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榮煒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差距較大,因而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雖然該戰略的實施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成效不明顯。因而,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這就意味著該戰略的出臺我國西部發展提供了機遇,但在發展的同時,也將面臨著一些列的挑戰。
關鍵詞:“一帶一路”;機遇;挑戰
“一帶一路”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國際形勢,以及我國發展情況于2013年提出來的偉大構想。這一戰略的實施,成為各個地區交通、貿易聯系發展的橋梁。“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有利于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尤其是云南,在這個戰略中發揮著“橋頭堡”的作用。但與此同時,西部地區也將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一、“一帶一路”的概述
1.“一帶一路”的含義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我國根據本國發展情況以及國際局勢,提出的國際間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模式,從而推動經濟全球化更深入的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是根據中國與相關國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合作平臺,來進一步發展經濟。高舉和平與發展的旗幟,積極與沿線國家建立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
2.“一帶一路”發展的必要性
首先,我國對外開放區域結構轉型,以及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國情,迫切中國采取一些措施推動中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縮短東西方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改變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局面。眾所周知,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重心在東部及沿海地區,如上海、深圳、浙江、福建等,并先后建立了眾多的特殊政策園區,建立經濟特區,設立沿海港口城市,這些政策的施行,使東部及沿海地區經濟迅猛發展。但此時的中國西部,依舊處于落后的局面,從而使東西部地區之間發展差距越來越大。即使后來實行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但成效甚微。其次,我國的發展形勢迫切需要國際產業轉移。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需要從國外大量引進科技、資本及管理模式等。如今。我們國家經濟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很好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升級,因而,需要把既有的產業向國外轉移。再加之,經濟全球化趨勢要求中國必須加強與其他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必須利用國際環境,促進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也就是說,脫離了經濟全球化這個國際大環境,本國自搞經濟,將使經濟發展處于不利的環境。因而,在此情況下,“一帶一路”戰略應運而生。
二、“一帶一路”戰略為西部發展帶來的機遇
1.“一帶一路”戰略為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升級提供了契機
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西部地區產業結構依舊以農業、工業為主,輔之以旅游業的發展。產業結構較東部及沿海地區來說,發展相對落后,需要不斷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以此來改變東西部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一帶一路”戰略的出臺,為西部發展提供了契機,為加快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開辟了快速通道。有利于西部地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實現產業國際化發展的目標。也可促進西部旅游業的發展,從而使經濟貿易國際化,從而橫貫中國大江南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2.“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西部產業融合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則意味著東部很多先進設備、服務、理念等將涌入西部,西部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東部的優質資源,發展成具有西部特色的經濟、文化產業,進而使西部地區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使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西部地區的醫療服務、教育水平等,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使西部地區向著現代化發展目標邁進。
3.“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轉變西部地區民眾的思想觀念
“一帶一路”戰略,意味著中國各省市之間以及國與國之間,主要指中國與其他相關國家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日益把沿線國家編織成一個網狀結構。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西部民眾“唯本省好”的傳統觀念,鼓勵西部民眾去外部看一看的想法。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戰略使得不同國家的文化、價值觀等傳入西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西部民眾傳統、保守的思想,使其朝著開放性、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4.“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改變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局面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把國內與國際先進的科學技術、政治文化、經濟等引進了西部地區,西部地區可以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充分利用,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西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使西部地區朝著國際化、現代化方向發展,改變了以往相對落后的局面,縮小了東西部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打破這種不平衡的局面。
5.“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更好地發展
“一帶一路”的施行,縮小了東西部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從而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使我國更好地立足于國際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程度,提高了我國的大國地位,從而更好地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發展。
三、“一帶一路”戰略給我國西部地區發展帶來的挑戰
1.對西部地區現有經濟基礎提出了挑戰
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發展不合理,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加之與東部地區之間發展差距較大,居民純收入較低。因而,要想更好地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政府部門應加大對西部的投入,推動其經濟增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使“一帶一路”戰略更好地反哺西部地區,發揮其無限創造力。
2.對西部地區現有基礎設施提出了挑戰
為拉動西部地區的發展,我國曾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西部基礎設施建設,但是,與東部及沿海地區相比,依舊處于落后地位。如昆明與上海之間,在2016年才通了高鐵。但這并不意味著西部地區已沒有開發潛力,恰恰相反,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而,國家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包括交通設施建設,信息化建設等,以此來完善西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一帶一路”戰略的施行,提供有利的環境。
3.對西部生態環境提出了挑戰
縱所周知,西部地區開發相對較晚,因而生態環境較東部發達地區好。西部很多地區都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如廣西桂林、云南麗江等,因其環境的良好,新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云南,更是有“植物王國”的美譽。但是,“一帶一路”的施行,并意味著要在西部地區建設工廠、企業,進行能源開發等,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會伴隨著生態效益的降低。在加上西部地區山地較多,發展交通意味著要開發道路,砍伐森林,容易造成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增多,因而,很大程度上,使人們原有的生態環境大打折扣。這對西部民眾的生活而言,無意是一次巨大的沖擊和挑戰。
四、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產物,是必然趨勢。“一帶一路”戰略的施行,對我國西部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其施行中,會推動西部產業結構升級,拉動西部經濟增長,并使其朝著國際化、現代化方向發展。但也對西部現有經濟和生態環境產生了沖擊。因而,要把兩者充分結合起來,把挑戰轉變為有利條件。從而使“一帶一路”戰略更好地反哺西部地區,使西部地區朝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凌云.試論“一帶一路”對西部地區發展的機遇及挑戰[J].中國集體經濟,2016(7):24-25.
[2]牛偉杰.“一帶一路”戰略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21):26-27.
[3]趙思琪,朱啟才.“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西部地區發展戰略[J].時代金融,2016(14):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