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閏梅+周珊珊+王婷
摘 要:當前我國的經濟正從高速發展轉變為中高速發展的狀態,而保證經濟在快速發展中仍然具備健康的狀態,就需要對其中的企業審計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在企業審計風險中,主要包括固有風險、檢查風險與控制風險,要能夠針對在相關審計中的復雜環境來完善工作,明確審計單位的詳細情況,加快建設我國的內部審計制度。本文主要對當前形勢下企業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幫助相關工作者提供理論支持,并且為我國的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綿薄力量。
關鍵詞:企業審計風險;防范;控制
一、企業審計風險的內涵
近些年我國在經濟上實現了高速的發展,但是縱觀這些繁榮發展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財務造假或者舞弊等現象,因此就需要做好審計工作本身的監督作用。但是在審計工作中也會存在很多的風險,因為審計工作和風險是并存的,我們要能夠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這種風險,并且不斷增強風險意識,進而改善當前我國審計體系中存在的諸多缺陷。企業審計風險主要就是在相關工作中,工作人員對于具有重大錯誤的財務報表沒有予以正確的審計意見,或者對相關的財務報表沒有進行正確的發表,從而造成更大的損失。其中也包括一些審計人員的徇私舞弊現象,因此在新時代下就需要針對企業審計風險的防范提出有效的策略。對于企業審計風險來說,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具有客觀性,也就是需要審計人員按照一定的方法對樣本進行檢測,但是這些風險仍然是潛在的,并且具備很大的偶然性。企業審計風險的存在很大的原因都是主觀因素,因此要能夠針對這種情況,來不斷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的素質,尤其是道德素養,進而對該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控制。
二、企業審計風險的防范策略
1.完善內部審計制度
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對于整個工作的開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要能夠針對當前相關工作中存在的風險來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尤其是要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這也是完善相關工作制度的必要措施。我國在審計相關的法律中就有著很明確的規定,首先就要保證審計機構或者相關工作人員的獨立性,要能夠從以往工作中的領導人直接領導的方式轉變為獨立工作的模式,進而保證工作信息的獨立公平性。其次就是要針對現有工作來提高工作質量,因為該工作是需要具備實質性的意義的,而不是形式化的工作,要能夠從審計工作的準備、進行以及反饋階段著手,針對各個方面工作中效率較低的制度進行完善,確保達到相應的標準,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需要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制度準則,對所完成的工作進行及時的反饋,加強其中的監督工作。最后就是要能夠針對現有的審計工作的手段進行完善,比如要先對企業審計風險開展一個預評估工作,這樣對于整個工作就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在此基礎之上展開使用公認的審計方法,其中要能夠注意,很多時候我們使用的都是國際公認的標準,但是還需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來具體開展,否則就失去了其實際價值。通過對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就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將可能會產生風險的概率降到最低。
2.營造內部審計環境
審計工作是一個很大的工作環境,而這個環境對于其中的每個工作人員都有著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因此我們應該盡量規避工作環境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也就是創造更加優質的工作環境。首先,審計環境的基本原則就是需要公正、公開,因為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進行工作,工作人員也會潛移默化地被影響,進而遵循著客觀公正的工作原則, 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對于整個審計工作的質量的提高是有積極意義的。雖然當前在法律上對于工作人員的工作準則進行了明確的約束,但是還是會存在一些個別的現象需要我們去重視,這些個別的現象也為良好的審計工作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工作環境的建設,進而為防范企業審計風險工作展開新的局面。
3.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管理
在內部審計工作中,工作人員作為主動積極的因素,對于相關工作質量的開展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想更好地防范審計工作的風險,可以從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入手。首先要能夠針對審計人員自身的素質來加強教育,要能夠豐富審計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因為當前我們進入了知識快速更新迭代的時代,審計工作的知識體系的內涵無時不刻都更加豐富,因此審計人員要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進而跟上該領域內不斷變化的需要。此外在進行審計人員的篩選上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審查制度,這樣是保證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業務水平的基礎。在對審計人員的素質審查時,要能夠從職業道德、專業能力以及工作責任等多方面入手,要求審計人員盡快適應這些工作規范,這也是使審計工作質量得到提升,并且更快得到社會認可的重要策略。可以通過在單位中定期舉辦大型的宣講會,通過邀請該領域的研究者對相關法律、工作前沿信息進行宣講,進而保證工作人員做到遵法、守法,如果能夠確保改策略的實施,那么整個審計工作中的風險就會被大大降低。
4.強化企業審計風險意識
在審計工作中,還需要強化工作員工的風險意識,因為對于審計工作的質量的提高來說,態度決定一切,需要審計人員拿出一個更加端正的態度來去對待該項工作,從而才能不斷發揮出自身的聰明才智,不斷來對其中蘊含的風險進行控制。在傳統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更加重視的是審計方法、質量以及成本,但是卻沒有對其中可能蘊含的風險予以足夠的重視,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審計工作所涉及的領域也在不斷地加大,因此傳統的工作方法越來越不能適應新時代下審計工作的需要,需要審計人員強化風險意識,能夠從自身的觀念以及思想上來對企業審計風險進行更加明確的了解,在此基礎之上來開展具體的工作,進而有效減少企業審計風險的產生。
5.完善法律保障
當前在審計工作中,相關的法律法規仍然沒有完善,這也是導致在相關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能夠重視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因為對于審計這門獨立性很強的工作來說,需要有效借助法律的強制性作為工作保障,對于在相關工作中出現的虛假現象要能夠進行嚴懲,這樣對于更多審計人員來說都能夠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同時通過加強法律體系的建設,也能夠為審計人員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進而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這也是在新時期下減少企業審計風險的重要策略。
6.加強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
審計人員對于被審計的單位的背景等相關內容要有非常明確的了解,這樣才能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價。首先在審計工作中要對被審計單位的誠信程度進行考察,如果誠信程度較高,那么審計的風險就會被降低,反之相應的風險就會升高,需要審計人員對其予以足夠的重視。其次,審計人員對于被審計單位的相關業務狀況也需要有一個更加明確的了解,否則會存在很多潛在的風險,對工作的質量產生消極的影響。很多時候,被審計單位所涉及的領域都是非常廣泛的,因此要能夠對其進行更加充分的評估,進而有效降低風險。最后就是需要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進行有效的評估,因為財務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如果在這方面存在問題,那么審計工作就應該更加慎重。比如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不是很好,那么企業的很多經營活動都會受到影響,無法順利開展相關工作,審計人員要能夠對此做出更加公正、準確地評價。
三、結束語
在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中需要對其中的內部企業審計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與控制,本文主要對相關策略進行闡述,希望能夠從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內部審計制度與環境以及社會和政府多方面入手,提高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進而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積極作用,盡量規避其中蘊含的風險,完善我國當前的內部審計體系,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沈天紅.論企業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現代商業,2013(31).
[2]周紅.淺析企業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09).
[3]鄧芙蓉.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北方經貿,2010(03).
[4]李國清.論企業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09(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