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立
摘 要:科學完善的財稅政策對促進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企業自主創新面臨的實際問題,尤其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存在的問題,探討了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建議。
關鍵詞: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
一、企業自主創新面臨的實際問題
1.財政對自主創新的結構投入有待改善
根據科技統計年度報告指出,近年來年我國財政科技撥款持續增長,R&D經費總額也實現高速增長,突破5802.1億元。但是從R&D經費投入的結構分析,卻發現財政科技支出存在著資源配置失衡的現象。R&D經費按照投向結構可以分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個方面,其中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泉,是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所在。2005年至2009年,我國R&D中基礎研究的比重僅為5%左右,而且近幾年還出現了比重下降的趨勢,基礎研究領域的投入嚴重不足。而國際上,基礎研究比例大致上為15%左右。由于基礎研究投資大、研究時間長、我國對于基礎科技的R&D支持又沒有稅收優惠,大多數企業都不愿意出資進行基礎研究,對于科學知識的獨創性不夠,阻礙了自主創新的發展。
2.自主知識產權成果轉換不足且效率不高
自主創新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產業化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是目前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成果產業化率的總體情況很不樂觀。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平均只有15%,專利轉化率只有25%,專利推廣率在l0%-15%左右。而日本等發達國家科技成果的轉化率高達70%-80%。一方面,由于我國產業部門和科研部門的信息溝通存在較大問題,創新成果往往與市場脫節,專利孤立存在,成果無法轉換。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專利在數量上已經異軍突起,但是專利質量差,難以轉化為經濟效益。而且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許多高科技企業不能很自由地轉換產權,擁有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知識產權質量偏低。
3.企業缺乏自主創新環境
(1)企業孵化器等政府配套措施不完善
孵化器又稱為技術創新或技術服務中心,旨在為高科技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和政策環境。目前我國的技術創新服務機構數量雖多,但是總體規模小,仍處于探索發展階段,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不健全,法律制度和政策環境有待完善。
現今我國的風險投資基金不夠發達,同時又缺乏創業基金,再加上金融機構由于自主創新的高風險而不愿貸款給一些中小企業,許多有潛力的企業因此夭折。
(2)財政稅收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①政府采購作用不夠明顯。一方面,從我國目前政府采購制度的規模看,政府采購規模小,對自主創新需求的拉動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采購的目標主要是節約資金和抑制腐敗,政府采購的導向性并不明顯。另一方面,從政府采購的運行制度來看,采購缺乏一套完整的自主創新企業評價標準和自主創新產品的認證制度,也沒有對于自主創新采購的預算要求,政府采購難以起到扶持企業自主創新的功效。
②我國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政策仍然有待完善。從稅收優惠政策的法律基礎看,稅收政策應該實行法制化管理,可以增強政府政策的嚴肅性。許多國家都重視科技稅收政策的法制化的建設和管理。但是目前我國的大多數稅收優惠政策,都是通過對一些基本的稅收法規的某些條款進行修訂和補充形成的,缺乏必要的權威性和系統性。而且,我國現行的研究開發的稅收政策僅僅是一些稅收優惠措施的簡單相加,各個政策之間缺乏必要的協調性,沒有形成統一的整體。
二、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政策建議
1.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優化投入結構
國家應該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確保財政科技投入的穩定增長。在投入規模加大的基礎上,更注重優化財政科技資金的結構,將更多的資金用于企業創新和基礎研究,尤其應該加大對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自己的投入力度,鼓勵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
2.強化政府采購和稅收激勵政策對企業自主創新的促進作用
(1)注重運用政府采購方式支持自主創新
