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曉波
安全文化品牌護航安全生產
文/李曉波

李曉波,男,1973年6月出生,中國煤礦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新聞作品曾在《當代礦工》《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安全生產報》《中國煤炭報》《中國煤炭工業》《中國安全生產》《職業安全衛生》等報刊發表。曾獲四川省安全生產宣傳先進個人、四川省(企)行業報協會優秀通訊員獎、川煤集團優秀宣傳工作者獎等榮譽。

采煤三隊電鉗班員工在現場進行危險源辨識
今年以來,川煤集團廣能公司綠水洞煤礦黨委創新安全文化創建思路,強化理念引領,狠抓安全履職,強化氛圍營造,鞏固傳統教育,以安全文化品牌陣地和品牌打造護航礦井安全生產,形成全員齊抓共管的安全文化良好格局。
2017年,綠水洞煤礦對“亮相臺、警鐘臺、光榮臺”等傳統安全“三臺”進行恢復性建設,設了線下、線上兩個“三臺”,一個設在礦井實地環境,一個設在安全網絡系統。
礦井線下“三臺”設在井口和礦部門口等關鍵地域,基層連隊將隊級“三臺”設在會議室、班前會會議室等場地。兩級線下“三臺”利用“亮相臺”集中對“三違”人員、受傷人員進行公示,說明“三違”或受傷過程、原因,警醒其他人員從中汲取教訓;利用“警鐘臺”對隱患整改不力、不按規程操作、工作中存在的弄虛作假、敷衍塞責等行為及時進行亮相警示,給違規者個人和旁人敲響“安全警鐘”;利用“光榮臺”對安全生產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經驗、好的做法及先進個人及時進行張榜表彰,通過對先進的宣傳達到弘揚正能量、推廣先進經驗和技術的目的。
線上“三臺”設在綠水洞煤礦“本質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在這套系統特設的“安全文化建設板塊”里設計了“特別嚴重三違通報”“A級隱患通報”“安全管理交流”及部門和個人考核欄目,利用先進網絡技術強化安全文化建設。礦井每個員工都有一個獨立的工號,均可以通過獨立賬號及密碼登錄系統閱讀和學習企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新舉措和新辦法。
“我是李xx,是礦上防突隊的一名職工。2017年2月3日夜班在井下作業時,我因語言不和與工友王x產生抓扯,發生了嚴重違章事故,我的違章過程是這樣的……”
這是2月13日在綠水洞煤礦井口人車場入井職工看到的“三違”人員井口亮相“現身說法”的一幕,也是綠水洞煤礦在強化安全文化陣地建設,嚴格按“13336”(“1”指一追查,即:凡發生“三違”行為都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嚴格追查處理;“3”指三檢討,即:“三違”人員要在本單位三個班作檢討;“3”指三亮相,即在連隊的“三違”臺上亮相,在連隊安全政治學習會上談違章經過、危害、后果、教訓和改進措施,在礦井井口“三違”亮相臺上亮相;“3”指交三份書面材料,即寫1份檢討、寫1份保證、參加1次“三違”培訓學習考試備存1份考卷;“6”指六幫教,即“三違”人員所在班組、所在連隊黨政、家屬、礦安監處、礦工會、礦分管領導要對其幫教)流程對“三違”人員開展幫教的有力措施之一。
為切實提高“三違”人員的安全意識,杜絕習慣性違章現象,綠水洞煤礦強化“三違”管控,出重拳打擊“三違”,在對“三違”人員進行頂格處罰,要求所有“三違”人員必須在一天3個班次入井上班時到井口亮相開展案例宣講,說明“三違”的原因、過程和教訓。
綠水洞煤礦主要從機器設備、員工、地質環境、職業健康等方面,認真落實抓好“辨、評、防、審”四個環節,確保對現場危險源、災害源、危險災害因素的分析和辨析,從而實現安全風險的事前控制。
