endprint
指標數據顯示2011年-2012年,雖然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逐年攀高,但凈利潤增長率卻大幅度下降。2013年-2014年仍舊出現大幅度下滑,2014年-2015年雖然有所恢復,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仍舊下滑嚴重。2015年,經過企業加強管理,進行技術改造,降低成本等措施,實現凈利潤為正值,但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凈利潤增長率仍舊呈現嚴重下滑趨勢。
5.財務分析結論
公司的化肥生產業務從量收及盈利上都表現出持續下滑的態勢,財務狀況持續惡化。主要原因在于化肥行業低迷,量價齊跌,收入下降,由于管理和技術的問題生產成本長期高居不下。
四、發展前景分析
1.問題
農業部發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指出: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將化肥使用量年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化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產品結構與農化服務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技術創新能力不強。
可以預期,一方面,未來我國化肥市場基本穩定甚至是零增長;另一方面,企業競爭加劇,逼迫企業進行管理和技術革新,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穩定的競爭秩序。
2.對策
(1)對傳統主營業務化肥生產和銷售進行提升
針對公司傳統的化肥生產主營業務,進行生產品質的提升,提升重點在于擴大復合肥的產能,保持氮肥的產能,提升氮肥的品質。進行管理方式改革。積極擴大市場,利用地緣優勢,開拓對越南緬甸等國外的出口市場。
(2)以醫藥流通行業作為企業新的增長點
2007年,公司控股貴州康心藥業有限公司后,主營業務增加“醫藥流通業務”。2014年,引進戰略投資者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依托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長期以來積累的管理經驗和銷售模式及渠道,迅速打開醫藥配送市場,實現提前盈利。
從年報數據可以看出,2013年-2015年醫藥配送在集團公司業務中占比越來越大,收入保持持續增長,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29%提高到2015年的47%;且盈利一直穩步增長,年均毛利率為6.5%。已初步實現了企業轉型的目標,成為貴州赤天化集團新的業務增長點。
醫藥行業增長的有利因素:我國人口基數龐大,醫藥市場廣闊;人口結構的變化,老齡化社會到來,醫藥消費會迅猛增長;經濟的持續繁榮,人均收入的增長導致醫藥保健支出增加;消費觀念的改變,促進醫療保健的需求增加。貴州赤天化集團以醫藥配送作為企業主營業務具有良好的前景預期。
參考文獻:
[1]楊軍濤.從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化肥行業的競爭環境[J].商情,2010,(7):78-78.
[2]朱謹.赤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分析和評價[D].復旦大學,2009.
[3]張霖.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研究[D].四川大學,2006.
[4]中國市場學會、中國商業聯合會課題組.我國化肥價格變動與調控實踐[J].經濟研究參考,2006(5):3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