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躍國
摘 要:哲學屬于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合體,基本上都是涵蓋著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通過對三者的整合與概括,豐富了哲學概念。哲學可以給人以智慧,讓人的精神世界更加豐富,使人對生活充滿希望。
關(guān)鍵詞:哲學;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知識;智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3-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3.117
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是可以將人們的世界觀合理聯(lián)系到一起的整體。世界觀也就是指人們對于生活和世界的思考,同時對于這些部分的認識和根本觀點。世界觀分為三種,即哲學、宗教世界觀和經(jīng)驗世界觀,宗教世界觀以信仰為主,經(jīng)驗世界觀以感性認識為主,而哲學以理性認識為主。
人人都有世界觀,但一般人自發(fā)形成的世界觀還不等于哲學。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靈為她生病的孫子降福,并保佑老伴長命百歲。這位老太太也有世界觀,但她的世界觀是自發(fā)的、不系統(tǒng)的,缺乏理論的論證和嚴密的邏輯性,它是一種樸素的世界觀。這種非系統(tǒng)、缺乏論證的世界觀一般不可以稱之為最基本的哲學。適當?shù)胤治稣軐W的含義,可以通過相對合理的概念、范疇及系統(tǒng)性的論證過程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思想體系。若是人們對于自然的認識上升至一個新的層次,可以確保社會具備最基本的實踐標準,若是人們的思維上升至新階段,哲學家會將并不系統(tǒng)的世界觀逐漸的規(guī)范,然后通過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模式構(gòu)建起世界觀的思想體系,這就是哲學的誕生。
哲學與相對具體的科學對比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科學的基本對象就屬于自然、社會及思維特定領(lǐng)域中的一部分,哲學面對的群體就是人和世界存在的具體聯(lián)系,通過整體的角度分析人和世界關(guān)系的一般形式及普遍的存在模式。科學的方式是實證,哲學則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從具體科學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zhì)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知道物理學中有作用與反作用,化學中有化合和分解,生物學中有同化和異化,這是自然科學知識,從中引出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這才是哲學。哲學屬于相對系統(tǒng)且理論化的世界觀,更是自然知識及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基本概述。
世界觀及方法論本身就是一個整體,屬于相同問題的不同層面。方法論主要是指人們更好地運用至改變世界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堅守的基本原則。采用世界觀對相關(guān)的問題加以分析,可以解決部分問題,從而及時的轉(zhuǎn)化為方法論。分析世界的本原,可以發(fā)現(xiàn)物質(zhì)的存在,這屬于世界觀轉(zhuǎn)化為方法論的途徑,結(jié)合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方法論能夠劃分為哲學方法論和一般科學方法、具體的科學方法論等多種內(nèi)容。明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體模式,可以總結(jié)出探索并實現(xiàn)主觀世界的具體方法是哲學方法論。通過適當?shù)难芯慷喾N學科,可以發(fā)現(xiàn)普遍意義的存在,通過合理地運用多種領(lǐng)域的方式,可以明確一般科學方法論的存在。一般來說,世界觀往往決定著方法論,在方法論中又能體現(xiàn)出世界觀,因此了解擁有何種世界觀必定有何種方法論。可見哲學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結(jié)合體。
那么,學習哲學有什么用處呢?
一、哲學能夠給人智慧
哲學一詞源于古希臘,本義為愛智慧或追求智慧。中國古語說:“知(智)人則哲”,哲學就是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哲學的智慧通常都是表現(xiàn)出一個人可以更好的認識自然和社會,并且對人生正確的定位,也就是讓人更加清晰的看待宇宙和人生。馮友蘭認為,哲學的功用在于提高心靈的境界,正所謂哲學“定位宇宙,安排人生”。
二、哲學能夠使人對生活充滿希望
李瑞環(huán)在《學哲學用哲學》中談到:“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哲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更好地尋找光明的出處,為人生的追逐提供前進的指向燈,引導著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待世界,并且運用得當?shù)姆绞礁脑焓澜纭U軐W就是智慧之學,能夠讓人們的生活趨向于更加美好的狀態(tài)。蘇格拉底認為,未經(jīng)反省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生活。同樣的遭際,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在漫長而短暫的生命歷程中笑看人生百態(tài)、靜觀世事無常,有的人卻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們是否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哲學可以開闊視野
哲學可以更好地開闊視野,然后針對重點研究的對象,明確人與世界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整體上合理地掌控世界和人之間存有的普遍形式和根本的內(nèi)容。哲學的使命在于對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對古往今來的追尋。哲學屬于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四、哲學可以更好地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哲學屬于具體科學的構(gòu)建,通過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等加以概述并適當總結(jié),可以讓人們享受精神食糧。
五、哲學可以有效地提升人們的邏輯分析能力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用世界觀正確地分析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適當?shù)剞D(zhuǎn)化為方法論。
六、哲學能夠使人思想深刻
哲學是“思考的思考”,即反思性思維活動。反思是對思維對象的再思、三思、多思。由于反復思考,形成了關(guān)于對象的舊的思維、新的思維和更新的思維的一系列差異,此時就會反過來引起對思維本身的思考。哲學以批判性思維為己任,思考個人及社會的局限性,從而提升人們自主思考的能力。
七、哲學能夠使人品格堅毅
聯(lián)系的觀點和發(fā)展的觀點都屬于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可以更好地引導著人們考察事物,同時明確問題的基本原則。規(guī)律就是事物運動變化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唯物辯證的歷史觀揭示了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趨勢,從而使人具有理想目標和為目標而奮斗的堅定信念。
八、哲學能夠使人確立正確的人生觀
哲學的智慧是在人們處理人與世界關(guān)系的實踐中通過一定的過程逐漸形成,同時又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顯現(xiàn)的,哲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哲學作為一種世界觀是關(guān)于人的“生”的學問,是教人們?nèi)绾紊妗⑷绾紊畹糜袃r值。只有哲學才能真正“看透”人生,教人明確人生的意義、目的和價值。
哲學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作為生活態(tài)度,哲學要確立的是終極原則,這種原則是人生行為的最終根據(jù)。有了這種原則,就確立了人生方向,也就確立了生活態(tài)度——寧靜致遠、睿智通達。
“哲學是人生的導師,至善的良友。”
參考文獻:
[1]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 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與哲學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