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婷+楊華
摘 要:近年來,企業將進一步深化財務集約化應用、強化財務實時管控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新目標。公司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企業財務工作發展思路,以協同監督為基礎,落實財務實時管控工作要求;以提升財務集約化管理水平為目標,深化財務實時管控管理應用;以加強關鍵風險點控制為導向,提升財務實時管控工作實效;多措并舉,持續提升財務集約化管理水平。
關鍵字:財務實時管控;協同監督;財務集約化
一、多角度深化財務實時管控應用
1.以協同監督為基礎,落實財務實時管控工作要求
充分利用和借鑒協同監督機制,通過“三個健全”,即健全財務實時管控體系、機制和工作細則,有效落實財務實時管控工作要求,力求實現財務實時管控的效能最大化。
(1)健全財務實時管控體系。深入學習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辦法,結合本單位實際業務,將擔負生產經營和管理職責的各個業務及職能部門納入財務實時管控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各業務及職能部門的財務管控地位,細化相關崗位人員的財務管控職責和主要內容,促進各業務及職能部門提升財務管控意識和風險管控能力,提升業務及職能部門在財務實時管控方面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健全財務實時管控機制。充分利用和借鑒協同監督機制,形成了以財務部門為核心,企業業務全覆蓋、各部門充分參與的財務實時管控機制,突出責任、強化考核,為開展財務實時管控工作、深化財務實時管控應用、提升財務實時管控效能提供有力保障。
(3)健全財務實時管控細則。在《公司全面預算管理辦法》、《公司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企業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編制包括《公司業務報銷審批流程》、《公司備用金使用說明(意見征求稿)》等工作流程和細則說明。使企業層面制度與基層單位業務相結合,保證制度落地,以財務標準化保障規范化、促進集約化,使財務管理體系更加完善,提升財務管控實效。
2.以提升財務集約化管理水平為目標,深化財務實時管控應用
以提升財務集約化管理水平為目標,通過明確資金支付審批流程、落實資金預算執行責任等管理手段,進一步深化財務實時管控應用,強化財務實時管控在風險防范中的作用,確保企業財務實時管控機制的有效運作。
(1)明確業務報銷審批流程。業務報銷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以及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更是體現財務實時管控力度和實效的關鍵環節。審批流程與權簽額度體現了企業的內控水平;發票審核與費用歸屬折射出企業稅控風險意識;“三公經費”的合理使用與廉政程度緊密相關;成本費用的實際動向則透視出企業的運作效能。為此,財務資產部明確企業業務報銷的基本原則,即以各項業務的真實性為前提,以批準預算及合同、協議、決定、會議紀要、簽報、審批表等為依據,按內部控制制度和審批程序嚴格控制與監督。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加強業務報銷管理,健全報銷審批機制,完善報銷審批流程,按照《公司報銷管理辦法》((財/2)194-2014)相關規定,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財務資產部制定《公司業務報銷審批流程》(2016版),用以規范報銷審批工作。
《公司業務報銷審批流程》(2016版)從業務報銷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企業領導的權簽額度、業務報銷的付款依據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規定及詳細要求。
①按照《報銷管理辦法》的要求以及公司機構設置,明確了財務部門業務專責及財務負責人、歸口管理部門審批業務專責及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企業經理在報銷審批過程中的職責和權簽額度。
②要求成本性及其他經營性支出以公司審批的執行預算為基礎,以預算項目的實施進度為依據;基本建設及技改、固定資產零購、小型基建等項目資金的支付以公司批準的年度財務預算及具體項目的投資計劃、用款計劃及各部門上報的資金需求計劃為依據。
③規定成本性及其他經營性支出單筆支付金額達到限額(2萬元)的支出、辦公用品、辦公耗材、低值易耗品采購、公務用車使用費需報企業經理審批后支付,業務招待費、會議費、差旅費、勞動保護費、薪酬福利、人工成本、除法律事務費及審計評估費以外的中介費由企業經理直接審批。
④基本建設及技改、固定資產零購、小型基建等項目申請支付金額單筆達到限額(50萬元)的支出,基本建設項目法人管理費中的業務招待費、會議費、差旅費、辦公用品、辦公耗材、低值易耗品采購需報企業經理審批后支付。
⑤編制《業務報銷審批流程表》,幫助業務部門確定歸口部門、明確審批流程。
通過制定業務報銷審批流程、明確業務報銷審批權限,使業務報銷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充分調動各相關部門的以標準化流程保障業務報銷的規范化;以規范化管理促進財務管理的集約化。從業務出發、深化財務實時管控應用;從管理入手、提升財務實時管控實施效能。
■
圖 業務報銷審批流程(新版)
(2)加強營業廳和供電所備用金管理。資金安全管理一直都是企業財務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也是深化財務實時管控應用的關鍵環節。公司營業廳和供電所使用備用金用于電費找零也是符合實際業務情況、具有實際需求的。為維護企業資產完整、防范資金安全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財務資產部特編制《備用金使用說明》,以加強對營業廳和供電所備用金的管理。該使用說明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備用金申請及使用細節,提出了更為詳盡的管理要求。