“辨”即由班長牽頭,班組全員參加,隊上和相關職能部門指導,對安全現狀進行評價,對現場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分析,全面查找生產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列出危險源、災害源。“評”即對辨識出的危險源,在作業前組織員工進行風險分析,結合現場,評價現有預防措施是否可以控制住危險源,或者在控制措施失敗的情況下會有什么潛在后果,從而找準當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并擬定排除隱患、控制風險的辦法。“防”即根據“評”的結果,有針對性地確定、落實防范控制措施,處理風險分析中發現的、需要重視的問題。“審”即確定并落實新的控制措施后,重新進行風險分析、評價,包括辨識、分析的部位、要素、方法、措施等都從細考慮,拿出方案計劃,并通過集體評價,確保風險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充分性,以檢查風險是否真正可控,避免該措施帶來新的不可承受的風險,確保風險控制達到有的放矢。
同時,該礦還規范了風險管理檔案。在嚴格按照風險管理制度明確的周期、方法,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分析的基礎上,要求每個班組要及時組織班組員工對每次危險源、災害源辨識進行學習、討論,并簽字確認,班組對辨識、分析的過程及時歸檔,收錄成冊,使之成為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強化了風險管理督查。該礦安全管理相關部門和人員定期不定期到連隊督查,重點查危險源、災害源辨識、學習貫徹情況,防控措施、應急預案的落實,職工對周邊安全環境中危險因素及避險方法的掌握情況等,發現問題,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及時改正。
盯緊交接班環節,確保交接“糊涂人”安全。針對交接班時間,交班職工因急著下班而不執行現場交接班制度,或對隱患及上班遺留問題交代不清,而接班人員想抓緊上崗而檢查不細致或問題了解不清這種“糊涂”交接,該礦嚴格執行手上交接班制度,要求上下交接班班長要執行手上交接班,把上班生產、安全、隱患整改情況等該交代的事情向下一班說清楚,并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以確保班前安全。
盯緊夜班生產環節,確保精神“疲勞人”安全。該礦針對夜班生產職工會因打瞌睡、精神疲勞、精力不集中等引發安全事故,強化班前安全不放心人觀察監控,一旦發現安全不放心人立即制止其入井上班,堅決杜絕疲勞上崗、帶情緒上崗現象。夜班生產期間,強化領導干部井下現場跟帶班和班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巡查制度,確保夜班薄弱環節安全生產。
嚴抓節日生產,確保思想“活躍人”安全。傳統節假日期間,職工因為迎來送往,應酬增多,思想活躍,在生產過程中容易產生松懈、麻痹思想,給安全生產埋下了極大的隱患。該礦在節前節后加大安全宣教力度,通過大密度的規程措施學習、案例講評、“三違”現身說法等方法和形式,增強全礦干部職工“崗位操作、規章至尊”的思想意識,確保安全活躍人思想“在狀態”、操作“守規矩”。
在強化干部跟帶班管理,以嚴管嚴查反“三違”治隱患促安全的基礎上,該礦還充分發揮黨政工團齊抓共管作用,強化現場安全管理。
工會每季度開展職工代表視察巡視安全,群監網員、青安崗員每周開展一次井下查崗活動,職工代表每半年開展一次安全巡視,礦群監組織每周一次突擊查崗,通過安全巡視和突擊查崗檢查現場隱患、文明生產、人員操作及隱患整改落實情況,保障現場安全生產。班組群監員每班與相關部門跟帶班檢查人員、跟班副隊長、班組長、安全值班長一道開展班前班中班后安全巡查活動,認真查找現場存在的“三違”及隱患,對查出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改,及時制止各種“三違”行為,同時通過積極開展夫妻雙保合同、工友聯保、班組互保、爭創“工人先鋒號”、“安康杯”勞動競賽、安全知識競賽、有獎問答、職工手指口述、案例抽查、安全文藝進井口進區隊進班組等活動,組織職工積極投身到礦井安全管理中來,群策群力保障礦井安全生產。
(作者單位:川煤集團廣能公司綠水洞煤礦)