政府采購可以為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降低不確定性,強化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愿望。支持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功能從國際經驗來看十分明顯,比如美國,明確規定聯邦政府采購要扶持和保護美國工業,美國IBM,惠普等lT巨頭的成長過程中都得到了相關法規的重要支持。因此,政府應該更好的運用政府采購作用,從導向上支持企業自主創新。一是建立自主創新產品認證制度,建立認定標準和評價體系。在進行政府采購過程中,應優先安排自主創新產品。二是改變以前以價格為主的招標項目評標,在滿足采購需求的情況下,即使自主創新產品價格高于一般產品,應根據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程度對自主創新產品給予一定幅度的價格扣除。三是要充分發揮財政、審計和監察部門的監督作用,督促采購人自覺采購創新產品。
(2)充分發揮稅收調節機制,鼓勵自主創新
①規范關于鼓勵自主創新的稅收立法,加強預算控制。為了提高稅收優惠政策的系統性和法制性,國家應該制訂和完善關于鼓勵創新的法律。對于自主創新的優惠措施具體立法,明確目標、方式及各項內容和范圍,加強關于自主創新優惠的規范性和整體性。另外。根據國外多數創新型國家的經驗,我國應該根據科技創新不同階段的具體特點,全面而系統地設計針對不同環節的稅收政策,同時統籌規劃各政策的實施細節,避免不同規則之間的沖突。同時,重視稅收優惠的預算控制與效益考核,規范科研支出的預算,對于資助的科研成果所形成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行預測和考核,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②增強對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稅收優惠。中小企業組織結構簡單,對市場反映靈活且決策效率高,它們缺乏大企業的規模和壟斷優勢,自主創新是它們生存的最好方式,但是中小企業較難享受稅收優惠,因此國家有必要制定扶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例如,改變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允許它們的科研投入更大規模的加計扣除,給予創新型中小企業以納稅期限上的照顧等。endprint
3.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的環境建設
(1)提供對于自主創新的技術支持
我國眾多的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主要困境是面臨籌措資金困難、技術產業化難的問題,如果能完善企業孵化器幫助這些新興的中小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研究并將其知識產權成果產業化,盡快進入市場,將有利于企業的成長壯大。同時,財政可以資助一些金融服務公司,對中小企業加強技術開發、人才培訓、市場開拓等專業化方面的服務,為中小企業建立專業化的自主創新服務網絡。
(2)健全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企業自主創新
要支持企業進行自主創新,不僅要支持其研發及其產業化的過程,更應該有效的對企業自主創新成果進行有效的保護,保障企業創新成果的產權。第一,政府應該健全我國的法律法規,為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第二,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體系,加大保護創新成果的執法力度。同時,通過政府的力量為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制定合理的計劃目標,并提供有效的激勵機制,確保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4.創新自主創新的財政支持方式
根據對一些科技創新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國家經驗分析可知,對于自主創新的財政支持方式多種多樣,例如:休眠專利利用,產學研結合和特殊融資方式等。因此,政府可以嘗試采用-些新型的措施來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1)休眠專利和產學研結合
一些國家和地區為了促進技術利用和轉移,特別是防止惡意閑置專利形成市場壟斷,存在一些強制授權規定。例如韓國的專利法就規定:對批準后三年內為實施的專利,可以要求其授權轉讓。這種啟動休眠專利的手法有利于提高專利的實施率,促進技術的利用和開發,有助于鼓勵支持以專業創業,依靠專利技術發展的中小型企業。
產學研結合是科技、教育、生產不同的部門在功能與資源上的協同與集成化,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促進自主創新。政府應該采取政策扶持和保護這種新型的戰略聯盟,保證高校、科研所和企業的“三贏”。
(2)促進民間金融機構與中小型企業合作
由于中小企業無法提供銀行甄別風險所需要的完整的財務數據,再加上創新型企業的風險非常巨大,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異常困難。但是,目前國內許多民間金融機構已經將小額貸款作為其主打業務,例如寧波銀行,已將目光轉向向中小企業貸款這片目前還不太成熟的市場。政府應該運用有效手段,加強對金融機構信貸的支持和監督,保證民間信貸市場的健康發展,促進民間金融機構與創新中小型企業的合作。
參考文獻:
[1]數據來源:中國科技統計網http://wwwstsorg.cn/sjkl/index htm.
[2]林穎.稅收促進科技創新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商場現代化,2009(4):363-365.
[3]孫曉峰.自主創新財政支持的理論基礎與政策選擇[J].財經問題研究,2008(6):78-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