①合理確定備用金額度。備用金過多,會增加資金安全風險;備用金過少,則會影響電費收取業務的正常運轉。因此,我單位對確需使用備用金的營業廳和供電所,根據其業務量的大小,采取適中原則,合理確定其備用金領用金額。在不影響正常經營和使用的情況下,一定程度的壓降備用金領用額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②實行“專人全過程負責制”。針對備用金管理工作,與營銷部門溝通并確認唯一專責人,負責備用金的領用和交回事項,保證備用金每月按時流出流入,金額準確。否則,由責任人補償差額。因備用金專責人發生更換,應在財務部門的監督下進行責任人的備用金交接工作;或者原備用金專責人將備用金全額交回財務部,再由新的備用金專責人重新到財務部門辦理備用金領用手續。endprint
③實行備用金“月清月結”制度。要求備用金設立明細臺賬,按月進行核算清理,每月按時收回資金。
④實行備用金管理不定期檢查制度。根據備用金領用額度,企業財務資產部不定期抽取額度較高的營業廳或供電所,對備用金的使用、保管進行實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⑤利用協同監督機制,不定期開展備用金互查抽查。企業財務資產部將不定期組織企業審計部門、營銷部門以及各營業廳供電所相關人員,開展備用金使用情況互查抽查。對備用金的管理工作查缺補漏,經驗交流,以達到加強管控、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⑥將備用金管理情況納入考核制度。
二、多途徑深化財務實時管控
合理保證經營管理合法合規,維護資產安全,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五大目標。這五大目標即是實現“深化財務集約化應用、強化財務實時管控,推動企業經營效益、發展質量和財務治理能力再上新臺階”這一財務管理發展目標的基礎,同時也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切入點。從內部控制角度出發,將內部控制理念和機制引入財務管理日常工作,利用前移資金支付中的財務審批環節、調整現金收款業務記賬方式等手段,以加強關鍵風險點管控為導向,提升企業財務實時管控工作實效。
1.前移資金支付中的財務審批環節
審批和復核是資金支付環節中重要的內部控制措施。業務歸口部門負責人、財務主管、歸口部門主管領導及企業經理按程序和權限對業務報銷事項進行審批是付款審批活動的關鍵控制點。財務主管對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核,是資金支付復核環節的關鍵控制點。《業務報銷審批流程》(2016版)將資金支付中的財務審批環節進行前移,從加強關鍵控制點管控為導向,對傳統的報銷審批流程進行了調整,提升財務管控成效。
在資金支付審批過程中,歸口管理部門負責人簽字,其目的是證明業務報銷屬實;財務部門專責簽字,其目的是審核發票與支付金額,核定支付業務是否在預算范圍內;財務主管簽字,其目的是了解資金流向;分管領導及經理簽字,其目的是表明同意資金支出。傳統的分管領導及經理審批簽字在先、財務專責及主管簽字復核在后,使支付前的財務審核成為薄弱環節,經常發生支付手續附件不齊全、提供不及時等現象。我部門調整這一流程進行調整,前移資金支付中的財務審批環節,在分管領導及經理簽字同意支付資金前,先對支付手續的合法性、合規性以及附件是否齊全、是否包含在預算范圍內等事項進行審核,保證支付手續的齊全和完整。分管領導及經理在簽字審批前,確認該筆業務報銷事項財務部門已審核通過后再同意支付款項。出納在確認該筆付款各簽章齊全完整后,予以付款。
這一創新性的付款審批流程,充分利用了協同監督機制,分管領導及經理在審批過程中幫助二次確認資金支付手續的合法性、合理性與合規性。同時,以付款審批和復核的內部控制作為切入點,加強審核和監控力度,突出財務實時監督的重要性,提升財務實時管控的有效性。
2.建立資金安全管理承諾機制
為加強財務實時管控成效、防范資金風險,企業應建立資金安全管理承諾機制。針對涉及資金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如業務報銷、備用金領用保管等,由相關責任人做出書面承諾,保證資金業務真實有效、合理合法,審核事項態度認真、手續嚴謹,切實提高企業領導、財務人員和相關業務人員的思想認識和責任意識,形成關鍵風險點管控的長效機制,切實提升財務實時管控的工作成效。
三、深化財務實時管控的主要成效
財務資產部從以協同監督為基礎、以提升財務集約化管理水平為目標、以加強關鍵風險點管控為導向,落實財務實時管控工作要求,深化財務實時管控應用,改進財務實時管控各項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1.創新財務管控手段,提升財務實時管控實效
利用明確業務報銷權責、調整業務報銷審批流程,加強了對業務報銷事項的管理,杜絕了資金支付審批手續不完整、審批單據不齊全、審批簽字不規范等問題的發生,保證資產合理使用,實現了以財務標準化保障業務規范化、以業務規范化促進財務集約化,切實有效的提升財務實時管控實效。
2.彌補管控薄弱環節,保證資金安全問題整改落實
業務報銷審批和備用金使用管理是企業資金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在以往管理中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企業通過對這些關鍵業務的梳理整頓、規范調整,在彌補財務實時管控薄弱環節的同時,保證了資金安全問題的切實整改和有效落實。
3.加強風險日常管控,實現資金安全管理常態化
通過編制《業務報銷審批流程》(2016版)和《備用金使用說明》、引入資金安全管理承諾機制等手段,有效加強企業資金風險的日常管控,使各項資金業務規范嚴謹,切實提高企業領導、財務人員和相關業務人員的思想認識和責任意識,實現了資金安全管理的常態化和標準化,切實提升財務實時管控的工作成效。
參考文獻:
[1]廖小平.深化財力集約化,加強財務實施監控.財會研究,2015(10).
[2]張玉,呂雷,李雪,董吉武,臺稷.創新往來數據管理模式 提升財務實時管控水平.商情,2016(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